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齿轮切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202发布日期:2018-11-16 22:5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偏心齿轮切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瓦企业在生产中与主机配套的一种辅助机械设备,更确切更具体地讲是用来将主机即螺旋挤出机在运转中所挤出来的连续不断的坯条断开成一定长度的坯条的一种切条机。



背景技术:

在切条中,当今小型砖厂采用的方法之一是用手功即推拉钢丝架来回切条或回转式钢丝自动切条,前者所切断面呈斜线,后者所切断面为弧形,而标准砖坯的上下左右与前后六个面都必须是平面即长方形,所切坯条面为六个面其中的两个大面更应平齐,因此每切一条坯条(含20个砖坯左右)或多或少会造成坯头浪费,一般为一至两个砖坯。

手功切条是利用人力将与坯条走向成直角的钢丝框架拉过来又推过去,每推动或拉动一次可切断一条坯条,由于坯条是连续不断地从主机即挤出机的机口挤出,而手功在推拉中无法实现与坯条同步,即坯条不停地往前移动,在推或拉的过程中,钢丝向左或向右切割,使致钢丝初始进入坯条一侧的坯条短,终出一侧的坯条长,根据坯条走速的快慢和切割时间的长短其切割面也相应为一定角度的斜面,因此要想与坯条走向(长度)成为直角断面是不可能实现的。

利用回转钢丝自动切条其做功原理如图l和图2所示,依靠从机口10挤出连续不断的坯条23所形成的推力与支架14上各个辊条相贴所产生的对各辊条的压力,推动其中之一直径最大的主动辊筒l转动,安装在与主动辊筒1同一根轴上的链轮2也做相同方向的转动,即坯条23下边的辊筒1在坯条向前移动的同时其上边缘在坯条的推动下跟随坯条以同等的速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往前转动,在转动中带动链轮2和链条12及安装在另一根轴上的链轮3和齿轮4运转,由齿轮4再带动间接轴上齿轮6做反方向旋转,与齿轮6同一根轴上的链轮5在转动中带动切弓架9上的链轮7运转,链轮7带动切弓8做回转运动,两根切弓8顶端之间安装有钢丝11起着切断坯条13的作用,主动辊筒1每旋转一周其钢丝11将从机口10听挤出连续不断坯条23断开即切出一条坯条13,坯条被切断后由人力或动力快速送上切坯台(图中未示出)而便于安装在左右立柱9上的左右切弓8之间的钢丝11在回转中往上时不致于被坯条13阻拦,坯条13的长度与主动辊筒l的周长(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完全相等。这样当坯条在前移中借摩擦力推动主动辊1旋转时带动切弓8旋转而做功,由此周而复始地切断一条又一条的坯条。

这种自动切条机具有节省人力,坯条长度稳定,操作方便和节省动力等优点,缺点之一是切割断面呈弧状而非平齐,其原由是切弓带动切割钢丝在旋转中其路线为一个圆圈,从起始切割与完成切割的过程中与坯条不能实现同步,从图2中可明显看出:切割路标线15每向下并向左位移10°向左所移位尺寸从少到多,即标线(钢丝在切割中的路线)的圆周移位是均衡的,向左水平移位从慢到快,而连续不断坯条23往左移位尺寸是均速位移,由此切割断面为弧线形并非垂直平齐,因而在下道工序即切坯过程中将两端切齐后其余头为废品而造成浪费;另外,回转钢丝11与切弓8的运行动力来自坯条在前移中与其底边主动辊筒1紧贴所产生的摩擦力,由于其摩擦力是很有限的,当坯条含水量较少即坯条较硬和生产高孔洞率即非承重空心制品其坯条重量较轻时,在切弓运行阻力略大的情况下,切割中就容易引起横向变形而破坏了湿坯的断面尺寸,甚至切不断(无法切割)的现象发生。

仅管新式切条机具备切割平面整齐和力度强劲,但须得配套动力比如气动切割机少不了气泵装置因结构繁杂而制造成本较高和耗能较多等弊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割断面垂直平齐或接近平齐,和在无须配套动力的条件下能顺利切割,以及对软硬坯条都能胜任的切条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靠近机口所挤出坯条的下边其支承架上横向安装一个大托辊即辊筒,其直径=所切坯条长度÷3.01416-打滑走程,辊筒其周线上边与坯条为紧帖、即坯条下边压在辊筒上,并在与辊筒同一根转轴即主动转轴的单端或双端其辊筒两头外边安装偏心齿轮即主动齿轮与上位的从动偏心齿轮相互啮合,并在左右两从动偏心齿轮之间安装左右两切弓组成切割架,和在两切弓外端系挂同一根切割钢丝,依据挤出机的挤出方向即坯条移位走向对坯条的切割位置位于前边或后边,每次切割完毕时位于上边的从动偏心齿轮其转轴距两齿轮啮合处为最远、位于下边的主动偏心齿轮转轴距两齿轮啮合处为最近。

能实现平齐切割即断开的坯条断面为垂直平齐其原由是:切割过程中在下的主动偏心齿轮其转轴距上下两齿轮啮合处由远到近,俞近走速俞慢,使得从动偏心齿轮带连切割架和切割钢丝其运转速度由快到慢,由此实现钢丝往左走速与坯条同步。

能实现省力切割其原由是:切割过程中的主动偏心齿轮其转轴距两齿轮啮合处由远到近至最近,从动偏心齿轮其转轴距两齿轮啮合处由近到远至最远,其结果是主动偏心齿轮对从动偏心齿轮的推力由小到大至最大值,运转中的从动偏心齿轮所需要的动力由大到小至最小值,恰似增加了杠杆动力臂和减短了杠杆阻力臂而省力。

其偏心率的大小以切割钢丝在实施切割过程中能实现与坯条同步水平移位为准,切割完毕时钢丝位于上偏心齿轮下止点即最低位,钢丝的走速从快到慢,从上转轴到钢丝为切割半径,半径尺寸越大其偏心率越多,比如切割半径为250mm,偏心尺寸为偏心齿轮半径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减少两偏心齿轮在运转中的磨擦,而将其中之一的牙齿由轴承加外套所取代,另一个由板叶所取代,或彼此周线上的牙齿由轴承加外套和板叶混合取代,由于运转中的轴承加外套其外套与对方的板叶或轴承加外套其外套在啮合中可以转动,为滾动式移位,由此减轻了磨擦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要点是:与辊筒同一根转轴即在下的主动转轴单端或双端顶头安装有主动偏心齿轮与上位的从动偏心齿轮相互啮合,上位左右两从动偏心齿轮之间安装有左右两切弓组成的切割架和两切弓外端系挂有同一根切割钢丝,每次切割完毕时从动偏心齿轮其转轴距两齿轮啮合处为最远、主动偏心齿轮转轴距两齿轮啮合处为最近即每次切割完毕时钢丝位于上偏心齿轮下止点即最低位。

上下相互啮合的两个偏心齿轮其中之一的牙齿由轴承加外套所取代,另一个由板叶所取代,或彼此周线上的牙齿都由轴承加外套所取代,或由轴承加外套与板叶混合取代。

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为:一是切割断面垂直平齐或接近平齐,从而减少或消除了坯头的浪费;二是在无须配套动力的条件下能顺利切割,即对软硬坯条都能胜任,其原由是借助于省力杠杆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即传统做法中的回转钢丝切条机其结构与做功原理展示图;

图2是图1中的钢丝与坯条因不同步而断面迏不到垂直平齐其切割原理显示图;

图3是相互啮合的两偏心齿轮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其结构与做功原理橫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其结构与做功原理主视(侧面)示意图;

图6是将偏心齿轮的缘周各牙齿由板叶和轴承加外套所取代、其结构与做功原理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做更进一步的阐明。

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在背景技术内容中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参照图3,分别套装并固定在左右各一根转轴18上的两个相互啮合的左边偏心齿轮16和右边偏心齿轮17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谓偏心、是两转轴18并非位于中心,而是一同偏左,两齿轮偏心率A一致。

参照图4和图5,分别套装并且固定在支承架24上下各一根转轴18上的两个相互啮合的下为主动偏心齿轮16和上为从动偏心齿轮17为一上一下排列,从机口10挤出来连续不断的坯条23借助自身存在的重力和推力推动安装在与主动偏心齿轮16同一根转轴18上的辊筒1运转,从而带动下偏心齿轮16连及上偏心齿轮17做同步并反向运转,即下偏心齿轮16为逆时针旋转,上偏心齿轮17为顺时针旋转,在旋转中借助安装在上一左一右(图5中只示出左侧单个)两上偏心齿轮之间的切割架25和钢丝11顺切割路标线15(见图5)往下并往左对坯条实施切割,钢丝由斜至垂直时切割完毕,此时位于下位的转轴18距离两齿轮相互啮合处为最近。

能实现平齐切割即断开的坯条断面为垂直平齐其原由是:切割过程中在下的主动偏心齿轮16其转轴18距上下两齿轮啮合处由远到近,俞近走速俞慢,使得从动偏心齿轮17带连切割架25和切割钢丝11其运转速度由快到慢,由此实现钢丝往左走速与坯条同步。

能实现省力切割其原由是:切割过程中的主动偏心齿轮16其转轴18距两齿轮啮合处由远到近至最近,从动偏心齿轮17其转轴18距两齿轮啮合处由近到远至最远,其结果是主动偏心齿轮对从动偏心齿轮的推力由小到大至最大值,运转中的从动偏心齿轮所需要的动力由大到小至最小值,恰似增加了杠杆动力臂和减短了杠杆阻力臂而省力。

参照图6,分别套装并且固定在各一根转轴18上的两个相互啮合的下为主动偏心齿轮16和上为从动偏心齿轮17为一上一下排列,下偏心齿轮16缘周的牙齿由前后支撑板22(图中只示出前边的)和前后两支撑板之间的轴承加外套20所取代,轴承中心的小轴21两端固定在前后支撑板上的外端接近顶头,上偏心齿轮17缘周牙齿由板叶19所取代,其目的是在运转中减小磨擦阻力,即由原来的硬磨擦改变为轴承加外套其外套为滚动移位的软磨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