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566发布日期:2019-02-19 18:48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新型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时坡屋面防水通常采用在坡屋面铺设防水卷材,卷材搭接边用密封膏封严。但是采用防水卷材存在一定的问题。(1)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坡屋面容易出现渗漏现象,需要后期返工,降低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2)防水卷材的搭接位置粘结难度较大,很难保证施工粘贴的完整性,节点位置难以处理。(3)铺设防水卷材时多采用热熔粘贴法,施工现场明火作业,易引起火灾,同时卷材在热熔过程中,沥青中大量的致癌多环芳烃会大量挥发,并产生较高浓度的二噁英等有毒气体,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同时对于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以解决坡屋面施工中防水卷材容易磨损,出现渗漏现像;搭接位置粘结难度大,很难保证施工粘贴的完整性,节点难以处理;采用热熔粘贴法易引起火灾,同时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包括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和矮墙,其特征在于:

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自下而上包括有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聚氯乙烯隔离层、屋面混凝土保护层以及单组份聚脲屋面面层;

矮墙设置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上,矮墙下部两侧侧壁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由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延伸出来的防水层上翻边、由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延伸出来的附加防水层上翻边;

矮墙的顶面由下至上设置有矮墙混凝土保护层和仿清水饰面层,所述矮墙混凝土保护层和仿清水饰面层分别延伸出混凝土保护层下翻边和矮墙面层下翻边,并且混凝土保护层下翻边和矮墙面层下翻边覆盖在防水层上翻边和附加防水层上翻边外。

优选地,所述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的厚度大于40mm。

优选地,所述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聚氯乙烯隔离层的厚度为0.4mm。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上翻边的高度至少为250mm。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上翻边的厚度为30mm。

优选地,所述附加防水层上翻边的厚度为1.5mm。

优选地,所述屋面混凝土保护层与矮墙面层下翻边之间留有分隔缝,分隔缝内由下至上填充有聚苯板和密封膏。

优选地,所述聚苯板的宽度为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采用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作为防水层,提高了防水层的耐久性,减少了返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具有很好的完整性,节点位置牢固。

(3)本实用新型的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不需要另外铺设保温层和砂浆找平层,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4)本实用新型的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采用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作为防水层,硬泡聚氨酯施工条件简单,化学稳定性高,施工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可以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3-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4-聚氯乙烯隔离层、5-屋面混凝土保护层、6-单组份聚脲屋面面层、7-防水层上翻边、8-附加防水层上翻边、9-矮墙混凝土保护层、10-仿清水饰面层、11-混凝土保护层下翻边、12-矮墙面层下翻边、13-聚苯板、14-密封膏、15-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16-矮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倒置式防水保温坡屋面结构包括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15)和矮墙(16),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15)自下而上包括有屋面混凝土结构层(1)、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3)、聚氯乙烯隔离层(4)、屋面混凝土保护层(5)以及单组份聚脲屋面面层(6);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采用厚度大于40mm的(Ⅲ)型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涂料。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3)采用厚度为1.5mm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氯乙烯隔离层(4)采用厚度为0.4mm的聚氯乙烯薄膜。屋面混凝土保护层(5)为80mm厚的C25细石混凝土。单组份聚脲屋面面层(6)采用单组份聚脲涂料。

矮墙(16)设置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1)上,矮墙下部两侧侧壁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由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延伸出来的防水层上翻边(7)、由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3)延伸出来的附加防水层上翻边(8)。防水层上翻边(7)采用30mm厚的(Ⅲ)型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涂料,附加防水层上翻边(8)采用1.5mm厚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矮墙两侧的防水层上翻边(7)和附加防水层上翻边(8)在同一标高,并且防水层上翻边(7)和附加防水层上翻边(8)的高度至少为250mm。

矮墙(16)的顶面由下至上设置有矮墙混凝土保护层(9)和仿清水饰面层(10),所述矮墙混凝土保护层(9)和仿清水饰面层(10)分别延伸出混凝土保护层下翻边(11)和矮墙面层下翻边(12),并且混凝土保护层下翻边(11)和矮墙面层下翻边(12)覆盖在防水层上翻边(7)和附加防水层上翻边(8)外。矮墙混凝土保护层(9)和混凝土保护层下翻边(11)均为20mm厚的DP-HR砂浆罩面,再压入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仿清水饰面层(10)为仿清水混凝土氟碳涂饰。

上述倒置式防水保温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屋面混凝土结构层(1)表面处理:屋顶的设备基础浇筑完毕后,女儿墙、雨水口、穿楼板洞口、凸出屋面的结构应提前安装、抹灰、修整,使基层表面坚实、平整,表层无浮灰和油污,基层经检查验收合格达到施工要求,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步骤二,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施工:喷涂3~4次,每次喷涂的厚度不大于15 mm;喷涂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时,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小于85%,风速不超过5 m/s,喷嘴与屋面混凝土结构层(1)的间距为800~1200 mm;每次涂刷的单组份聚氨酯涂料的用量为0.6~0.8 kg/m2。具备施工条件后开始喷涂施工。确认施工基面可施工后,接通电源检查机器,确定机器与料桶之间的各种连接管道连接正确,启动机器将原料循环加热,达到可施工温度时通知操作人员,人工操作喷枪逐次将原料喷涂于基面三至四遍,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厚度并修正,原料硬泡完毕达到设计厚度后即为成品。硬泡聚氨酯喷涂后20min内严禁上人或撞击。当日作业面必须于当日连续地喷涂施工完毕。硬泡聚氨酯厚度检测可用φ1mm的钢针垂直插入,每100m²检测5处,测量钢针插入深度,最薄处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步骤三,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3)施工:对于有扰动的基层,比如出屋面的电管、防雷接地圆钢、排气管等会扰动的节点部位,将单组份聚氨酯涂料均匀涂刷在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表面。平面涂膜防水层宽度和平面拐角上返的高度均超过250mm。涂膜施工共分三次进行,第一遍涂膜施工将单组份聚氨酯涂料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在基层表面均匀涂刷,厚度应一致,不得有漏刮、堆积或鼓泡等缺陷。涂刮量以0.6~0.8kg/m2为宜,24h干后可进行第二遍刮涂。第二遍涂膜施工在第一遍涂膜固化后的涂层上,采用与第一遍涂层相互垂直方向均匀涂刮涂料,刮涂量与第一遍相同。第三遍涂膜固化后在涂层上继续第三遍涂料刮涂,刮涂方向、用量均匀度等均同以上要求。三遍刮涂后的总厚度为1.5mm。涂刷应均匀,要求前后左右应多次刷均匀,不能局部有沉积,立面涂刷应从上而下,防止流坠或过厚。

步骤四,聚氯乙烯隔离层(4)施工:在单组份聚氨酯屋面附加防水层(3)的表面干铺一道聚氯乙烯塑料薄膜隔离层;

步骤五,屋面混凝土保护层(5)施工:在聚氯乙烯隔离层(4) 上浇筑屋面混凝土保护层(5);土浇筑时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标尺杆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混凝土浇筑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拍实搓压后,用木抹子搓毛并扫出纹路。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钢筋上铺设钢跳板,操作工人站立在钢跳板上,避免踩踏钢筋、碰动预埋件。在交叉作业时,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屋面混凝土保护层(5)施工时设置缝宽为20mm的分隔缝。

步骤六,单组份聚脲屋面面层(6)施工:基层表面的孔洞、裂缝、凹凸等,应先用聚合物砂浆修补找平。基层表面残留的砂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铲除平净,不得有开裂、起砂、脱皮现象。基层清理干净后,进行干燥度检测,含水率应不大于9%。喷涂封闭底漆,喷涂时应均匀、无漏点。底漆干燥后即进行聚脲涂料的刮涂(局部滚涂)。施工时按500㎡~1000㎡划分作业面,一个作业面应分3遍纵横交叉刮涂作业完成。两遍涂饰作业时间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当两遍间隔超过2h以上时,宜先涂刷一遍搭接用层间处理剂后再进行下一遍施工。喷涂作业前应对作业面外易受飞散物污染的部位采取遮挡措施。喷涂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基层质量及喷涂设备工况,防止不必要的停机,以保证涂层质量。单组份聚脲涂料作为面层除了较高的防水性能还具有较好的观感质量,在复杂节点位置可以轻松施工,易形成整体面层,同时对混凝土基层产生一定的修缮作用。

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化学性质稳定,除较高的防水保温性能外,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施工过后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不易开裂。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直接喷涂屋面结构楼板,利用发泡膨胀过程中较大的内部应力和材料本身的强粘接力,直接与屋面楼板形成稳定防水保温层。硬泡聚氨酯屋面防水层(2)施工时采用直接发泡喷涂方式进行,对作业面基层要求较低,仅需保证基层表面无油污,无浮灰即可,具有较大的适用面。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说明书内容可以想到的其他替代手段,均应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