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铸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173发布日期:2019-02-10 23:1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浇铸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铸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井室墙体大都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而传统的浇铸方式是从高位抛落不振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虽然施工便捷,但是这种方式中混凝土的成形质量较差,从高位落下的混凝土容易向上溅起并附着在两侧浇铸模板的表面,进而使得浇铸成形的井室墙体的表面不平整,光滑度较差,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铸辅助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铸辅助装置,包括上料漏斗、连接在上料漏斗的底部并用以向下输送混凝土的导管,所述上料漏斗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的底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可伸缩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导管的上端外壁设置有振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顶部与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位于第一杆体的内部,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的上端与一导向杆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杆上端的导向板位于导向套内,所述导向板上端面与第二杆体的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弹簧,导向板下端面且位于导向杆上设有第二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与第二杆体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为带制动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两个连接耳之间设置有推拉扶手。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装置为激振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漏斗和导管采用钢材一体制成,上料漏斗和导管的内表面均涂有防锈油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时,通过导管伸入井室墙体浇铸模板的内部,经由导管向下输送混凝土,可很好的避免混凝土溅起的问题,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施工质量好;同时通过调节支撑腿的高度,可实现调节导管的伸入深度,适应不同的工况,使用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支撑腿与行走轮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中:

1-上料漏斗;2-导管;3-连接耳;4-支撑腿;401-第一杆体;402-第二杆体;5-行走轮;6-导向杆;7-导向板;8-导向套;9-第一减震弹簧;10-第二减震弹簧;11-推拉扶手;12-激振器;13-浇铸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浇铸辅助装置,包括上料漏斗1、连接在上料漏斗1的底部并用以向下输送混凝土的导管2,所述上料漏斗2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耳3,所述连接耳3的底面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可伸缩的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5;所述导管2的上端外壁设置有振动装置。使用时,导管2伸入井室墙体浇铸模板13的内部,上料漏斗1通过支撑腿4和行走轮5支撑在井室墙体浇铸模板13顶部,在上料漏斗1内装入混合好的混凝土,上料漏斗1内的混凝土沿着导管2向下滑落至浇铸模板底部,可避免混凝土溅起的问题;通过设置可伸缩的支撑腿4,便于根据浇铸深度调节导管2的伸入深度,而在支撑腿4底部安装行走轮5,便于整个装置在浇铸模板顶部来回移动,提高使用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4包括相互套设的第一杆体401和第二杆体402,所述第一杆体401的顶部与连接耳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体402位于第一杆体401的内部,第二杆体402与第一杆体401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为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的螺纹,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螺纹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5的上端与一导向杆6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杆6上端的导向板7位于导向套8内,所述导向板7上端面与第二杆体402的底端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弹簧9,导向板7下端面且位于导向杆6上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0。行走轮5上通过设置导向杆6、导向板7、第一减震弹簧9与第二减震弹簧10,这样导向杆3上端的导向板7在第一减震弹簧9、第二减震弹簧10的作用下实现上下方向的移动,这样能够有效的吸收振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8与第二杆体402之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5为带制动的万向轮。

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耳3之间设置有推拉扶11手,不仅方便人工推动整个装置移动,而且还便于吊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装置为激振器12。通过设置激振器产生振动,不仅可提高混凝土的下落速度,而且可使混凝土更加均匀,提高浇铸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漏斗1和导管2采用钢材一体制成,上料漏斗1和导管2的内表面均涂有防锈油漆层。应说明的是,上料漏斗和导管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导管与上料漏斗之间通过丝扣或法兰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漏斗包括圆柱状的漏斗主体、连接在漏斗主体下端的和锥形状漏斗颈,所述导管上端与漏斗颈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