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温和采暖功能的节能型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8025发布日期:2018-06-30 04:2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具有保温和采暖功能的节能型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和采暖功能的节能型墙体,特别是承重外墙体,属建筑节能技术。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与工业节能并列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现阶段最具潜力的节能领域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能源,据报道,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在我国,这一比例为25%左右,居各种能耗首位,其中50%以上消耗在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空调上。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日益加剧,能源将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国提出了社会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而建筑行业作为耗能大户,节能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和推广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在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舒适度的同时,降低建筑耗能总量,有效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既具有实际经济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保价值。

涉及建筑物能耗水平的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外墙保温,二是室内采暖。现有外墙保温有主要采用外保温体系,在混凝土主体墙的外侧设置外保温层并在外保温层的外侧设置外保护层(防护层),通过外保温层减少内外热交换,尽可能减少夏季室外高温向室内传递和冬季室内热能向室外散热,外保温层的设置主要是在主体墙完成后,将外保温板粘结在主体墙上,并通过设置与主体墙连接的钢丝网片以加强外保护层的连接强度,避免和减缓外保护层的剥离和脱落,为提高外保温层及其外保护层与主体墙的连接强度,人们还对外保温层的设置方式进行了改进,例如,CN201443146U公开了一种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墙体结构,预制由保温板和外防护层构成的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在保温板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钢丝网片,并通过穿过保温板的若干腹丝连接内外侧的钢丝网片,形成钢丝网架结构,并在保温板的外侧预制用作外防护层的预制混凝土层,以复合夹芯丝网架夹芯保温板作为外模板进行主体墙的混凝土浇注,主体墙与保温板固结在一起,特别是使内侧的钢丝网片固结的主体墙内,由此明显地提高了外保温层和外防护层的牢固程度,但这种墙体结构由于保温板设置在主体墙的外侧,主体墙的相对温度较高,而作为强度保障的腹丝通常需要较为密集的分布,形成较为明显的热桥效应。现有室内采暖主要有暖气和地热两种采暖方式,暖气的撒热面积小,需要较高的热媒温度,总体的热能利用率较低,而地暖不仅感觉舒适,而且热媒温度要求较低,总体的热能利用率比暖气高,是一种相对节能的采暖方式,例如CN204326454U公开了一种地暖,其将地热管线,主要是热水管道,铺设在混凝土地面基体上,用混凝土填充和抹平,使地热管线牢固地埋设在表层混凝土中,上面再铺设地板,为减少地热管线向混凝土地面基体的散热,还可以先在地面基体上先铺设隔热板和/或反射膜,在铺设地热管线,但这种地热构造依然制约了热能利用率的提高,造成一定的热能浪费,主要原因是地板和埋设地热管线的地面之间或多或少地留有一定的间隙,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远低于混凝土等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而木质或类似地板也有相对较高的隔热能力,因此通过地面基体和墙体构造流失的热能依然较多,形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和采暖功能的节能型墙体,这种墙体的隔热性能好,且其采暖设施的热能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温和采暖功能的节能型墙体,其包括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所述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包括保温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保温板内外两侧的内钢丝网片和外钢丝网片,若干腹丝穿过所述保温板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钢丝网片和外钢丝网片,由此与所述内钢丝网片和外钢丝网片连接形成钢丝网架结构,紧贴所述保温板的内侧设有主体层,所述主体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层,所述内钢丝网片固结在所述主体层中,紧贴所述保温板的外侧设有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采用混凝土层,所述外钢丝网片固结在所述外防护层中,所述主体层的内侧设有内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的内侧设有边缘围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板状空间的采暖支架,所述采暖支架为金属框架并通过穿过所述内保温层的支架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层固定连接,所述采暖支架内固定安装有采暖管线,所述采暖支架的内侧设有内防护板,所述内防护板与所述采暖支架固结在一起和/或通过内板连接件与所述采暖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内保温层的两侧大面分别与所述主体层和所述采暖支架贴合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主墙体之间设有胶粘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中的保温板位于主体层的外侧,构成墙体的外保温,主体层的内侧还设有内保温层,形成墙体的内保温,由此通过内外双重保温,可以明显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而内保温层的设置使得主体层的温度明显降低,由此降低了主体层与外防护层之间的温差,有利于减小因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中的腹丝导致的热桥效应,减少通过腹丝层传导的热能;由于在墙体上设置了采暖管线,使墙体具备了采暖功能,特别是由于采暖支架与主体层之间设有了内保温层,有效地减少了向主体层进而通过主体层向室外的传热,由于采暖支架采用金属框架,导热性能好,可以使热能较好地分布在整个采暖框架上,实现了采暖支架各处的温度均衡,并且内防护板通过内部连接件与采暖支架固定连接,不仅实现了内防护板的固定安装,而且还有利于内防护板与采暖支架之间的热传导,进而有利于采暖支架到室内的热传导,同时,还由于采暖支架中存在较大的空间,能够形成有效的空气对流,同样也有利于实现采暖支架各处的温度均衡,而依据实践所采用的材料,内防护板的导热系数会明显高于内保温层的导热系数,因此可以将更大比例的热能传入室内,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下的地暖而言,明显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隔热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种隔热固定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墙体具有保温和采暖功能,包括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所述复合夹芯钢丝网架保温板包括保温板6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保温板6内外两侧的内钢丝网片9和外钢丝网片8,若干腹丝5穿过所述保温板6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钢丝网片9和外钢丝网片8,由此与所述内钢丝网片9和外钢丝网片8连接形成钢丝网架结构,紧贴所述保温板6的内侧设有主体层4,所述主体层4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层,所述内钢丝网片9固结在所述主体层4中,紧贴所述保温板6的外侧设有外防护层7,所述外防护层7采用混凝土层,可以喷涂或浇注方式形成,所述外钢丝网片8固结在所述外防护层7中,所述主体层4的内侧设有内保温层13,所述内保温层13的内侧设有长方体形的采暖支架2,通常其厚度(纵向尺寸)明显小于其高度和宽度,由此形成类似于一个厚板的空间占用,所述采暖支架2厚度应考虑安装采暖管线的需要,将采暖管线布置在支架内,所述采暖支架2优选为金属框架,并通过穿过所述内保温层13的支架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层4固定连接,所述采暖支架2内固定安装有采暖管线,所述采暖支架2的内侧设有内防护板3,所述内防护板3通过内板连接件与所述采暖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内防护板3也可以通过胶、粘结层或者依靠其自身的粘结力等与所述采暖支架固结在一起。

为利于墙体整体强度及结构紧凑,所述内保温层13的两侧大面分别与所述主体层4和所述采暖支架2贴合在一起,所述内保温层13与所述主体层4之间设有胶粘剂层。

通过将采暖支架2设置为金属支架,能够通过其与采暖管线的连接导热,通过这种金属支架导热,有利于在采暖支架2上形成各处基本均衡的温度,进而实现向室内散热的均衡。

所述内防护板3的表面通常设有表面涂层,例如喷、刷内墙漆。

通常,可以在所述内防护板3的表面上粘贴网布15,将所述表面涂层设置在所述网布15上,如此有助于表面涂层的牢固。

优选地,所述内防护板3上至少部分区域分布有若干纵向(垂直与内防护板3大面的方向)通孔。

当所述内防护板3的内侧粘贴有网布15时,所述内防护板3上的全部纵向通孔均可以被所述网布15覆盖住,或者至少部分纵向通孔未被所述网布15覆盖住,未被所述网布15覆盖住的纵向通孔为外露通孔,连通室内空间和所述采暖支架2支撑出的空间。在所述内防护板3上设置纵向通孔,可以有效地减小内防护板3的隔热效应,而外露的纵向通孔更允许气流通过,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

在垂直方向上,所述内防护板3上未被所述网布15覆盖住的纵向通孔优选至少分布在对应于所述采暖管线的下部和/或下方的区域,还至少分布在对应于所述采暖管线的上部和/或上方的区域,例如,可以分布在近地面和近天花板的区域,通过这些通孔可以形成空气对流,通过对流能够更有效地将采暖管线释放的热量带出来,另外在这些区域设置的外露通孔基本上不会影响墙面美观,如果与室内墙面装饰配合得好,还会形成独特的美观效果。

所述内防护板3可以采用石膏板等适宜机械加工和安装的板材,可以在制备石膏板时将石膏板直接制备成所需的孔板,也可以在石膏板上钻孔形成孔板。安装后,将石膏板的内侧表面(面向室内的大面)打磨平整,粘贴上网布15刷漆,甚至可以直接在石膏板表面刷漆。

可以以螺钉(螺栓)等任意适宜的紧固装置作为所述的内板连接件,将所述内防护板3直接紧固在所述采暖支架2上。

所述内防护板3可以采用多块矩形板材拼接而成,接缝处的缝隙用腻子堵塞。

当需要对所述采暖管线等内部设施进行大修时,只要将用作内防护板3的石膏板等拆下来,就能够直接露出采暖支架2以及安装在采暖支架2内的采暖管线,而大修后的墙面恢复也非常容易。

所述采暖管线可以为热水管1,或者为电热丝,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所述热水管1设有用于连接供暖系统热水输出管道的进水口和用于连接采暖系统回水管道的出水口,以形成水循环,所述电热丝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接线端子,通电后发热,所述电热丝的外侧可以设有套管或者包裹有外层,以提高安全性能,可以依据现有技术进行这些管线的设置及其与相应采暖系统或电力系统的连接。

所述采暖管线可以包括设置在同一立面上的若干横向段和所述横向段之间的弧形连接段,所述采暖管线的横向段上下分布,优选等间距分布,所述采暖支架2设有分别支承在各所述横向段的下面或者部分所述横向段的下面的采暖管线支承板。

所述腹丝5可以为直插钢丝(沿保温板6大面的垂直方向或者说法向的钢丝),也可以为斜插钢丝(与保温板6大面的垂直方向有一倾斜角度的钢丝)。

所述采暖支架2优选设有构造相同的内外侧框架,也可以是仅轮廓(边框的外形尺寸)相同的内外侧框架甚至轮廓也不相同的内外侧框架,所述内外侧框架的外形通常可以呈矩形,所述内外侧框架上通常可以设置若干横向连杆和/或若干竖向连杆,所述内外侧框架之间的四角处设有两端分别连接内外侧框架的纵向边框,由此连接成长方体状(板状)的立体采暖支架。

所述采暖支架2上还可以设有若干采暖管线支承板14,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所述采暖管线支承板14的一端(一侧)连接在任一侧框架上,例如,连接在相应部位的横向连杆或竖向连杆上,另一端设有向上翘起的折弯段,以方便采暖管线的安装,所述采暖管线支承板14也可以是两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侧框架上,中部优选下凹以方便采暖管线的安装和定位,所述采暖管线可以通过卡箍、夹具等固定件或以其他任意适宜方式固定在相应的采暖管线支承板14上,并可以在所述采暖管线和相应采暖管线支承板14之间设置弹性减振垫等减振装置,实现减振安装。

所述主体层4预埋(锚固)有若干从其内侧面延伸出来的托架板10,所述采暖管线和/或所述采暖支架2支承在所述托架板10上。

当所述采暖管线支承在相应托架板10上时,所述托架板10与相应采暖管线之间优选设有弹性减振垫。

所述托架板10的主体部分优选呈纵向延伸的杆状或板状,锚固在所述主体层4内的托架板尾部12可以呈T形、L形或Y形,或者设有与所述托架板10的主体部分垂直的锚固板,所述锚固板呈矩形、圆形或扁圆形等任意适宜的形状,所述托架板10的自由端11可以向上翘起,以方便支承在其上面的采暖管线的稳定。

所述支架连接件与所述采暖支架2之间优选采用隔热固定连接,相互间可以设有隔热垫或者隔热套实现隔热。

所述隔热套优选包裹在所述采暖支架2上用于连接所述支架连接件的部位,由此切断支架连接件(通常采用金属件)与采暖支架2因金属直接接触而形成的热桥,在保证采暖支架2安装固定的同时提高了隔热能力。

所述支架连接件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例如,其主体部分可以为纵向延伸的杆状或板状,其与主体层4之间的连接部可以锚固在所述主体层4内,或通过膨胀螺栓紧固在所述主体层4上,或者旋接在预埋在主体层4内的对应螺母上,锚固在所述主体层4内的连接部优选呈T形、L形或Y形,或者设有与所述支架连接件的主体部分垂直的锚固板,所述锚固板呈矩形、圆形或扁圆形等任意适宜的形状,其与采暖支架2的连接端可以设有用于连接采暖支架2的紧固件,例如,卡箍、台钳式夹持/紧固装置、螺栓紧固装置等。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托架板10用作支架连接件实现采暖支架2与主体层4之间的连接,也可以设置独立于托板架10的支架连接件,同时设有或者不设有托板架10。

图2给出了一种隔热连接的实施方式,假设相互连接的两部分件分别为连接件110(例如所述支架连接件)和被连接件120(例如所述采暖支架,可以为采暖支架中的一个边框和横向或竖向的连接杆等),连接件110的相应连接端设有的螺纹夹紧装置,所述螺纹夹紧装置包括两个半圆环形的夹板131,夹板131的具体形状可以依据被连接件连接部位的具体形式设置,例如,对于横截面为方形的被连接件,夹板可以呈直角形,分别卡在方形的两个相对的角上,被连接件上套有隔热套140(保温套),所述隔热套可以是完整的套,也可以用片状隔热材料包裹在被连接件上120,将两个卡板131分别从被连接件120的两侧将连带隔热套140在内的被连接件120夹持在其中,两个卡板131之间两个相互连接部位中的一处是相互铰接,连接件110可以固定在一个卡板上,也可以固定在铰链133的座上,通过铰链座与与铰链座固定的夹板固定连接,两个夹板131在相互连接部位中的另一处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连接端板134,通过螺栓135将两个连接端板紧固在一起,由此使得两个夹板131紧紧夹住被连接件120并有隔热套140位于被连接件120和夹板131之间,进而实现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固定和隔热。

用于紧固两个夹板131上的连接端板134的螺栓上可以依据常规技术设置垫圈136,旋接在螺旋上的螺母可以为双螺母132,以避免松脱。

图3给出了隔热固定连接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假设相互连接的一部分件为连接件111和112(例如所述支架连接件),另一部分件为件120(例如所述采暖支架,可以为采暖支架中的一个边框和横向或竖向的连接杆等),两连接件111、11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的基础100上(例如所述主体层),另一端通过螺栓138、139紧固有同一个压板137,当连接件111、112的主体部分采用圆杆状时,为便于螺栓138、139的旋接,可以在该端部设置与所述压板137平行的板状连接部,用于旋接螺栓138、139,所述被连接件120与压板137之间设有隔热垫141,所述被连接件120与基础100之间也可以设置隔热层142,隔热层142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采用墙体上的现有隔热层(例如所述内保温层)。

上述隔热固定连接方式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任何适宜的隔热固定连接。

除另有明确含义外,本实用新型所称纵向为垂直于墙体的方向,所称外侧为纵向上近室外空间侧,所称内侧为纵向上近室内空间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各优选和可选的技术手段,除特别说明外及一个优选或可选技术手段为另一技术手段的进一步限定外,均可以任意组合,形成若干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