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163发布日期:2019-02-10 23:0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PC构件领域,尤其涉及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发展,是我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可以实现“机器换人”,改进建筑工艺与装备,推动建筑业科技创新,实现房屋建筑由“建造”向“智造”转变,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现有的房屋建筑,传统的纯混泥土钢筋浇筑的方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化住房的需求,人们在追求室内装修美观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现代化以及其功能性,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天气较为寒冷,传统的建筑墙体保温性能较差,南方则同样由御寒能力差的问题,目前部分建筑单位为解决这类问题,在墙体内增加了保温层等方式进行解决,但这种方式无形中也降低了墙体的抗拉伸性。因此,提供一种抗拉性强的建筑墙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制作一款装配简单,抗拉伸性强的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包括:

表层,所述表层为两块相互平行的混泥土预制墙体,混泥土预制墙体内部铺设有起到加固作用的条状钢筋结构,两块混泥土预制墙体通过U型钢筋结构相互连接固定;

夹层,所述夹层位于所述两块混泥土预制墙体中间,所述夹层为用于提升PC构件建筑性能的预制功能块,预制功能块与混泥土预制墙体之间通过喷涂粘合剂进行连接固定;

抗拉伸层,所述抗拉伸层为浇筑填充在表层和夹层外沿表面的抗拉填充物;

表层、夹层、抗拉伸层通过粘合剂组合固定,构成一体结构的PC构件,PC构件边缘含有用于与相邻PC构件装配组合的榫接结构,所述榫接结构与混泥土预制墙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外轮廓小于表层外轮廓,两者形成的中空夹层作为抗拉伸层,用于填充抗拉填充物。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填充物为GRC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功能块外沿还填充了用于进一步提升夹层和表层粘合性的发泡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发泡粘合剂由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交联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功能块为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泡沫板。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板外沿包裹有用于支撑泡沫板的金属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PC构件顶部有用于运输的挂钩,所述挂钩与PC构件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厚度为20-30CM。

进一步地,相邻U型钢筋的间距为30~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每个单元墙体,即PC构件 ,在进入工地之前完全在工厂内制造加工,每个PC构件均通过相应的模具批量生产,能够有效的控制每个产品的质量,以及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PC构件由表层和夹层构成,夹层为根据墙体需求放置的功能块,使得墙体具备了一定性能,为了防止功能块脱落,因此,在功能块与表层的结合处,均匀地喷涂了粘性物质,以增强其附着性。同时,为了增加PC构件整体的抗拉伸性,在夹层和表层所形成的中空夹层处,浇筑了GRC材料,GRC材料具有强拉伸性和可塑性,浇筑在中空夹层处和表层以及夹层融合为一体结构。极大的增强了该PC构件的抗拉伸性。

附图说明

图1为PC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层和拉伸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层1、夹层2、U型钢筋结构3、中空夹层4、条状钢筋结构5、抗拉伸层6、发泡粘合剂7、泡沫板8、金属支撑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包括:

表层1,所述表层1为两块相互平行的混泥土预制墙体,混泥土预制墙体内部铺设有起到加固作用的条状钢筋结构5,两块混泥土预制墙体通过浇筑在墙体内部的U型钢筋结构3相互连接固定,U型钢筋结构分别设置在两块混泥土预制墙体的底部和顶部。

夹层2,所述夹层2位于所述两块混泥土预制墙体中间,所述夹层2为用于提升PC构件建筑性能的预制功能块,预制功能块放置在混泥土预制墙体中间,与混泥土预制墙体之间通过喷涂粘合剂进行连接固定,预制功能块为独立的单块,在工厂出厂前可以进行更换拆卸,在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墙体,可更换不同功能的预制功能块。

抗拉伸层6,所述抗拉伸层6为浇筑填充在表层1和夹层2外沿表面的抗拉填充物。抗拉伸层6的浇筑作为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完成浇筑后,完全填充在中空夹层4处,与表层1紧密连接,起到抗拉伸效果。

表层1、夹层2、抗拉伸层6通过粘合剂组合固定,构成一体结构的PC构件,PC构件边缘含有用于与相邻PC构件装配组合的榫接结构,榫接结构通常为相互装配的齿状凸台和齿状凹陷,所述榫接结构与混泥土预制墙体一体成型。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夹层2外轮廓小于表层1外轮廓,两者形成的中空夹层4作为抗拉伸层6,用于填充抗拉填充物。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抗拉填充物为GRC材料。是一种以耐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体材料的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 优选的GRC材料配比为50%水泥,20%纤维,10%聚合物,10%外加剂,10%其他材料。

GRC材料组成:

水泥:通常用于GRC中的水泥主要有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

纤维:GRC材料中使用的纤维必须是耐碱玻璃纤维,种类包括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耐碱玻璃纤维短切纱、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欧美国家要求GRC中使用的玻璃纤维氧化锆含量不低于16.5%,中国要求在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氧化锆含量不低于16.5%。

聚合物:通常添加的聚合物为丙乳,即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外加剂:通常可选择性地加入高效减水剂、塑化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防锈剂等外加剂:当制品中含有钢质增强材料或钢质预埋件时,不得使用氯化钙基的外加剂。

其他材料:可以选择性的添加一些火山灰质活性材料,有利于提升GRC制品的综合性能,例如强度、抗渗、耐久等。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预制功能块轮廓外沿还填充了用于进一步提升夹层2和表层1粘合性的发泡粘合剂7。发泡粘合剂7通过注射枪进行喷射浇注,发泡粘合剂7质量轻,粘性强,固化速度快,适合作为墙体的粘合剂。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发泡粘合剂7由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交联剂构成。优选发泡剂配比为:70%聚氨酯预聚体、15%发泡剂、10%催化剂、5%交联剂,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墙体拉伸强度需求,调整材料配比,达到粘合强度,质量,成本的最优化。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预制功能块为具有隔热保温功能的泡沫板8。泡沫板8表面平整呈长方型块状,放置在夹层2中。泡沫板8质量轻,中间空隙大,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泡沫板8外沿包裹有用于支撑泡沫板8的金属支撑架9。为了防止泡沫块被表层1墙体压坏,因此在泡沫板8边沿安装金属支撑架9,用于加固泡沫板8。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PC构件顶部有用于运输的挂钩,所述挂钩与PC构件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螺纹结构主要便于PC构件完成运输后,将挂钩拆卸。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所述夹层2厚度为20-30CM,夹层2厚度最小为20CM,以保证墙体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夹层2厚度最大为30CM,当大于30CM时,墙体抗拉伸强度会受到较大影响。

具有抗拉伸墙体材料的PC构件,相邻U型钢筋的间距为30~50CM,间距最小为30CM,小于30CM时会造成钢筋过于密集,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墙体韧性。间距最大为50CM,大于50CM时,墙体抗拉伸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