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磷石膏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628发布日期:2019-02-12 21:1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磷石膏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别墅等底层的钢结构磷石膏建筑物。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房屋建筑普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需在现场浇筑与施工,浇筑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计算水泥砂浆的用量,导致存在原料浪费严重或者原料份量不足,而且建筑垃圾多,污染大;此外,需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导致施工噪音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强度,也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防火以及自呼吸等特点,且该建筑物结构简单的钢结构磷石膏建筑物。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所提供的钢结构磷石膏建筑物包括了地梁、立柱、墙体、横梁、以及屋盖,所述地梁铺设于预定的地基位置,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地梁上,上端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地梁、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构成整个建筑物的框架,框架由若干外框架构成;所述墙体安装于所述外框架内,所述屋盖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地梁、所述立柱、以及所述横梁为钢结构,所述墙体和所述屋盖为磷石膏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物由钢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整体框架,墙体和屋盖均为磷石膏板构成,钢结构搭建的整体框架保证了建筑物的强度;且该建筑物的墙体和屋盖均由磷石膏板构成,使建筑物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防火以及具有自呼吸等特点,更适合具有;且利用装配式建筑特点,使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简单,搭建过程中原料用料计算方便,份量易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原料浪费严重或者原料份量不足等情况;建筑垃圾少,使施工现场污染小,可实现低噪音或无噪音施工,减低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对施工人员所造成的影响,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

具体的,在所述立柱的可以被等分为至少两段,每个分段处所处平面为分层面,该分层面上布设有内横梁,所述内横梁和所述立柱将由分层面及其上方的空间的分隔成用于安装墙体的内框架。

具体的,所述立柱和所述屋盖之间布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屋盖的屋盖龙骨架。布设独立的屋盖龙骨架支撑屋盖,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强度。

具体的,还包括由钢结构搭建成的用于安装门和窗户的门框和窗户框。预先留有门框和窗户框有利于建筑物搭建完成后安装门窗。

具体的,所述墙体和/或所述屋盖由至少一块磷石膏板构成。避免了因外框架跨度较大而一块磷石膏板无法使外框架全封闭而导致建筑物存在空隙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磷石膏板为防水防潮实心磷石膏板。更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舒适性,更有利于居住。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钢结构搭建的整体框架保证了建筑物的强度;且该建筑物的墙体和屋盖均由磷石膏板构成,使建筑物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防火以及具有自呼吸等特点,更适合具有;且利用装配式建筑特点,使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简单,搭建过程中原料用料计算方便,份量易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原料浪费严重或者原料份量不足等情况;建筑垃圾少,使施工现场污染小,可实现低噪音或无噪音施工,减低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对施工人员所造成的影响,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层建筑物的钢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安装有墙体的一层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两层建筑物的钢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安装有墙体的两层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梁,2-立柱,3墙面,4-横梁,5-屋盖,6-外框架,7-内横梁,8-内框架,9-屋盖龙骨架,10-门框,11-窗户框;

其中,图1和图3分别是未安装墙体和屋盖,单独由钢结构搭建的建筑物结构示意图,故无法显示墙体和屋盖;而图2和图4为已安装了墙体和屋盖的建筑物,故无法显示外框架和内框架;图3和图4中相同部分未标有标号的部分与图1和图2中相同的部分为同一结构;图中线条阴影表示钢结构,混凝土阴影表示墙体,墙砖阴影表示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在技术方案描述中所采用“内横梁”为布设于建筑物内部的横梁,用于将建筑物内部分隔成若干独立的空间,所采用“横梁”则为布设于建筑物外围,用于构成建筑物外围结构,即附图中外墙面可见的部分。此外,本申请所记载的“墙体”既包括外墙体,又包括建筑物内用于分隔房间及用于分层的墙体。

本申请所采用的“内框架”是建筑物内部用于安装墙体的框架,形成建筑物内分隔墙,“外框架”是建筑物外表面用于安装墙体的框架,形成建筑物外墙体。

本申请在此附图中只给出了单层和双层结构,但并不表示本申请建筑物最多只能为双层结构,以本申请所保护的结构依次形成双层以上结构也为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是一种建筑物,该建筑物主要用新农村建设以及别墅等底层。该建筑物的整体框架由轻质钢、矩形钢条等钢结构构成,而墙体和屋盖则由磷石膏板构成,该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包括了铺设于预定的地基位置的地梁1、用于使建筑物形成Z轴空间的立柱2、用于使建筑物形成封闭空间及分隔建筑物内部的墙体3、横梁4、以及屋盖5;其中立柱2的下端固定于地梁1上,上端固定于横梁4上构成建筑物空间。地梁1、立柱2和横梁4根据建筑要求进行搭建,形成若干用于安装墙体3的外框架6;建筑物内部可以通过内横梁7进行分割,内横梁7、横梁4和立柱2在建筑物内部可以构成用于安装墙体3的内框架8。

墙体3通过结构胶安装于外框架6内,形成建筑物的外墙;同时内框架8内也安装有墙体3,形成建筑物的内墙,用于将建筑物内部分隔成若干空间。屋盖5安装于立柱2的上端,利用横梁3和立柱2支撑。

此外,将立柱2等间距的等分为两段,使建筑物形成两层,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等分为三段、四段或五段,使建筑物形成三层、四层或五层。而每分段处所处的平面为分层面,用钢结构在分层面上进行搭建内横梁7,此时立柱2和内横梁7将分层面及其上方的空间分隔成若干内框架8。内框架8中安装墙体3,使墙体3既作为建筑物的外墙体,也作为建筑物内部的分隔墙,还作为建筑物内的分层墙,即本申请所提供的建筑物的所有墙体均为磷石膏板。

当该建筑物为两层或两层以上时,在建筑物外或建筑物内搭建楼梯,楼梯同样由钢结构和磷石膏板结构构成,即由钢结构搭建框架,磷石膏板作为楼梯台阶安装于搭建好的钢结构框架内。

此外,在搭建建筑物框架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撑屋盖5,在立柱2和屋盖5之间用钢结构搭建支撑屋盖5的屋盖龙骨架9,屋盖5通过结构胶可以搭盖于屋盖龙骨架9上。搭建的屋盖龙骨架9成四面体,为了使屋盖龙骨架9与建筑物内部之间形成分隔,在屋盖龙骨架9与横梁4接触的分隔层面上用墙体3作为分隔层,保证了建筑物内的美观。

为了建筑物搭建好以后的门窗安装,用钢结构搭建建筑物框架过程中预留出用于安装门和窗户的门框10和窗户框11。门框10和窗户框1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预留于任何位置,并不以本申请所提供的附图中的位置为固定不变。

墙体3和屋盖5为磷石膏板,最好是防水防潮的空心/实心磷石膏板;可以由一块磷石膏板填满一个外框架6或内框架8,当外框架6、内框架8的尺寸大于一块磷石膏板的尺寸时,可以由多块磷石膏板拼接填满,相邻磷石膏板之间通过结构胶实现连接。

屋盖5可以是平屋盖,也可以是与水平面呈45°角的坡屋盖。

地梁1、立柱2、横梁4、内横梁7以及构成屋盖龙骨架9的钢结构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实现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所使用的的连接件可以是铆钉或销钉。

在施工现场搭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物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筑物框架搭建,根据施工图纸在计划的地基位置用轻质钢或矩形钢条搭建建筑物的整体框架,搭建过程中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预留出安装墙体、门、窗户以及屋盖等构件的位置,如图1和3所示;

步骤2:利用结构胶将预制成型的墙体和屋盖装配至步骤1中预留的位置上,其中墙体用作外墙、分隔墙(建筑物内)以及分层墙(建筑物为两层及两层以上时);

步骤3:用乳胶漆对建筑物整体进行粉刷,在建筑物最外层形成装饰层,既美化了建筑物的外观,又进一步保护了建筑物。

在进行步骤1时,应该根据施工图纸中的要求将建筑物的内外结构均搭建完成,即既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外部框架,也包括建筑物内部框架(将建筑物内部分隔成何种空间结构,如一室一厅一卫一厨,或两室一厅一卫一厨,或三室两厅二卫一厨,或三间办公室一个会议室一个接见室一个公共办公区域的办公室结构)。还包括辅助框架,如楼梯(适合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建筑物,利用钢结构搭建时,只需要搭建出楼梯的外部形状即可,预留出楼梯台阶的位置,搭建完成后安装磷石膏板至预留的楼梯台阶位置)、阳台以及露台等。

步骤1中的搭建过程中,钢结构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所使用的连接连只要能够将相邻钢结构固定即可,如铆钉或销钉等连接件。

步骤2中所使用的墙体和屋盖为磷石膏板,安装过程中可以用一块或一块以上的磷石膏板装配预留位置上,相邻磷石膏板之间以及磷石膏板与钢结构之间通过结构胶进行固定。

本申请所提供的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以是一排结构,也可以是带拐角结构。

本申请所提供的建筑物由钢结构框架和磷石膏板墙体构成,且磷石膏板为预制成型,缩短了整个建筑物的建筑时间,且不需要现场浇筑,即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水泥沙石等原料的搅拌,减低了施工现场污染。

本申请所提供的建筑物由钢结构和磷石膏板构成,具有一定的抗震和抗风性能,可以用于临时性的居住和办公,尤其是适用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别墅等底层,当其作为别墅底层时,其楼顶为平楼顶,不需要屋盖。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