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装的两层钢结构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798发布日期:2019-01-29 17:5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拆装的两层钢结构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于拆装的两层钢结构房。



背景技术:

钢结构房屋是一种房屋结构;钢结构房屋是指以钢作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钢结构房屋是以等截面或变截面H型钢为承重主体,以C型、Z型檩条及柱间支撑为辅助连接件,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屋面和墙面以彩色压型钢板围护而形成的新型建筑体系。

现有的钢结构房屋在立柱与横梁结合处大多采用满焊进行连接,不仅效率低,而且不便于拆卸,对运输及转移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装的两层钢结构房,解决现有的钢结构房屋在立柱与横梁结合处采用满焊连接的弊端,使钢结构房更便于拆卸进行运输和转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拆装的两层钢结构房,包括房屋主架,所述房屋主架包括固定机构与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与立柱,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水平横梁;所述上支架位于所述下支架的上部,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所述水平横梁垂直于所述立柱的中部位置,并由所述立柱支撑;所述立柱与水平横梁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架、下支架与立柱组成房屋框架,水平横梁支撑固定;上支架位于下支架的上部,立柱沿竖直方向连接于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通过立柱支撑整体结构;水平横梁垂直于立柱的中部位置,支撑立柱的结构;立柱与水平横梁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钢结构房的拆装运输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横梁由若干梁柱组成,所述梁柱为H型钢;所述立柱为正方形,包括中柱与边柱,所述边柱位于房屋的四个角部,所述中柱间隔分布于所述边柱之间;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延伸块与配合件,所述边柱和中柱与所述梁柱连接处的侧壁内分别形成有配合件,所述梁柱与所述配合件相对应的一端形成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与所述配合件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柱为抗弯性能强的H型钢,使支撑结构更稳固;边柱位于房屋角部,间隔分布于边柱之间的中柱进一步支撑;边柱和中柱与梁柱连接的侧壁内形成的配合件与梁柱上的延伸块配合,使梁柱与边柱、中柱的连接结构更稳定;立柱为正方形,使配合件与延伸块位于立柱内的配合结构更规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柱和边柱分别与所述梁柱连接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形成有配合件,所述延伸件与所述通孔形状配合,且所述延伸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配合件连接;所述延伸块与所述配合件组合后的形状分别与所述边柱和中柱的形状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柱、边柱和梁柱对应的侧壁上设有的通孔便于延伸件的穿设,使延伸件可穿过通孔与配合件连接配合;延伸块与配合件组合后的形状分别与边柱和中柱的形状吻合,使整体结构更合理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件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对应于所述边柱;所述固定柱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所述固定柱的斜边朝向与梁柱对应的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边柱中部两侧壁的梁柱所对应的延伸块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所述延伸块的一直角边相互贴合,另一直角边分别贴合于固定柱的斜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柱内的配合件为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固定柱,而垂直于边柱的两根梁柱所对应的延伸块也为等腰三角形,且两个延伸块的直角边贴合,固定柱的斜边朝向与梁柱对应的方向,而两个延伸块的另一直角边贴合与固定柱的斜边,由此使边柱及与边柱垂直的梁柱的配合结构更规则也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于所述中柱;所述定位柱为以直角点为中心对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垂直于所述中柱中部的两侧壁的梁柱对应的延伸块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所述延伸块的直角边分别与定位柱相互对称的直角边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柱内的配合件为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位柱,定位柱为以直角点为中心对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配合从两侧连接的梁柱的延伸块;垂直于中柱的梁柱的延伸块也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延伸块的直角边分别与定位柱相互对称的直角边贴合,由此使从相对的两侧连接的梁柱的连接结构更规则且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柱和中柱分别与梁柱的连接处均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柱和中柱与梁柱的连接处通过支撑结构进一步支撑固定,由此使边柱和中柱与梁柱的支撑结构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连接板与支撑轴,所述固定板固定于边柱和中柱朝向梁柱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梁柱的下部;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梁柱的底部位置,所述支撑轴倾斜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固定于边柱和中柱朝向梁柱的侧壁上,连接板安装在梁柱底部,由此分别进一步支撑边柱、中柱以及梁柱;支撑轴倾斜固定于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三角的支撑结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的底部位置固定有连接螺栓;所述支撑轴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靠近连接板的侧壁,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一端固定有凸块,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卡接于所述凹槽,且所述凸块下部固定有紧固螺栓,且所述紧固螺栓穿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接螺栓,且连接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使连接板可从梁柱上分离,由此当梁柱被拆卸下来时使连接板不阻碍其拆卸;支撑轴与连接板对应的一端固定的凸块与连接板底部的凹槽配合,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由此使支撑轴也可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不影响梁柱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为H型钢;所述支撑梁连接于相对的所述中柱的中部位置,且所述支撑梁靠近所述中柱的一端弯折形成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中柱连接的侧壁上固定有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将房屋分为两层,且支撑梁为抗弯性能强的H型钢,支撑强度较高;支撑梁连接于相对的中柱的中部位置,且支撑梁通过延伸板与中柱连接,并用锁紧螺栓固定,由此达到支撑梁较稳固的固定的同时实现支撑梁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均由横杆连接而成,所述横杆为抗弯能力强的H型钢;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边柱的侧壁,所述横杆的两端与所述边柱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边柱通过固定于定位板上的定位螺栓固定;所述中柱连接于上下两侧的所述横杆之间,所述横杆朝向所述中柱的方向,且位于所述中柱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中柱连接的侧壁上固定有定位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架与下支架由横杆连接,横杆抗弯性能强,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横杆与边柱通过定位板及定位螺栓的配合固定;横杆与中柱通过支撑板与定位螺栓固定,由此使横杆与边柱和中柱为可拆卸连接,使钢结构房更便于拆卸转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立柱与水平横梁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解决现有的钢结构房屋在立柱与横梁结合处采用满焊连接的弊端,使钢结构房更便于拆卸,从而使钢结构房的拆装运输更加方便;

2.由固定板、连接板与支撑轴组成的支撑结构进一步支撑边柱、中柱分别与梁柱的支撑结构,同时连接板又与梁柱可拆卸连接,支撑轴也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使支撑的结构不影响梁柱的拆卸;

3.支撑梁连接于相对的中柱的中部位置,将房屋分为两层,H型钢的材料使其支撑强度较高;通过延伸板与中柱连接,并用锁紧螺栓固定,由此达到支撑梁较稳固的固定的同时实现支撑梁的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支撑梁及支撑结构与中柱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边柱与梁柱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中柱与梁柱配合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房屋主架;2、上支架;3、下支架;4、立柱;41、中柱;42、边柱;43、通孔;5、水平横梁;51、梁柱;6、支撑梁;61、延伸板;62、锁紧螺栓;7、延伸块;8、配合件;81、固定柱;82、定位柱;9、支撑结构;91、固定板;92、连接板;93、支撑轴;94、连接螺栓;95、凸块;96、凹槽;97、紧固螺栓;10、横杆;101、定位板;102、定位螺栓;10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易于拆装的两层钢结构房,如图1所示,包括房屋主架1,房屋主架1包括固定机构与支撑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上支架2、下支架3与立柱4,支撑机构包括水平横梁5与支撑梁6;上支架2与下支架3组成房屋框架,且上支架2位于下支架3的上部;立柱4沿竖直方向连接于上支架2与下支架3之间;水平横梁5垂直于立柱4的中部位置,并由立柱4支撑;支撑梁6连接于相对的立柱4的中部位置,通过水平横梁5与支撑梁6将房屋分隔成上下两层。

如图1、2所示,立柱4呈正方形,包括中柱41与边柱42,边柱42位于房屋的四个角部,中柱41间隔分布于边柱42之间;上支架2与下支架3均由四根横杆10连接,横杆10为抗弯能力强的H型钢;横杆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边柱42的侧壁,横杆10的两端与边柱42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定位板101,定位板101与边柱42通过固定于定位板101上的定位螺栓102固定。

如图1、3所示,中柱41连接于上下两侧的横杆10之间,横杆10朝向中柱41的方向,且位于中柱41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103,支撑板103与中柱41连接的侧壁上固定有定位螺栓102;由此将上支架2与下支架3同中柱41及边柱42连接固定,同时又便于拆装。

如图1、4所示,水平横梁5由若干梁柱51组成,梁柱51与立柱4逐段连接,形成完整的水平横梁5;梁柱51与支撑梁6均为抗弯能力强的H型钢;梁柱51通过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于与中柱41和边柱42对应的侧壁上,连接结构可拆卸,便于将梁柱51分别与中柱41和边柱42拆卸分离,从而便于运输;支撑梁6连接于相对的中柱41的中部位置,且支撑梁6靠近中柱41的一端形成有延伸板61,延伸板61与中柱4连接的侧壁上固定有锁紧螺栓62。

如图1、5所示,连接结构包括延伸块7与配合件8,中柱41和边柱42分别与梁柱51连接处的侧壁上形成有通孔43,通孔43内形成有配合件8,梁柱51与配合件8相对应的一端形成有延伸块7,且延伸块7与通孔43的形状配合,并穿过通孔43与配合件8连接;配合件8包括固定柱81与定位柱82,固定柱81对应于边柱42,定位柱82对应于中柱41。

如图5所示,固定柱81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固定柱81的斜边朝向与梁柱51对应的方向;分别垂直于边柱42中部两侧壁的两根梁柱51所对应的延伸块7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两根梁柱51相对应的延伸块7的一直角边相互贴合,两根梁柱51相对应的延伸块7的另一直角边分别贴合于固定柱81的斜边,由此使边柱42内的固定柱81与分别垂直于边柱42的两根梁柱51的延伸块7配合,形成与边柱42相吻合的形状,从而使梁柱51与边柱42的配合结构更稳定。

如图1、6所示,定位柱82为以直角点为中心对称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垂直于中柱41的中部两侧壁的两根梁柱51所对应的延伸块7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两根梁柱51相对应的延伸块7的直角边分别与定位柱82相互对称的直角边贴合,由此使中柱41内的定位柱82与分别垂直于中柱41的两根梁柱51的延伸块7配合,并形成与中柱41吻合的形状,使梁柱51与中柱41的配合结构更稳定。

如图1、4所示,中柱41和边柱42分别与梁柱51的连接处均通过支撑结构9进一步支撑固定;支撑结构9包括固定板91、连接板92与支撑轴93,固定板91分别固定于中柱41和边柱42朝向对应的梁柱51的侧壁上,且固定板91位于梁柱51的下部,连接板92安装于梁柱51的底部位置,分别进一步支撑中柱41、边柱42以及梁柱51;支撑轴93倾斜固定于固定板91与连接板92之间。

如图1、4所示,固定板91与连接板92转动连接,使连接板92可相对于固定板91转动,从而当梁柱51与中柱41或边柱42拆卸后,连接板92也可与梁柱51分离,避免影响拆卸;连接板92远离固定板91一端的底部位置固定有连接螺栓94,通过连接螺栓94实现连接板92的固定,同时取下连接螺栓94即可将连接板92从梁柱51上拆下。

如图4所示,支撑轴93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91靠近连接板92的侧壁;支撑轴93与连接板92对应的一端固定有凸块95,连接板92底部与凸块9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96,凸块95卡接于凹槽96,且凸块95下部固定有紧固螺栓97,且紧固螺栓97穿设于凹槽96的槽底。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拆卸双层钢结构房时,首先取下位于延伸板61上用于固定支撑梁6的锁紧螺栓62,将支撑梁6从房屋中部卸下;然后取下固定支撑轴93的紧固螺栓97,将凸块95从凹槽96中取出,使支撑轴93与连接板92分离;然后取下固定连接板92的连接螺栓94,且转动连接板92使其靠近固定板91,由此使连接板92与梁柱51分离,不影响将梁柱51取下的操作;最后将梁柱51分别从边柱42及中柱41的连接处取下,实现边柱42和中柱41与梁柱51的拆卸分离,便于进行钢结构房的运输转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