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一体化卧式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0497发布日期:2018-11-27 22:5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一体化卧式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浆液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折叠一体化卧式制浆系统。



背景技术:

制浆站包括制浆桶、储浆桶、储料桶和水箱,储料桶与制浆桶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螺旋输送装置将储料桶中的水泥送入于制浆桶中,水箱中水通过水泵送入于制浆桶中,制浆桶将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高浓度浆液,高浓度浆液又泵入于储浆桶中暂存。然而,储料桶高度大,难以将其吊装于运输车上,不仅吊装周期长而且费用贵。另外由于储料桶体积大,造成运输成本高,此外当在制浆过程中,若要短距离整体移动制浆站,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浆液质量稳定可靠、安全环保、结构紧凑、运输成本低、移动方便、可快速装车的可折叠一体化卧式制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一体化卧式制浆系统,它包括储浆桶、设置于储料桶下方的制浆桶、水箱和储浆桶,储料桶由漏斗、围板和两个支撑架,漏斗设置于两个支撑架之间,漏斗与制浆桶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漏斗的四个边上均经铰链座铰接有围板,围板的顶部铰接有盖板,相邻两个围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位于左侧的围板上设置有水泥输入管道,位于右侧的围板上设置有尾端除尘装置,尾端除尘装置上连接有安全阀,所述制浆桶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水箱与制浆桶之间顺次连接有水泵和气动阀,制浆桶底部设置有高速涡轮泵,制浆桶的右侧设置有出浆口,出浆口与储浆桶连通,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设于左右围板外侧面上的套筒、固设于前后围板外侧的耳板,套筒内滑动安装有插销,插销插装于耳板内。

该制浆站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水泵的电动机、称重传感器、气动阀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动机的启闭,还能控制气动阀的开闭。

所述两个支撑架的侧面均安装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输出端固设有垂向设置的支撑油缸。

所述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漏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浆液质量稳定可靠、安全环保、结构紧凑、运输成本低、移动方便、可快速装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制浆桶,2-水箱,3-储浆桶, 5-漏斗,6-围板,8-支撑架,9-螺旋输送装置,10-铰链座,11-水泵,12-盖板,13-气动阀, 15-套筒,16-耳板,17-插销,18-伸缩机构,19-支撑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可折叠一体化卧式制浆系统,它包括储浆桶3、设置于储料桶下方的制浆桶1、水箱2和储浆桶3,储料桶由漏斗5、围板6和两个支撑架8,漏斗5设置于两个支撑架8之间,漏斗5与制浆桶1之间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9,漏斗5的四个边上均经铰链座10铰接有围板6,围板6的顶部铰接有盖板12,相邻两个围板6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位于左侧的围板6上设置有水泥输入管道,位于右侧的围板6上设置有尾端除尘装置,尾端除尘装置用于净化现场的工作环境,尾端除尘装置上连接有安全阀,所述制浆桶1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水箱2与制浆桶1之间顺次连接有水泵11和气动阀13,制浆桶1底部设置有高速涡轮泵,制浆桶1的右侧设置有出浆口,出浆口与储浆桶3连通,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设于左右围板外侧面上的套筒15、固设于前后围板外侧的耳板16,套筒15内滑动安装有插销17,插销17插装于耳板16内。

该制浆站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水泵11的电动机、称重传感器、气动阀13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动机的启闭,还能控制气动阀13的开闭。

所述两个支撑架8的侧面均安装有伸缩机构18,伸缩机构18的输出端固设有垂向设置的支撑油缸19。所述两个支撑架8之间设置有两个漏斗5。

浆液的制备:先将罐车内的散装水泥通过水泥输入管道直接送入储料桶中,再经控制系统打开水泵11,水泵11将水箱2内的水顺次通过水泵11和气动阀13泵入到制浆桶1中,其中称重传感器实时检测进入制浆桶1的重量,若进水量到达设定值后,控制系统控制水泵11关闭;然后经控制系统控制螺旋输送装置9启动,螺旋输送装置9将储料桶中的水泥输送到制浆桶1中,称重传感器实时检测水泥的总重量,当水泥重量到达设定重量时,控制系统控制螺旋输送装置9关闭;最后控制高速涡轮泵启动,高速涡轮泵使水泥和和水搅拌混合成高浓度浆液,同时直接将制得的高浓度浆液经出浆口输送到储浆桶3中,实现了搅拌混合的同时输送高浓度浆液,提高了制备效率。

当制浆站要短距离输送时,先控制伸缩机构18伸出,再控制支撑油缸19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支撑于地面上,然后在漏斗5底部安装车轮,车轮安装后,控制支撑油缸19活塞杆缩回,此时车轮支撑于地面上,从而通过车轮将整个制浆站运输指定的地点。

当制浆站要远距离输送时,打开锁紧装置,再绕着铰链座10向外翻转围板6,随后控制伸缩机构18伸出,伸出到位后控制支撑油缸19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支撑于地面上,然后将运输车开到漏斗5下方,最后控制支撑油缸19活塞杆缩回,此时整个储料桶座落于运输车上,实现了储料桶的上装,无需吊装,提高了上装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