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柱的钢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087发布日期:2019-02-10 23:10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独立柱的钢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柱的钢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柱模板是一种竖向横截面尺寸较小的结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如下质量缺陷:第一,出现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确;第二,局部鼓出、漏浆,使混凝土不密实或表面有蜂窝麻面现象;第二,使柱身发生偏斜,导致柱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第四,柱模板存在周转次数少、摊销费用大、易变形、废料处置和堆放占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柱的钢模板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柱模板存在质量缺陷、周转次数少、摊销费用大、易变形、废料处置和堆放占地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独立柱的钢模板结构包括有四块首尾相连的模板面板,并且相邻模板面板垂直设置;每块模板面板的首端均超出对应一侧连接的模板面板的末端;所述模板面板的四条边均向外水平翻折形成翻边;在模板面板的外侧面上设有水平背楞和竖背楞;所述水平背楞为双道型钢构成、沿竖向平行间隔布置,并且四块模板面板上的水平背楞对应设置;所述竖背楞连接在相邻的水平背楞之间、最上部的水平背楞与模板面板顶部的翻边之间以及最下部的水平背楞与模板面板底部的翻边之间;相邻模板面板之间通过可调拉栓连接,可调拉栓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块模板面板的翻边、与该翻边连接,可调拉栓的另一端穿过另一块模板面板的板面和水平背楞、与水平背楞连接。

优选的,最上部的竖背楞的上端外侧设有吊环;所述吊环的顶部超出模板面板顶部,并且吊环与最上部的竖背楞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最上部的竖背楞的上端设有水平的穿孔;所述吊环包括有螺栓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U形环;所述螺栓杆水平穿设在穿孔中;所述第一螺母有两个、间隔连接在螺栓杆上,且位于最上部的竖背楞的两侧;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杆的端部、且位于第一螺母的外侧;所述U形环的两条平行的侧边分别与两个第一螺母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U形环的两条平行的侧边下半段均沿垂直于模板面板的板面方向向外弯折,形成弯折段;该弯折段与模板面板的板面夹角为30°~60°。

优选的,所述模板面板两侧竖向的翻边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与水平背楞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可调拉栓包括有连接杆、调节板、压板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端部设有堵头,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长条孔,且调节板套在连接杆上、位于靠近堵头的一侧;所述压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且压板套在连接杆上、位于靠近螺纹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可调拉栓设有调节板和堵头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块模板面板的翻边上的孔洞,并压设翻边上,可调拉栓设有螺纹的一端穿过另一块模板面板上的水平背楞、并通过压板和连接螺母与水平背楞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模板面板四条边均向外水平翻折形成翻边,相邻模板面板之间通过可调拉栓连接,并且可调拉栓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块模板面板的翻边、与该翻边连接,可调拉栓的另一端穿过另一块模板面板的板面和水平背楞、与水平背楞连接;模板面板翻边根据连接结构的需求所设置,简化的连接结构,使连接结构施工变得容易。

2、本实用新型相邻模板面板之间通过可调拉栓可拆卸连接,通过调节连接杆在长条孔中的位置对模板面板的连接进行调节,使两个模板面板连接更紧密、牢固,施工完毕后将模板面板拆卸,以便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解决了传统的柱模板存在质量缺陷问题、周转次数少、摊销费用大、易变形、废料处置和堆放占地大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在最上部的竖背楞上端设置吊环,让吊环与竖背楞相连,而非直接连接在模板面板上,避免了在吊装时,对模板面板产生破环。

4、本实用新型中吊环包括有螺栓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U形环;并且吊环通过螺栓杆水平穿设在穿孔中、与最上部的竖背楞转动连接;当吊装时,将吊环绕螺栓杆转上去,方便吊装;当吊装完毕时,将吊环绕螺栓杆转下来,避免了妨碍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吊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吊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可调拉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板面板、1.1-翻边、2-水平背楞、3-竖背楞、4-可调拉栓、4.1-连接杆、4.1.1-堵头、4.2-调节板、4.3-压板、4.4-连接螺母、5-吊环、5.1-螺栓杆、5.2-第一螺母、5.3-第二螺母、5.4-U形环、5.4.1-弯折段、6-穿孔、7-孔洞、8-长条孔、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种独立柱的钢模板结构包括有四块首尾相连的模板面板1,并且相邻模板面板1垂直设置;每块模板面板1的首端均超出对应一侧连接的模板面板1的末端;所述模板面板1的四条边均向外水平翻折形成翻边1.1;在模板面板1的外侧面上设有水平背楞2和竖背楞3;所述水平背楞2为双道型钢构成、沿竖向平行间隔布置,并且四块模板面板1上的水平背楞2对应设置;所述竖背楞3连接在相邻的水平背楞2之间、最上部的水平背楞2与模板面板1顶部的翻边1.1之间以及最下部的水平背楞2与模板面板1底部的翻边1.1之间;相邻模板面板1之间通过可调拉栓4连接,可调拉栓4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块模板面板1的翻边1.1、与该翻边1.1连接,可调拉栓4的另一端穿过另一块模板面板1的板面和水平背楞2、与水平背楞2连接。

本实施例中,模板面板1为定型钢模板,水平背楞2采用双道[8号槽钢,两根槽钢之间的间距为40mm;相邻水平背楞2之间的间距为500mm;在模板面板1的板面上打有穿过连接杆4.1的螺栓孔,孔间距与相邻水平背楞2之间的间距相适应,螺栓孔和翻边1.1上的孔洞7的作用一是用来调整柱子的截面变化;二是用来组装柱模板面板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背楞2的两根槽钢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一般为30mm~50mm。相邻水平背楞2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一般为400mm~600mm。

本实施例中,最上部的竖背楞3的上端外侧设有吊环5;所述吊环5的顶部超出模板面板1顶部,并且吊环5与最上部的竖背楞3之间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最上部的竖背楞3的上端设有水平的穿孔6;所述吊环5包括有螺栓杆5.1、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5.3和U形环5.4;所述螺栓杆5.1水平穿设在穿孔6中;所述第一螺母5.2有两个、间隔连接在螺栓杆5.1上,且位于最上部的竖背楞3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螺母5.2之间的间距与U形环5.4的两条平行的侧边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第二螺母5.3螺纹连接在螺栓杆5.1的端部、且位于第一螺母5.2的外侧;所述U形环5.4的两条平行的侧边分别与两个第一螺母5.2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环5.4的两条平行的侧边下半段均沿垂直于模板面板1的板面方向向外弯折,形成弯折段5.4.1,以便于吊装时方便转动U形环5.4;在钢模板结构吊装之前,该弯折段5.4.1与模板面板1的板面夹角为30°~60°。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面板1两侧竖向的翻边1.1上、沿竖向间隔开设有孔洞7;所述孔洞7与水平背楞2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拉栓4包括有连接杆4.1、调节板4.2、压板4.3和连接螺母4.4;所述连接杆4.1的一端端部设有堵头4.1.1,连接杆4.1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板4.2的板面上开设有长条孔8,且调节板4.2套在连接杆4.1上、位于靠近堵头4.1.1的一侧;所述压板4.3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9、且压板4.3套在连接杆4.1上、位于靠近螺纹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母4.4螺纹连接在连接杆4.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拉栓4设有调节板4.2和堵头4.1.1的一端穿过其中一块模板面板1的翻边1.1上的孔洞7,并压设翻边1.1上,可调拉栓4设有螺纹的一端穿过另一块模板面板1上的水平背楞2、并通过压板4.3和连接螺母4.4与水平背楞2连接。

本实施例中,相邻可调拉栓4的竖向间距为500mm;

当然在其他实施离中,所述可调拉栓4的竖向间距还可以根据模板面板1的高度来调节,一般不大于500mm。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