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335发布日期:2019-02-19 18:5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撑杆式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撑杆式模具。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洞口预留是一项常见并且至关重要的施工内容;洞口预留的位置和尺寸直接影响后期的饰面、管道及材料的安装。

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阶段会提前进行洞口预留部署,而现阶段施工,还停留在利用大面镜面模板和钢管进行支设模架体系,但这种模架体系存在一定的挠度和弯曲变形,导致预留洞口普遍存在位置偏差、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就导致后期要进行返工或修补,大大的增加劳动成本,并且返工、修补后的洞口存在开裂的隐患;部分未及时进行预留的还需要后期进行凿洞,凿洞后还要进行修补,耗费人工和材料,并且影响墙体和板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便捷、成本较低、可保证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预留洞口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预留洞口的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尺寸偏差、成本高、耗费人工和材料、影响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撑杆式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撑杆式模具包括四个子模和长度可调的撑杆组件,每一所述子模均形成有一内板,四个所述内板相离设置且四个所述内板围设形成一矩形空间,每一所述子模还形成有与所述内板呈L型连接的外板,每一所述子模的所述外板抵靠并滑设于另一所述子模的所述内板的外侧,所述撑杆组件设于所述矩形空间且所述撑杆组件形成有连接于四个所述内板内侧的至少四个端部。

四个子模形成一个整体的母模;撑杆组件支设于母模中,撑杆组件的端部连接于内板的内壁,撑杆组件的长度均可调;外板和内板抵靠并形成母模的侧边,内板和外板之间相互抵靠且可滑动,通过内板和外板之间的滑动,改变母模的边长。相抵靠的内板和外板可相对滑动,减少内板和外板之间相交部分的长度,即增大内板和外板交叉叠放时的总长度,从而达到调整母模边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用于预留洞口的施工,撑杆组件设于母模内并用于支撑母模,母模的边长、撑杆组件的长度均可调,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需求;调整长度以消除施工尺寸偏差;无需进行后期修复,成本低,节约人工和材料,保证了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施工完成后,调整长度即可将模具拆除,可重复利用。使用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预留洞口成活率提高,并且减少工人的施工难度,减少返工、后期修补的费用,显著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期,并且节省材料,可周转可回收,同时还能大大提升施工质量。本实施例中,母模为矩形,适用于施工矩形洞口的施工,大小、尺寸可调。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连接于相抵靠的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的卡具,所述卡具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挡片和连接于两个所述挡片之间的连接柱;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均形成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在的所述内板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外板的长度方向;同一所述连接柱同时穿设于相抵靠的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的两个所述条形通孔中,两个所述挡片分别贴合于相抵靠的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杆组件呈十字型。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杆组件包括十字套筒、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十字套筒的四根撑杆以及四个圆柱套筒,所述十字套筒的每一端分别套设于一所述撑杆的第一端,每一所述圆柱套筒的第一端分别套设于一所述撑杆的第二端,四个所述圆柱套筒的第二端分别固接于四个所述内板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杆为形成有外螺纹的套丝钢筋,所述圆柱套筒内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十字套筒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内螺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撑杆式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子模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内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卡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的预留洞口的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尺寸偏差、成本高、耗费人工和材料、影响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撑杆式模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包括四个子模11和长度可调的撑杆组件20,每一子模11均形成有一内板111,四个内板111相离设置且四个内板111围设形成一矩形空间,每一子模11还形成有与内板111呈L型连接的外板112,每一子模11的外板112抵靠并滑设于另一子模11的内板111的外侧,撑杆组件20设于矩形空间且撑杆组件20形成有连接于四个内板111内侧的至少四个端部。

四个子模11形成一个整体的母模10;撑杆组件20支设于母模10中,撑杆组件20的端部连接于内板111的内壁,撑杆组件20的长度均可调;外板112和内板111抵靠并形成母模10的侧边,内板111和外板112之间相互抵靠且可滑动,通过内板111和外板112之间的滑动,改变母模10的边长。相抵靠的内板111和外板112可相对滑动,减少内板111和外板112之间相交部分的长度,即增大内板111和外板112交叉叠放时的总长度,从而达到调整母模10边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用于预留洞口的施工,撑杆组件20设于母模10内并用于支撑母模10,母模10的边长、撑杆组件20的长度均可调,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需求;调整长度以消除施工尺寸偏差;无需进行后期修复,成本低,节约人工和材料,保证了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施工完成后,调整长度即可将模具拆除,可重复利用。使用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预留洞口成活率提高,并且减少工人的施工难度,减少返工、后期修补的费用,显著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期,并且节省材料,可周转可回收,同时还能大大提升施工质量。本实施例中,母模10为矩形,适用于施工矩形洞口的施工,大小、尺寸可调。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于相抵靠的内板111和外板112的卡具15,卡具15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挡片151和连接于挡片151之间的连接柱152;内板111和外板112均形成有条形通孔100,条形通孔1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在的内板111的长度方向或外板112的长度方向;同一连接柱152同时穿设于相抵靠的内板111和外板112的两个条形通孔100中,两个挡片151分别贴合于相抵靠的内板111和外板112。

内板111和外板112相互抵靠并可相对滑动;具体地,卡具15同时连接内板111和外板112,实现内板111和外板112之间的相互抵靠;此外,内板111和外板112在发生相对滑动时,由于连接柱152设于条形通孔100中,在滑动时的阻力小,便于滑动,便于改变尺寸长度;本实施例只需调整撑杆组件20的长度,撑杆组件20即可推动子模11滑动,改变母模10的尺寸,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撑杆组件20呈十字型。

如图6所示,更进一步地,撑杆组件20包括十字套筒21、可伸缩地连接于十字套筒21的四根撑杆22以及四个圆柱套筒23,十字套筒21的每一端分别套设于一撑杆22的第一端,每一圆柱套筒23的第一端分别套设于一撑杆22的第二端,四个圆柱套筒23的第二端分别固接于四个内板111的内侧。可通过调节撑杆22露出十字套筒21的部分的长度,从而到达调整撑杆组件20长度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撑杆22为形成有外螺纹的套丝钢筋,圆柱套筒23内形成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十字套筒21内形成有与第一内螺纹旋向相反的第二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撑杆组件20的长度的同时,母模10受到来自撑杆22的推力,母模10的边长随之调整;撑杆组件20支设于母模10内,起到内部支撑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子模11通过卡具15两两连接在一起,可调节的撑杆组件20再焊接在母模10内壁上,这样的系统就可以通过调节撑杆组件20来改变母模10整体的大小,从而可以完成预留洞口的施工;子模11由两个侧板焊接而成,材料都采用钢材,侧板为310×100×5mm的钢板;居中切割出282×20mm的条形通孔100,将两个侧板进行焊接,就组成子模11,而一个母模10需要四块相同的子模11。在其他实施例中,子模11的尺寸及开洞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卡具15由两个直径40mm厚5mm和一个直径20mm厚11mm的构件组成,全为钢构件,直接采用焊接连接,点焊即可。如图6所示,可调节的撑杆组件20由直径16的圆柱套筒23和直径16mm钢筋组成,圆柱套筒23全部贴边框模边焊接,中间的十字套筒21通过四个圆柱套筒23焊接而成,套丝钢筋是在钢筋的两头进行套丝,两端套相反的丝;通过转动钢筋就可以调节撑杆22的露出的长度,从而调节洞口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的加工步骤如下:

子模11、卡具15、可调节撑杆22加工成型;用卡具15将子模11两两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可调节撑杆22的端头的圆柱套筒23焊接在两两对称的位置;用两头套丝的钢筋将十字套筒21和圆柱套筒23连接在一起,模具制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的使用步骤如下:

根据洞口大小调节模具的可调节式撑杆组件20,然后用稍硬塑料膜将模具进行包裹,保证混凝土浇筑不污染模具;根据定位,将调节好的模具放在设计洞口处,四角用钉子进行固定,因模具套丝具有自锁性,在混凝土或砌筑的压力下保证不变形、不移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直接可以通过调节套丝钢筋将边框模收小,拧动套丝钢筋的方向与安装相反;清洗,喷上防锈漆,拆解,以备下次使用。

本专利优点: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洞口尺寸主动控制,合格率高;工厂加工制作方便,其模具尺寸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加工两三套即可满足工程施工;节省劳动力、成本低廉,废角料钢板重利用;使用寿命长,可多次周转使用,可回收,绿色环保。

使用本方形预留洞口模具施工,不影响工期进度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成本满足工程预留洞口的需要,并且能够满足进行穿插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未其他工序提供工作面,洞口的尺寸一次控制到位,免除后续工序的返工、凿洞、修补等工作,增加工程创优的保证率,产生巨大的工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本实用新型撑杆式模具,制作简单、成本低,相比传统方法进行了优化,不再采用木方、镜面板进行洞口支设,将传统的预留施工进行优化,采用本专利,预留洞口成活率提高,并且减少工人的施工难度,减少返工、后期修补的费用,显著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期,并且节省材料,可周转可回收,同时还能大大提升施工质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