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695发布日期:2018-12-07 23:32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养护环保节能炉窑及装备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风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窑装置。



背景技术:

2016年9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装配式建筑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相比国内比较落后装备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过程中的养护质量和凝结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传统的自然养护,这种养护模式效率及其低下,对外部环境的要求相当的高,一旦环境因素有所变化,养护效果就会不理想;第二个阶段是利用外部热源在模台底部对构件进行热传导养护,该传到方式由于模台的热传导效率不高导致能源被大量浪费;第三个阶段是采用新型介质进行加热,如蒸汽、电加热、天然气和太阳能进行加热养护,国内大多数PC设备厂家采用蒸汽加热,该技术方案对蒸汽要求非常高,很难对蒸汽温度、蒸汽湿度的波动范围有严格的要求,使蒸养窑内形成一个符合温度梯度要求的、无温度阶跃变化的温度环境,而且蒸汽养护在蒸汽输送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能量的浪费,效率也比较低下,很难达到温度50℃±3℃,产品养护周期8小时的技术指标要求,因此,开发一种加热速度快、效率高、养护时间短、绿色环保的立式养护系统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养护窑主体结构为型钢与外保温板,天然气燃烧炉提供热源,再由热风机械通过热循环风管对窑内进行加热,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快速养护,可以大幅度提升养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风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养护窑的基础平面,所述基础平面上安装型钢以及保温外墙形成养护窑本体,所述养护窑的尾端开设有通道,所述养护窑的外侧安装有燃烧炉,燃烧炉连接热风送风系统,热风送风系统还连接与养护窑内部连通的回风通道用以形成热风循环,所述热风送风系统上还分别连接用以排烟的烟囱以及用以向养护窑内输送燃烧机产生的热风的送风管道,所述养护窑内设置有用以放置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的立柱格架,在立柱格架上设置有辊轮用以方便传输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

所述送风管道上等间距的开设有送风口。

所述回风通道包括设置在基础平面的抽风分管和竖直设置在养护窑内的抽风支管。

所述抽风分管的两侧边上等间距的开设有抽风口。

所述抽风支管上的抽风口等间距的开设,抽风支管上的两相邻抽风口处在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养护窑内中心位置的立柱格架顶端以及抽风支管上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

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养护窑外侧安装的PLC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布置在养护窑内多点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使窑内温度、空气循环控制系统按照设定进行控制,窑内形成一个符合温度梯度要求的、无温度阶跃变化的温度环境。热风送风系统还连接与养护窑内部连通的回风通道用以形成热风循环,可以大幅度提升养护效率,加热速度快、效率高、养护时间短、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基础平面,2—保温外墙,3—通道,4—热风送风系统,5—燃烧炉,6—回风通道,7—送风管道,8—烟囱,9—抽风支管,10—立柱格架,11—辊轮,12—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13—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风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窑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养护窑的基础平面1,所述基础平面1上安装型钢13以及保温外墙2形成养护窑本体,所述养护窑的尾端开设有通道3,所述养护窑的外侧安装有燃烧炉5,燃烧炉5连接热风送风系统4,热风送风系统4还连接与养护窑内部连通的回风通道6用以形成热风循环,所述热风送风系统4上还分别连接用以排烟的烟囱8以及用以向养护窑内输送燃烧机产生的热风的送风管道7,所述养护窑内设置有用以放置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12的立柱格架10,在立柱格架10上设置有辊轮11用以方便传输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12。

所述送风管道7上等间距的开设有送风口。

所述回风通道6包括设置在基础平面的抽风分管和竖直设置在养护窑内的抽风支管9。

所述抽风分管的两侧边上等间距的开设有抽风口。

所述抽风支管9上的抽风口等间距的开设,抽风支管上的两相邻抽风口处在混凝土预制构件模台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养护窑内中心位置的立柱格架10顶端以及抽风支管上安装有温度检测传感器。

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养护窑外侧安装的PLC控制柜。

窑炉主体钢架共设6排5列30个立柱。立柱高8700mm,采用型号的260H钢加工制作。为了防止焊接变形,主体钢架采用型钢预制、现场螺栓连接安装方式。每个产品格架均设有两排立柱,两排立柱高度方向上均匀设有14层辊轮,轮距为3408mm,产品在托轮上传输与码放。

为了保证窑体密封性与保温效果,窑体共设6道窑门,每个产品装载通道(格架)设1道窑门,开起高度为每层产品装载高度,最大限度减少窑门开度与热量损失,节能降耗;窑体保温结构采用聚氨脂保温板铆装结构进行保温。

加热设备采用一套热风机械,设置在窑体右侧,型号为WE420B(或德国进口同类设备)并配有2台热风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分为抽热风机与送热风机,风机采用防潮防爆耐温轴流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热风机械中的燃烧炉,温度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

在热风机械进风端,送风管道系统设置在热风机械出风端,热风机械进行热量补偿,维持窑内热量平衡及温度稳定。

为了保证温度控制实现无阶段变化,在温度和热风流量控制方面,均采用实时跟踪整定。

温度控制方面,在触摸屏/上位机上设置目标温度,一般为50℃,当温度检测点(两格架之间)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会自行将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温度差值计算出阀门需打开的开度,热风机械自行将热风通入该通道,直到该温度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为+/-3℃,以此类推,实时调整,一般采用PID模糊自整定闭环控制方式。

热风流量控制方面,当温度检测点(两格架之间)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根据温度差值计算出热风风机的转速,PLC通过模拟量或者通讯方式,调节风机的转速,直到该温度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样,流量闭环控制也一般采用PID模糊自整定闭环控制方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