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104发布日期:2019-08-16 21:34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结构体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国家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动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配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在装配式结构体系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柱与柱连接,目前,施工人员先将钢筋绑扎,然后浇筑成型柱,再将柱与柱连接,这就会造成现场支模量大,现场手工作业多,施工效率低,工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连接纵筋、连接钢筋笼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预制柱和下层预制柱;上层预制柱和下层预制柱均包括外壳、纵筋以及钢筋网片组;钢筋网片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外壳连接,以使外壳包裹在钢筋网片组的外侧,纵筋设置在钢筋网片组内;钢筋网片组包括多个钢筋网片,多个钢筋网片沿纵筋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钢筋网片组与纵筋形成钢筋笼;连接纵筋与上层预制柱的纵筋的下端连接,连接钢筋笼与下层预制柱的钢筋笼的上端连接,连接钢筋插入连接钢筋笼内且与连接钢筋笼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纵筋与连接钢筋笼通过钢筋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纵筋与上层预制柱的纵筋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钢筋笼与下层预制柱的钢筋笼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上层预制柱的内腔、下层预制柱的内腔以及连接钢筋笼处均浇筑施工混凝土。

进一步地,每个钢筋网片均包括多个第一筋以及多个第二筋;多个第一筋与多个第二筋交错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多个第一筋的两端均伸出所有第二筋外,多个第二筋的两端均伸出所有第一筋外;外壳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三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四侧板,多个第一筋的第一端均第一侧板连接,多个第一筋的第二端均与第二侧板连接,多个第二筋的第一端与第三侧板连接,多个第二筋的第二端均与第四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筋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筋的截面尺寸;多个第二筋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筋的截面尺寸。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由第一筋的端部墩粗而成。

进一步地,第二凸起由第二筋的端部墩粗而成。

进一步地,外壳为混凝土浇筑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施工过程中,当下层预制柱完成与下层建筑结构层内的梁、以及楼板等构件的浇筑连接后,开始上一层建筑,将上层预制柱吊装到位,上层预制柱和下层预制柱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连接钢筋笼设置在该间隙处,将连接纵筋与上层预制柱的纵筋连接,连接钢筋笼与下层预制柱的钢筋笼连接,再将连接纵筋与连接钢筋笼连接;最后在连接钢筋笼处设置模板,即可对上层预制柱、连接钢筋笼处以及该层的其他构件灌浇施工混凝土。该施工过程无需对大量钢筋进行绑固,施工过程简单,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现场浇筑施工混凝土时,预制柱自身的外壳即可充当模板,在连接钢筋笼处该小部分区域设置模板即可,即现场灌浇时,能够极大减少支模量,从而使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中预制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中预制柱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中预制柱现场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上层预制柱;02-下层预制柱;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第四侧板;25-纵筋;26-钢筋网片;261-第一筋;262-第二筋;263-第一凸起;264-第二凸起;100-施工混凝土;200-连接钢筋笼;300-连接纵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中预制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中预制柱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中预制柱现场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连接纵筋300、连接钢筋笼200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层预制柱01和下层预制柱02;上层预制柱01和下层预制柱02均包括外壳、纵筋25以及钢筋网片组;钢筋网片26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与外壳连接,以使外壳包裹在钢筋网片组的外侧,纵筋25设置在钢筋网片组内;钢筋网片组包括多个钢筋网片26,多个钢筋网片26沿纵筋 25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地设置,钢筋网片组与纵筋25形成钢筋笼;连接纵筋300与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的下端连接,连接钢筋笼 200与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的上端连接,连接钢筋插入连接钢筋笼200内且与连接钢筋笼2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下层预制柱02完成与下层建筑结构层内的梁、以及楼板等构件的浇筑连接后,开始上一层建筑,将上层预制柱01 吊装到位,上层预制柱01和下层预制柱02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设定间隙,连接钢筋笼200设置在该间隙处,将连接纵筋300与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连接,连接钢筋笼200与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连接,再将连接纵筋300与连接钢筋笼200连接;最后在连接钢筋笼200处设置模板,即可对上层预制柱01、连接钢筋笼200处以及该层的其他构件灌浇施工混凝土100。该施工过程无需对大量钢筋进行绑固,施工过程简单,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另外,现场浇筑施工混凝土100时,预制柱自身的外壳即可充当模板,在连接钢筋笼200处该小部分区域设置模板即可,即现场灌浇时,能够极大减少支模量,从而使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

钢筋笼通过钢筋网片26上的凸起与外壳连接,则外壳包裹在钢筋网片组的外侧,纵筋25设置在钢筋网片组内;外壳以及纵筋25 通过主梁钢筋网片组隔离开来,在施工过程中,外充当浇筑模板,极大减少现场支模量,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预制柱采用外壳的形式,整体重量轻,方便运输和吊装。

当下层预制柱02完成与下层建筑结构层内的梁、以及楼板等构件的浇筑连接后,开始上一层建筑,将上层预制柱01吊装到位,在连接钢筋笼200处支模,就可以对上层预制柱01以及连接钢筋笼200 内浇筑,较佳地当上层预制柱01完成与该层内的梁或者楼板等构件的连接后,同一浇筑,效率高。本实施例提供的柱与柱的连接节点结构,受力合理,整体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具有安全可靠、简化施工、节约耗材、减少扬尘和建筑垃圾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中,外壳的材质可以为多种,例如:木板、塑料板或者金属板等。

另外,外壳与凸起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铁丝等进行绑定,或者凸起插入外壳的内侧而不伸出其外侧。

优选地,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即在工厂进行混凝土预制,将凸起预埋在外壳中,这样可以与上层预制柱01或者下层预制柱02到达施工现场后现场浇筑的施工混凝土100成为一体,从而使柱的材质统一,种类少,结构规整。

连接纵筋300与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的下端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铁丝绑定或者通过钢筋连接件连接等。

连接钢筋笼200与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的上端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铁丝绑定或者通过钢筋连接件连接等。

优选地,连接纵筋300与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一体设置,连接钢筋笼200与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一体设置。

即在上层预制柱01生产过程中,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伸出上层预制柱01的外壳的下端,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的伸出部分形成连接纵筋300,下层预制柱02生产过程中,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伸出下层预制柱02的外壳的上端,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的伸出部分形成连接钢筋笼200,直接将上层预制柱01的纵筋25的伸出部分与下层预制柱02的钢筋笼的伸出部分中的纵筋25通过钢筋连接件连接,从而减少连接纵筋300与纵筋25的连接过程以及连接钢筋笼200与钢筋笼的连接过程,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减少运输部件,进一步方便施工,强度高。

连接纵筋300与连接钢筋笼200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焊接或者通过铁丝绑定等

优选地,连接钢筋与连接钢筋笼200通过钢筋连接件连接。连接快捷方便,成本低。

如图2制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每个钢筋网片26均包括多个第一筋261以及多个第二筋262;多个第一筋261与多个第二筋262交错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四个侧板中的一个为第一侧板21,一个为第二侧板22,一个为第三侧板23,另一个为第四侧板24,多个第一筋261的两端均伸出所有第二筋262外,多个第一筋261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21连接,多个第一筋261的第二端均与第二侧板22连接;多个第二筋262的两端均伸出所有第一筋261外,多个第二筋262的第一端与第三侧板23连接,多个第二筋262的第二端均与第四侧板24连接。

其中,钢筋网片26呈网格状,结构强度大。

本实施例中,第一筋261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一一连接,第二筋262的两个伸出端与分别与第三侧板23 和第四侧板24一一连接,通过钢筋网片26的端部实现与外壳的连接,简单方便易施工,无需采用封闭箍筋,从而节省大量钢材,无需折弯绑固,适合批量生产,工业化程度高。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263,第一筋26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起263,第一凸起263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一筋261的截面尺寸,第一筋261的第一端的第一凸起263与第一侧板21连接,第二端的第一凸起263与第二侧板22连接。

其中,第一凸起263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凸起263 可以为板状、杆状或者柱状等;当第一凸起263呈杆状时,可以为直杆、曲杆,与第一筋261呈角度设置,第一凸起263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倒刺或者小突起。又或者第一凸起263为第一筋261的下端头直接墩粗而成。

优选地,第一凸起263为第一筋261的端部直接墩粗而成。具体地,第一筋261的第一端的第一凸起263由第一筋261的第一端直接墩粗而成,第一筋261的第二端的第一凸起263由第一筋261的第二端直接墩粗而成,加工简单,第一凸起263与第一筋261的连接牢靠。

优选地,第一凸起263与第一筋261呈T字型,结构简单,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大。

第一凸起263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63能够提高第一筋261与第一侧板21 和第二侧板22的连接强度,尤其是当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采用混凝土预制时,第一凸起263像根须一样伸入混凝土内,第一凸起263可以提高第一筋261与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的锚固力,从而使连接更加牢固,进而使后期灌浇施工混凝土100更加方便。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凸起还包括第二凸起264,多个第二筋26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凸起264,第二凸起264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筋262的截面尺寸;第二筋262 的第一端的第二凸起264与第三侧板23连接,第二端的第二凸起264 与第四侧板24连接。

其中,第二凸起264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例如:第二凸起264 可以为板状、杆状或者柱状等;当第二凸起264呈杆状时,可以为直杆、曲杆,与第二筋262呈角度设置,第二凸起264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倒刺或者小突起。

优选地,第二凸起264为第二筋262的端部直接墩粗而成。具体地,第二筋262的第一端的第二凸起264由第二筋262的第一端直接墩粗而成,第二筋262的第二端的第二凸起264由第二筋262的第二端直接墩粗而成,加工简单,第一凸起263与第一筋261的连接牢靠。

优选地,第二凸起264与第二筋262呈T字型,结构简单,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大。

第二凸起264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64能够提高第二筋262与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的连接强度,尤其是当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采用混凝土预制时,第二凸起264可以提高第二筋262与两侧板的锚固力,从而使两者的更加牢固,进而使后期灌浇施工混凝土100更加方便。

第一凸起263和第二凸起264的设置方式可以不同,较佳地是均采用墩粗方式,结构统一,加工方便。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纵筋 25包括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第一纵筋设置在最外侧第一筋261上,第二纵筋设置在最外侧的第二筋262上。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筋261与多个第二筋262形成的矩形网格状钢筋网片26存在边缘,两个边为第一筋261,两个边为第二筋262,第一纵筋与第一筋261连接,第二纵筋与第二筋262连接,即纵筋 25设置在钢筋网片26的周边,方便加工,钢筋网片26中部不设置纵筋25则可减少钢的使用量。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一个最外侧第一筋261与多个第二筋262形成多个第一相交处,多个第一纵筋一一设置在多个第一相交处;一个最外侧第二筋262与多个第一筋 261形成多个第二相交处,多个第二纵筋一一设置在多个第二相交处。

本实施例中,最外侧的第一筋261与多个第二筋262形成多个交叉点,一个交叉点设置一个第一纵筋;最外侧的第二筋262与多个第一筋261形成多个交叉点,一个交叉点设置一个第二纵筋;则能够实现纵筋25即与第一筋261连接又与第二筋262连接,从而使钢筋网片组与纵筋25形成的钢筋笼更加牢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