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多孔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990发布日期:2019-04-24 00:03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多孔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烧结多孔砖。



背景技术:

烧结多孔砖是以粘土、页岩、粉煤灰、矿渣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等产业政策,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建筑体系,市场前景广阔。

参照图1,现有的一种烧结多孔砖,包括矩形状的砖体1,砖体1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矩形通孔2。

但是,堆砌上述烧结多孔砖时,先向砖体1顶面上涂抹砂浆,再堆放,由于砂浆未完全凝固,堆放时砖体间易发生水平偏移,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多孔砖,其具有使砂浆附着更加牢固、减少砖体间水平偏移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结多孔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贯穿设置有若干矩形通孔,所述砖体顶面和底面上均沿垂直于砖体的正面方向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条凹槽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砖体上涂抹砂浆时,砂浆流入凹槽一,增大砂浆与砖体的接触面积,附着也更加牢固;在垒砌这种烧结多孔砖时,使得相邻的两块砖中一块砖体的顶面与另一块砖体的底面之间留有缝隙,由于砂浆在砖体上附着牢固,进行堆叠时即可减少两块砖体之间的水平偏移,砂浆凝固后将两块砖体连接的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砖体与砂浆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垒砌时砂浆附着更为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的横截面为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增大砖体与砂浆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砂浆附着更加牢固;另一方面,相邻两块砖拼接时凹槽一之间留有缝隙,凹槽一中填充的砂浆与另一块砖凹槽一中填充的砂浆凝固后形成类似燕尾型的结构将两块砖紧密卡嵌,不易松动,使得砖体间配合更为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砖体的左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砖体右面上设置有供凸块卡嵌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与卡槽的卡嵌配合,使得烧结多孔砖砖体间配合紧密,不易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横截面呈月牙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块边缘有一定的弧度,避免烧结多孔砖拼接时磕碰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呈矩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大砖体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烧结多孔砖砖体间配合更为紧密,不易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砖体左面上沿垂直于砖体正面方向平行设置有若干条凸棱,所述砖体右面上设置有供凸棱卡嵌的凹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棱与凹槽二的卡嵌配合,使得烧结多孔砖砖体间配合更为紧密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对称分布于凸块的两侧,所述凹槽二对称分布于卡槽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砌烧结多孔砖堆时,增大砖体与砖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烧结多孔砖配合更为紧密牢固,不易松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凹槽一,增加砂浆与砖体的接触面积,砂浆在砖体上附着牢固,再进行堆叠时即可减少两块砖之间的水平偏移,使得相邻两块砖连接紧密,砂浆凝固后将两块砖连接的更稳固;

2、采用凸棱和凹槽二的卡嵌配合以及凸块与卡槽的卡嵌配合,增大砖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使得砖体拼接时更为紧密牢固;

3、这种烧结保温砖还具有保温节能、防火阻燃、抗水抗渗、耐温抗寒、废物利用等优良性能,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等产业政策,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建筑体系,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烧结多孔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烧结多孔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烧结多孔砖拼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烧结多孔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2、矩形通孔;3、凹槽一;4、卡槽;5、凸块;6、凹槽二;7、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烧结多孔砖,参照图2,包括一个矩形的砖体1。砖体1以粘土、页岩、粉煤灰、矿渣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等产业政策,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等建筑体系,市场前景广阔。砖体1共有六个面,包括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及左面和右面。砖体1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贯穿设置有矩形通孔2,矩形通孔2排列有三列。夹在中间的一列矩形通孔2有三个,另外两列矩形通孔2均有两个。三列矩形通孔2均平行设置。

参照图2,砖体1顶面上平行设置有若干条凹槽一3,凹槽一3的长度与砖体1顶面宽度一致。砖体1底面上也设置有若干条凹槽一3。凹槽一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在砖体1上涂抹砂浆时,砂浆流入凹槽一3,增加砂浆与砖体1的接触面积,在垒砌这种烧结多孔砖时,使得相邻的两块砖中一块砖体1的顶面与另一块砖体1的底面之间留有缝隙,由于砂浆在砖体1上附着牢固,再进行堆叠时即可减少两块砖体1之间的水平偏移,砂浆凝固后将两块砖体连接的更稳固。

参照图2与图3,在砖体1右面上设置有卡槽4。卡槽4共设置有四个,呈矩形阵列排布。在砖体1的左面上设置有与卡槽4配合的凸块5,凸块5的横截面形状为月牙形,由于凸块5边缘有一定的弧度,避免烧结多孔砖拼接时磕碰损坏。

参照图2,砖体1左面上设置有凸棱7,右面上设置有供凸棱7卡嵌凹槽二6。凸棱7的长度与砖体1顶面宽度一致。凸棱7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增大烧结多孔砖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砖体1间配合更为牢固。凸棱7共设置有四根,分为两组,每一组包括两根凸棱7。这两组凸棱7对称分布于凸块5的两侧。

工作原理如下:

在砖体1上涂抹砂浆时,砂浆流入凹槽一3,增加砂浆与砖体1的接触面积,附着也更加牢固;在垒砌这种烧结多孔砖时,使得相邻的两块砖中一块砖体1的顶面与另一块砖体1的底面之间留有缝隙,由于砂浆在砖体1上附着牢固,再进行堆叠时即可减少两块砖体1之间的水平偏移,砂浆凝固后将两块砖体1连接的更稳固。

此外,通过凸块5与卡槽4的卡嵌配合,增加砖体1与砖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垒砌时牢固。通过凸棱7与凹槽二6的卡嵌配合,进一步增大砖体1与砖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砖体1与砖体1间配合更加牢固,不易松动。

实施例二:

一种多孔烧结砖,参照图4,其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凹槽一3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

工作原理如下:

在砖体1上涂抹砂浆时,砂浆流入凹槽一3,增加砂浆与砖体1的接触面积,附着也更加牢固;在垒砌这种烧结多孔砖时,使得相邻的两块砖中一块砖体1的顶面与另一块砖体1的底面之间留有缝隙,由于砂浆在砖体1上附着牢固,再进行堆叠时即可减少两块砖体1之间的水平偏移;砂浆凝固后形成类似燕尾型的卡嵌结构,将两块砖紧密卡嵌,不易松动,使得砖体1间配合更为牢固。

此外,通过凸块5与卡槽4的卡嵌配合,增加砖体1与砖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垒砌时牢固。通过凸棱7与凹槽二6的卡嵌配合,进一步增大砖体1与砖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砖体1与砖体1间配合更加牢固,不易松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