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用拉结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916发布日期:2018-12-28 20:0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用拉结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型墙体砌筑材料,具体涉及砌块中拉结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具有保温功能的墙体砌筑材料已成为实现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其中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是最重要的品种。现有技术中,通常单独或组合采用以下几种技术路线来改善和提高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热工性能:一是采用导热系数较低的原材料来制备混凝土砌块,并结合采用多排孔结构;二是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空洞中填充或插入保温材料;三是在两层混凝土结构之间复合保温材料,采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并形成整体结构。

其中,传统的拉结件通常镶嵌于保温体及承重基体的中部,从而通过拉结件的两端拉住承重基体。然而,经人们实际使用后发现,一方面,此类结构对拉结件的材料及自身的强度通常具有较高的要求,从而使得拉结件的制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此类位于保温体及承重基体的中部的拉结件在砌块的加工过程中定位难度较大、加工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整体性和保温性能好、连接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的混凝土自保温砌块用拉结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拉结件包括连接部和一对锚固部,所述拉结件中连接部的中部卡在保温体的顶面或底面上,所述锚固部卡在承重基体的顶面或底面上;

所述锚固部背向连接部的端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部中开设有连通一对通槽的通孔。

所述连接部的中部的两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的截面呈弧面状。

所述连接部朝向连接槽的槽底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定位销。

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均呈杆状或板状,且连接部和锚固部的端头处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呈45-135°夹角。

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均呈杆状或板状,且连接部的端头与锚固部的中部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呈45-90°夹角。

所述拉结件由不锈钢钢筋加工制成。

所述拉结件由聚铣胺、聚乙烯或聚丙烯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将拉结件分设在保温体、承重基体的顶面和底面上;其在加工过程中可在完成保温体的加工,并装入下拉结件后,再完成保温体两侧的承重基体的制备,最后,由上自下装入上拉结件,即可完成整体的加工。这样,即可有效解决传统拉结件镶嵌在拉结件中,加工难度大,加工周期长的问题。从整体上具有整体性和保温性能好、连接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D-D向剖视图;

图4是本案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是本案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是保温体,2是承重基体,3是拉结件,31是连接部,310是通孔,311是凸棱,312是定位销,32是锚固部,320是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6所示,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包括保温体1、一对相对设置的承重基体2和若干拉结件3,所述保温体的两侧通过截面呈燕尾形的凸起与两承重基体相扣连;所述拉结件3包括连接部31和一对锚固部32,所述拉结件3中连接部31的中部卡在保温体1的顶面或底面上,所述锚固部32卡在承重基体2的顶面或底面上;

所述锚固部32背向连接部的端面上开设有通槽320,所述连接部31中开设有连通一对通槽320的通孔310。其在加工过程中可在完成保温体的加工,并在其顶面和底面上卡入所有拉结件后,再完成保温体两侧的承重基体的制备;从而在加工承重基体时,液态的混凝土可先流入一对锚固部中的通槽并填满连接部中的通孔,再与承重基体一同进行冷却、定型,使得填充在拉结件内的混凝土在显著提升拉结件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拉结件与承重基体的连接强度。从整体上减少了拉结件的材料消耗、降低了制备成本,具有整体性和保温性能好、连接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等优点。

所述连接部31的中部的两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棱311,所述凸棱311的截面呈弧面状。从而在加工过程中可直接将拉结件卡入保温体中的顶面或底面上,使得其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在竖直方向上与保温体产生相对运动。

所述连接部31朝向连接槽的槽底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定位销312。从而在在拉结件卡入保温体后,定位销也可伸入保温体中,使得拉结件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在水平方向上与保温体产生相对运动。

这样,结合连接部上的凸棱和定位销,即可有效确保了后续制备承重基体的过程中,拉结件将与保温体保持高度稳定,从而有效确保了砌块整体加工完毕后,拉结件即使位于保温体的表面上,也可与保温体、承重基体保持稳定,起良好、稳定的拉、固作用。

本案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4-6所示,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均呈杆状或板状,且连接部和锚固部的端头处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呈45-135°夹角。

本案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7-9所示,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均呈杆状或板状,且连接部的端头与锚固部的中部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和锚固部呈45-90°夹角。

所述拉结件由不锈钢钢筋加工制成。

所述拉结件由聚铣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注塑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