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层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362发布日期:2018-12-25 21:10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层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保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层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保温层分为内墙保温和外墙保温;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严峻,建筑节能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更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在国内外,目前应用最多的建筑外墙围护结构节能措施即是外墙外保温系统;合适的外墙外保温层厚度可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厚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外墙保温是指,由保温材料组成,在外保温系统中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的构造层。

现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206693439U的中国实用专利,其公开了一种EPS三层保温高效节能墙体,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包括外层保温板和内层保温板,所述外层保温板和内层保温板均为两块,外层保温板通过空腔连接柱与内层保温板连接,内层保温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内层保温板以及连接件之间的夹心内设置有方钢框架,外层保温板与内层保温板之间的夹心内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该种EPSE 层保温高效节能墙体在同等用料的前提下,既加大了保温性能又加固了墙体的牢固性,从而提高了墙体的寿命、增加了使用年限。

现在国内大多数的保温层都是采用在墙外挂一层保温板,由于材料、构造、施工等原因,外侧保温板容易出现开裂;不便于用户二次装修和吊挂饰物;占用室内使用空间;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干扰较大;墙体受室外气候影响大,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大,容易造成墙体开裂;从而造成室内的热量损失,造成取暖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层用的固定装置,具有能够方便将保温层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内部,使保温层不会损坏,能够增强墙体的保温效果,达到节约取暖能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保温层用的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以及用来连接两个固定板的连接架;

连接架为一端设有卡接部;

固定板上开有多个卡接孔;

连接架穿过第一个固定板上的卡接孔,连接架一端抵接在第一个固定板上,连接架另外一端卡接在另外一个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现在墙体保温都是采用外挂保温层,由于材料、施工、天气变化等原因,导致外层的保温层干燥裂开甚至脱落,不能达到保温的效果,从而造成取暖能源的浪费;

故现在将保温层夹在墙体内部,在保证墙体保温的效果前提下,能够尽最大可能保证保温层的使用效果;但是在保温层安放在浇筑墙体模具中间时,在浇筑墙体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容易导致保温层变形,影响整个墙体的稳定性,故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对保温层进行支撑且还能将保温层和墙体连接在一起,防止保温层变形增强保温层和墙体的连接性,进而保证整个墙体的稳定性;

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连接架将两个固定板进行连接,固定板上的卡接孔可供连接架上的卡接部进行卡接,增加连接架和固定吧内的连接性,保证固定装置和保温层的连接稳定性,将保温层更好的安装在墙体内部,防止保温层的损坏,增强墙体的保温效果,防止取暖能源的浪费。

较佳的,连接架为U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架不仅要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还要保证便于连接架和固定板使用时的方便性,如果过于繁琐的固定连接关系,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连接架为U型,使的连接架本身就带有弹性,方便卡接部伸进卡接孔内,且在连接架的卡接部伸进卡接孔后,由于弹性的原因,使的连接架能够稳定的卡在卡接孔内,而连接架的封闭端是套在固定板上,使得连接架连接性更加稳定。

较佳的,连接架的卡接部为S型。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架的卡接部为S型,方便卡接部伸进卡接孔,且S型使得卡接部不能够轻易的从卡接孔内脱落,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固定装置不会从保温层上脱落。

较佳的,固定板上下两个边缘处均开有多个卡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固定板上只有一边缘处开有卡接孔,使的固定板只能一侧连接,固定板不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保温层上,如果只在固定板中间部分开有一排卡接孔,会导致固定板的两边缘都没有连接关系,固定板不能够很好的防止保温层的形变;

故在固定板上下两个边缘处均开有多个卡接孔,使的固定板能够更好的防止保温层变形,还能够使固定板很好的固定在保温层上。

较佳的,卡接孔为条形状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卡接孔为圆形,会导致S型的卡接部伸进卡接孔时过于费力,且也很浪费时间,造成工作效率的底下;卡接孔为长条形,S型的卡接部能很方便的伸入到卡接孔内,且长条状的卡接孔不需要很大的直径,故能够保证卡接部卡在卡接孔内的稳定性。

较佳的,固定板四个角均倒有圆角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固定板的四个角不倒有圆角结构,那么固定板的四个角就是直角结构,而直角结构一定程度上过于锋利,操作人员很容易刮伤,故倒有圆角结构,使锋利部分便于圆滑的形状,能够防止刮伤。

较佳的,在两个固定板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两个垫板,垫板上固定有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节约成本,在保证固定板的使用稳定性前提下,固定板本身相对于保温层来说很薄,如果只依靠混凝土凝结时的粘结力使保温层和墙体连接在一起,会导致连接的稳定性不高,故在固定板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和固定板的表面垂直,在混凝土凝结时,连接杆处于墙体内部,增加了固定板和墙体的连接性,进而增强了保温层和墙体的连接性。

较佳的,在连接杆一侧的垫板表面上固定有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固定装置和保温层放入模具时,需要模具上架设好固定保温层的装置,过于费时费力,在固定板上固定有卡接环,只需要将卡接环卡在钢筋上即可,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保温层两侧贴合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的卡接孔内插入连接架,连接架穿过保温层和另外一块固定板上的卡接孔卡接,使的固定板能够固定在保温层表面上,固定板能够防止保温层的变形;

2.在固定板上固定有凸出的连接杆,在浇筑完墙体后,连接杆深入墙体内,增强了固定板和墙体的连接性,进而增加了保温层和墙体得了连接性,保证了墙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连接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应用工况图。

图中,1、固定板;11、卡接孔;12、垫板;13、连接杆;14、圆盘;15、卡环;16、圆角结构;2、连接架;21、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保温层用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固定板1以及连接两个固定板1的连接架2;因为两个固定板1的结构完全相同,故本实施例只对单一的固定板1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固定板1的上下两边缘处的表面上开有多个长条形状的卡接孔11,且卡接孔11沿着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分布;在固定板1的互相背离的侧壁上固定有垫板12,垫板12上固定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的端部有一体成型的圆盘14,在浇筑墙体时,连接杆13位于墙体内部,连接杆13上的圆盘有助于增强连接杆13和墙体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增加固定板1和墙体连接的稳定性;在连接杆13一侧的垫板12表面上固定有卡环15,在将固定板1和浇筑墙体的模具连接时,卡环15内可卡入钢筋,方便固定板1和模具的连接;在固定板1的四个角处倒有圆角结构16,防止锋利的直角刮伤操作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架2整体为U型,且在连接架2的槽口部分设有两个卡接部21,卡接部21的形状为S型;在连接架2连接两个墙体时,S型的卡接部21方便连接架2卡在卡接孔11内,且长条形的卡接孔11方便S型的卡接部21通过;连接架2为U型,方便在两个卡接部21伸进卡接孔11时互相卡进,在伸进卡接孔11后,由于连接架为U型,使的卡接部21能够自动的卡在卡接孔11内。

具体使用方式:如图3所示,在固定装置使用时,先将两个固定板1贴合在保温层的两侧,然后用连接架2将两个固定板1固定住,然后将固定板1和保温层放入到模具内,将固定板1上的卡环15卡在钢筋上,方便将固定板1和模具连接,进而保证保温层能够伫立在模具的中间部分,在浇筑墙体的过程中保温层不会发生形变和偏移,保证墙体浇筑完成后保温层处于墙体的内部中间,保证墙体的保温效果;可根据保温层的大小选择多组固定装置,将多组固定装置固定在保温层上合适的位置处再进行使用,保证最佳的使用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