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坡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127发布日期:2019-04-29 12:37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坡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在斜坡道路上停车的斜坡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山地地区或老旧小区由于没有规划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停车位非常紧张,车主无奈只能将车停放在斜坡道路的一侧或小区坡地上,不仅车辆停放和驶离过程都极为不方便,而且坡道空间利用率也很低。另外车辆停放在斜坡上,不仅存在溜车的风险,还会加速车辆的悬架系统、制动系统的老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以降低斜坡停车操纵难度,减小车辆损害,安全可靠,并提高斜坡停车场地利用率的斜坡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停车装置的载车板包括上载车板和下载车板,上载车板和下载车板设在斜坡上方的一端通过铰链铰接,上载车板的另一端与斜坡之间设有支撑腿机构,在下载车板的上面安装有上载车板升降机构,在下载车板的下面安装有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下载车板是一个长方形,下载车板下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有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是在下载车板的下面固定有带座螺母,带座螺母连接在B丝杠上,B丝杠的一端连接在B电机输出轴上,B电机固定在斜坡上的固定桩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上载车板升降机构包括两个A升降臂和两个B升降臂呈一个“<>”形,两个A升降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个丝杠螺母上,该丝杠螺母啮合连接在A丝杠的一端,两个B升降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另一个丝杠螺母上,该丝杠螺母啮合连接在A丝杠的另一端,两个A升降臂和两个B升降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上连接板和底板上,在上连接板上方设有的滚轮轴两端分别安装滚轮,滚轮与上载车板接触连接,底板固定在下载车板上面,A丝杠的一端与C电机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支撑腿机构是在上载车板侧面径向限位直槽内安装H型滑轮, H型滑轮的侧面与伸缩推杆的一端和A支撑腿的上端铰接,伸缩推杆的另一端与A电机的输出轴连接,A支撑腿的下端安装支撑轮,B支撑腿的一端铰接在A支撑腿上,B支撑腿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轴上,连接轴固定在上载车板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停车空间,便于模块化设计。将停放在上载车板上的汽车从地面抬升起来,上载车板占用的斜坡长度减小,且在上载车板下部留出部分空间,这部分空间可用来安装相同的装置来停放车辆。根据道路长度设计安装多个停车装置,可以节省更多的停车空间,停放更多的车;(2)能够减小斜坡对汽车的损伤,安全性能高。根据斜坡角度设计上载车板抬升高度,使停放在上载车板的车辆抬升至水平位置,减少斜坡对车的悬架和制动系统的损害;(3)降低停车难度,本实用新型在停车过程中,先将整个装置移出,降下上载车板,然后可以将汽车直接驶上上载车板,降低了停车入库的操作难度,减小出现剐蹭及其它事故的概率。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在小区斜坡道路上停车时,可以将车停在本实用新型上,节省了停车空间,并降低了停车操纵难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山地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还能延缓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老化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腿机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上载车板升降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的放大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载车板包括上载车板5和下载车板4,下载车板4是一个长方形,下载车板4沿斜坡28的上下方向设在斜坡28路边的一侧,在斜坡28道路的一侧路边固定有固定桩12,下载车板4下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有轮子13,上载车板5与下载车板4的一端通过铰链10铰接,该端为下载车板4设在斜坡28的上方的一端;上载车板5的另一端与下斜坡28之间设有支撑腿机构,支撑腿机构安装在上载车板5的内侧面,通过该支撑腿机构可以使上载车板5的上平面处在一个水平面位置,该平面即为停车位;在下载车板4的上面安装有上载车板升降机构 9;在下载车板4的下面安装有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

如图5、6所示,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是在下载车板4的下面固定有带座螺母22,带座螺母22连接在B丝杠23上,B丝杠23沿水平方向设置,B丝杠23可以设有一至四个,B丝杠23的一端连接在B电机26输出轴上,B电机26固定在固定桩12的上端;启动B电机26带动B丝杠23在带座螺母22内转动的同时,可以使上下载车板5、4左右移动。

如图3、4所示,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连接在一个底板15上,底板15固定在下载车板4的上面,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包括两个A升降臂18和两个B升降臂24,两个A升降臂1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一个丝杠螺母16上,该丝杠螺母16啮合连接在A丝杠17的一端,两个B升降臂24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另一个丝杠螺母16上,该丝杠螺母16啮合连接在A丝杠17的另一端,上述四个升降臂呈一个“<>”形;两个A升降臂18 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上连接板19的一端和底板15的一端,两个B升降臂24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上连接板19的另一端和底板15的另一端;在上连接板19上方设有滚轮轴21,滚轮轴21的两端分别安装滚轮20,滚轮20与上载车板5接触连接,A丝杠17的一端与C电机27输出轴连接;启动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驱动C电机27,带动A丝杠17旋转,啮合连接在A丝杠17两端上的丝杠螺母16在A丝杠17上移动,从而带动A升降臂18、B升降臂19绕各自回转中心旋转合拢,带动上连接板19、滚轮20向上移动,载有车辆的上载车板5的一端绕铰链10的中心旋转,旋转到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上极限位置时,关停下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驱动C电机27,车辆处于水平停放状态。

如图2所示,支撑腿机构是在上载车板5的内侧面设有一个径向限位直槽,在该直槽内安装H型滑轮7,H型滑轮7卡在上载车板5的侧面径向限位直槽中,H型滑轮7的内侧面与伸缩推杆14的一端和A支撑腿2的上端铰接,伸缩推杆14的另一端与A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A支撑腿2的下端安装支撑轮1,B支撑腿3的一端铰接在A支撑腿2上,B支撑腿3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接轴6上,连接轴6固定在载车板5的内侧面上;启动支撑腿机构的A电机25带动伸缩推杆14的推杆向内收缩,从而带动H型滑轮7沿着上载车板5侧面径向限位直槽向后移动,带动A支撑腿2、B支撑杆3沿各自回转中心旋转,A支撑腿2到达张开极限位置,支撑腿机构将上载车板5支撑至水平位置,此时关停支撑腿机构的驱动A电机25。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时,停靠在斜坡道路的一侧路边,支撑腿机构、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处于折叠收起状态,上载车板5处于下极限最低位置。

当车辆需要停放时:第一步:启动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B电机26,带动B丝杠23旋转,从而使带座螺母22带动上载车板5、下载车板4整体向斜坡28道路的一侧移动,移动到远离极限位置时关停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驱动B电机26;

第二步:驾驶车辆驶入上载车板5上面合适位置;

第三步:启动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驱动C电机27,从而带动A丝杠17旋转, A丝杠17上的两个丝杠螺母16向丝杠17的中间移动靠拢,带动A升降臂18、B升降臂24绕各自回转中心旋转合拢,使连接板19向上移动带动滚轮20向上移动,载有车辆的上载车板5的一端绕铰链10的中心旋转,旋转到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上极限位置时,关停下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驱动C电机27,车辆处于水平停放状态;

第四步:启动支撑腿机构的驱动A电机25,伸缩推杆14的推杆向外伸出,带动H型滑轮7沿着上载车板5的侧面径向限位直槽向前移动,从而带动A支撑腿2、B支撑杆3沿各自回转中线旋转,A支撑腿2到达张开极限位置时关停支撑腿机构的驱动A电机25;

第五步:启动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驱动B电机26,带动B丝杠23旋转,使带座螺母22带动上载车板5和下载车板4整体向靠近斜坡道路的一侧移动,移动到靠近极限位置后关停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驱动B电机26,至此完成车辆驶入上载车板5的操作,斜坡停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当车辆需要驶离时:第一步:启动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B电机26,带动B丝杠23旋转,带座螺母22带动上载车板5、下载车板4、上载车板5上的车辆整体向斜坡道路中间移动,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关停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驱动B电机26;

第二步:启动支撑腿机构的驱动电机,伸缩推杆14的推杆向内收缩,带动H型滑轮7沿着上载车板5的侧面径向限位直槽向后移动,从而带动A支撑腿2、B支撑杆3沿各自回转中心先旋转,A支撑腿2折叠极限位置时关停支撑腿机构的驱动电机;

第三步:启动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驱动电机,带动A丝杠17旋转,通过丝杠螺母16带动A支撑腿2、B升降臂3绕各自回转中心线旋转张开,连接板19向下移动,从而使滚轮20向下移动,上载车板5和车辆绕铰链10的中心旋转下降,旋转到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下极限位置时,关停上载车板升降机构9的驱动电机,车辆处于斜坡停放状态;

第四步:驾驶车辆驶离上载车板5;

第五步:启动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驱动电机,带动B丝杠23旋转,带座螺母22带动上载车板5、下载车板4整体向靠近斜坡道路的一侧移动,移动到靠近极限位置后关停载车板左右移动机构11的驱动电机。至此完成车辆驶离上载车板5的操作,斜坡停车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