一种建筑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912发布日期:2018-12-28 20:0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保温砌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砌块是利用混凝土,工业废料(炉渣,粉煤灰等)或地方材料制成的人造块材,外形尺寸比砖大,具有设备简单,砌筑速度快的优点,符合了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墙体改革的要求。

砌块按外观形状可以分为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空心率小于25%或无孔洞的砌块为实心砌块;空心率大于或等于25% 的砌块为空心砌块。空心砌块有单排方孔、单排圆孔和多排扁孔三种形式,其中多排扁孔对保温较有利。按砌块在组砌中的位置与作用可以分为主砌块和各种辅助砌块。

根据材料不同,常用的砌块有普通混凝土与装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免蒸加气混凝土砌块(又称环保轻质混凝土砌块)和石膏砌块。吸水率较大的砌块不能用于长期浸水、经常受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的建筑部位。

但是,传统的建筑用砌块在实际使用时,一旦受到不可控外力因素碰撞时,很容易出现保温芯板定位不牢靠问题,当相邻的两个砌块拼接后,砌块之间很容易发生脱离,其整体安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影响长时间稳定效果,不仅如此,传统砌块的防水性同样较差,寿命缩短严重,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砌块的使用安全,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保温砌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保温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块体中部位置处呈水平状态开设有中心灌浆腔,所述砌块本体的块体上部位置处和块体下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保温板容置槽和下保温板容置槽,所述上保温板容置槽的槽腔中设置有上保温芯板,所述下保温板容置槽的槽腔中设置有下保温芯板,所述上保温芯板的板体厚度小于上保温板容置槽的槽腔深度且所述下保温芯板的板体厚度小于下保温板容置槽的槽腔深度,所述中心灌浆腔的上部腔室与上保温板容置槽之间、中心灌浆腔的下部腔室与下保温板容置槽之间分别通过间隔相同距离均匀布置的若干个连通导浆孔相互连通在一起,所述连通导浆孔的孔腔内侧壁面上适配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定位套,每个内螺纹定位套的套腔中适配设置有外螺纹旋转筒,所述外螺纹旋转筒的筒体截面设置为T形形状且筒体设置为中空贯通形式,所述外螺纹旋转筒的底端位置处筒壁上还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浆小孔,所述砌块本体的块体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上还分别向内开设有一个防水层容置槽,所述防水层容置槽的槽腔中适配设置有防水砂浆层,所述砌块本体的块体左端端面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处还分别向外延伸有插接凸块,所述砌块本体的块体右端端面、对应插接凸块的同一水平线线上向内开设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的槽腔水平深度大于插接凸块的块体水平长度,相邻两个砌块本体拼接后插接凹槽与插接凸块之间形成浆料间隙腔,所述浆料间隙腔的一侧、对应砌块本体的块体上还贯通设置有注浆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保温板容置槽、下保温板容置槽与中心灌浆腔两两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螺纹旋转筒的竖直段筒体圆周外螺纹形状与内螺纹定位套的套体内螺纹形状相互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螺纹旋转筒的竖直段筒体长度大于内螺纹定位套的套体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砂浆层与砌块本体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筋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固定形式的保温板容置槽和保温芯板进行改进,在实际进行保温砌块的筑墙时,将上保温芯板对应放置在上保温板容置槽中且下保温芯板对应放置在下保温板容置槽中后,将外螺纹旋转筒进行缓慢旋转操作,由于外螺纹旋转筒的外螺纹形状与内螺纹定位套的内螺纹形状相互适配且内螺纹定位套适配固定设置在连通导浆孔的孔腔内侧壁面上,旋转后的外螺纹旋转筒底端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保温芯板和下保温芯板上,在外螺纹旋转筒的支撑下能够刚好的使得上保温芯板固定在上保温板容置槽中且下保温芯板固定在下保温板容置槽中,之后工人师傅向中心灌浆腔中注入大量的液体砂浆,液体砂浆即可快速进入外螺纹旋转筒的筒腔中,顺着筒腔通道抵达排浆小孔处后,由于多个排浆小孔是开设在外螺纹旋转筒的底端位置处筒壁圆周方向上的,此时的液体砂浆会穿过排浆小孔进入上保温板容置槽和下保温板容置槽的剩余间隙中,进而实现快速填满操作,所有间隙填满后注浆操作停止,整个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砌块中保温芯板定位不牢靠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砌块的安全稳定性;并且当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进行拼接筑设后,工人师傅能够从注浆小孔向浆料间隙腔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砂浆,有效提高了相邻砌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强度大大增强,避免了因不可控外力因素而造成的砌块脱离现象的发生,满足更进一步的建筑行业实际应用需求;此外,通过增设的防水砂浆层提高了传统建筑砌块的防水性能,有效延长了其实际应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保温砌块中内螺纹定位套和外螺纹旋转筒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3为相邻两个建筑保温砌块的对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保温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所述砌块本体1的块体中部位置处呈水平状态开设有中心灌浆腔2,所述砌块本体1的块体上部位置处和块体下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保温板容置槽3和下保温板容置槽5,所述上保温板容置槽3、下保温板容置槽5与中心灌浆腔2两两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保温板容置槽3的槽腔中设置有上保温芯板4,所述下保温板容置槽5的槽腔中设置有下保温芯板6,所述上保温芯板4的板体厚度小于上保温板容置槽3的槽腔深度且所述下保温芯板6的板体厚度小于下保温板容置槽5的槽腔深度,所述中心灌浆腔2的上部腔室与上保温板容置槽3之间、中心灌浆腔2的下部腔室与下保温板容置槽5之间分别通过间隔相同距离均匀布置的若干个连通导浆孔7相互连通在一起,所述连通导浆孔7的孔腔内侧壁面上适配固定设置有内螺纹定位套8,每个内螺纹定位套8的套腔中适配设置有外螺纹旋转筒9,所述外螺纹旋转筒9的筒体截面设置为T形形状且筒体设置为中空贯通形式,所述外螺纹旋转筒9的竖直段筒体长度大于内螺纹定位套8的套体长度,所述外螺纹旋转筒9的竖直段筒体圆周外螺纹形状与内螺纹定位套8的套体内螺纹形状相互适配,所述外螺纹旋转筒9的底端位置处筒壁上还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浆小孔10,这样通过对传统固定形式的保温板容置槽和保温芯板进行改进,在实际进行保温砌块的筑墙时,将上保温芯板4对应放置在上保温板容置槽3中且下保温芯板6对应放置在下保温板容置槽5中后,将外螺纹旋转筒9进行缓慢旋转操作,由于外螺纹旋转筒9的外螺纹形状与内螺纹定位套8的内螺纹形状相互适配且内螺纹定位套8适配固定设置在连通导浆孔7的孔腔内侧壁面上,旋转后的外螺纹旋转筒9底端能够直接作用在上保温芯板4和下保温芯板6上,在外螺纹旋转筒9的支撑下能够刚好的使得上保温芯板4固定在上保温板容置槽3中且下保温芯板6固定在下保温板容置槽5中,之后工人师傅向中心灌浆腔2中注入大量的液体砂浆,液体砂浆即可快速进入外螺纹旋转筒9的筒腔中,顺着筒腔通道抵达排浆小孔10处后,由于多个排浆小孔10是开设在外螺纹旋转筒9的底端位置处筒壁圆周方向上的,此时的液体砂浆会穿过排浆小孔10进入上保温板容置槽3和下保温板容置槽5的剩余间隙中,进而实现快速填满操作,所有间隙填满后注浆操作停止,整个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砌块中保温芯板定位不牢靠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砌块的安全稳定性。

所述砌块本体1的块体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上还分别向内开设有一个防水层容置槽,所述防水层容置槽的槽腔中适配设置有防水砂浆层11,所述防水砂浆层11与砌块本体1之间通过若干个加强筋12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增设的防水砂浆层11提高了传统建筑砌块的防水性能,有效延长了其实际应用寿命。

所述砌块本体1的块体左端端面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处还分别向外延伸有插接凸块15,所述砌块本体1的块体右端端面、对应插接凸块15的同一水平线线上向内开设有插接凹槽13,所述插接凹槽13的槽腔水平深度大于插接凸块15的块体水平长度,相邻两个砌块本体1拼接后插接凹槽13与插接凸块15之间形成浆料间隙腔16,所述浆料间隙腔16的一侧、对应砌块本体1的块体上还贯通设置有注浆小孔14,这样当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1进行拼接筑设后,工人师傅能够从注浆小孔14向浆料间隙腔16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砂浆,有效提高了相邻砌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强度大大增强,避免了因不可控外力因素而造成的砌块脱离现象的发生,满足更进一步的建筑行业实际应用需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