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加工中心及其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0350发布日期:2019-04-16 22:30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石墨加工中心及其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加工中心及其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石墨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于高速高精加工及价格适中等优点,其逐渐替代模具行业中的铜材,成为模具制造的首选材料。然而,石墨材料在进行切削加工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石墨粉尘。由于石墨本身密度较小,且经切削加工产生的石墨粉尘较细,使得石墨粉尘漂浮在空气中,不易清除。若操作人员长期处于该环境当中,将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为此,需针对加工石墨材料的加工中心的防护性能作出改进。

现有技术中,针对石墨加工中心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通过在石墨加工中心中增设排屑及过滤系统,以防止石墨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然而,增设的排屑及过滤系统存在着处理过程繁琐且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石墨加工中心的吸尘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石墨机对石墨粉尘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石墨加工中心的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周边的密封防护罩、设于所述密封防护罩内且位于所述工作台一侧的排屑槽以及与所述排屑槽连接的吸尘机;所述吸尘机包括设于所述石墨加工中心外部的石墨粉尘收集箱,所述密封防护罩内产生的石墨粉尘在所述吸尘机的作用下,经所述排屑槽被吸入至所述石墨粉尘收集箱内。

优选地,所述密封防护罩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单向入风口,所述单向入风口上布置有与其相匹配的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排屑槽呈“倒四棱台”状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排屑漏斗。

优选地,所述密封防护罩为钣金件,其被构造为前端和顶部均开口的内胆结构;所述密封防护罩的顶部设有联动防护组件,所述联动防护组件包括伸缩方向与X轴一致的两X轴防护罩以及伸缩方向与Y轴一致的两Y轴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密封防护罩包括用于固定所述X轴防护罩与Y轴防护罩的第一固定框及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内且用于与石墨加工中心的鞍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防护罩的顶部与联动防护组件之间的线性滑轨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框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线性滑轨包括设于所述密封防护罩顶部的直线导轨及设于所述联动防护组件底部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石墨加工中心,包括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周边的密封防护罩、设于所述密封防护罩内且位于所述工作台一侧的排屑槽以及与所述排屑槽连接的吸尘机;所述吸尘机包括设于所述石墨加工中心外部的石墨粉尘收集箱,所述密封防护罩内产生的石墨粉尘在所述吸尘机的作用下,经所述排屑槽被吸入至所述石墨粉尘收集箱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石墨加工中心内腔中设置一密封防护罩,该密封防护罩将石墨工件的加工区域所覆盖,以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分散至石墨加工中心的传动部件内和/或石墨加工中心外。同时,在密封防护罩的底部设置有排屑槽,该排屑槽通过管路与吸尘机连接,使得石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在吸尘机的作用下,经排屑槽被吸入至石墨粉尘收集箱内。如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的清除石墨粉尘,以保持石墨加工中心的内部清洁,防止石墨粉尘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可较为方便的对产生的石墨粉尘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墨加工中心的吸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墨加工中心的吸尘装置的联动防护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石墨加工中心的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1周边的密封防护罩2、设于密封防护罩2内且位于工作台1一侧的排屑槽3以及与排屑槽3连接的吸尘机(图未示);吸尘机包括设于石墨加工中心外部的石墨粉尘收集箱4,密封防护罩2内产生的石墨粉尘在吸尘机的作用下,经排屑槽3被吸入至石墨粉尘收集箱4内。

石墨加工中心内腔中设置一全密封式的密封防护罩2,该密封防护罩2将石墨加工中心的加工区域覆盖,使得石墨工件在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被限制于该密封防护罩2内,可有效的避免其分散至石墨加工中心的传动部件和/或石墨加工中心的外部。

石墨粉尘漂浮在密封防护罩2内,在吸尘机的作用下,使得密封防护罩2与吸尘机之间形成较高的压强差,从而将漂浮的石墨粉尘吸入至排屑槽3内,经PVC吸尘管吸入至吸尘机的石墨粉尘收集箱4内。

吸尘机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吸尘机一般包括有进气口、电动马达、风扇、排气口及收集箱等部件,在吸尘机通电后,电动马达运转,带动与其连接的风扇转动;由于风扇叶片具有一定的角度,类似于飞机的螺旋桨,当风扇叶片旋转时,会将空气一直推到排气口;在此过程中,风扇前方的粒子密度会增大,空气压力则相应增大,而风扇后方的粒子密度将减小,空气压力则相应减小。如此,风扇后方的压力将低于吸尘机外部的压力(即环境气压),从而在吸尘机内部产生吸力,即部分真空,以将吸尘机外部的颗粒及空气吸入至吸尘机内。而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排屑槽对应于进气口,吸尘机启动后,在吸尘机内形成一定强度的吸力,以将密封防护罩2内漂浮的石墨粉尘吸入至吸尘机的石墨粉尘收集箱4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石墨加工中心内腔中设置一密封防护罩2,该密封防护罩2将石墨工件的加工区域所覆盖,以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分散至石墨加工中心的传动部件内和/或石墨加工中心外。同时,在密封防护罩2的底部设置有排屑槽3,该排屑槽3通过管路与吸尘机连接,使得石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在吸尘机的作用下,经排屑槽3被吸入至石墨粉尘收集箱内。如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的清除石墨粉尘,以保持石墨加工中心的内部清洁,防止石墨粉尘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还可较为方便的对产生的石墨粉尘进行回收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密封防护罩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单向入风口5,单向入风口5上布置有与其相匹配的过滤网(图未示)。吸尘机启动后,石墨加工中心内部的部分空气将与漂浮的石墨粉尘,一同经排屑槽3被吸入至吸尘机内;被吸入的空气将由排气口排出,而石墨粉尘则经吸尘管被吸入至石墨粉尘收集箱4内进行回收利用。如此,吸尘机在吸取石墨粉尘的同时,亦带走了部分空气,导致了密封防护罩2内部的气压失衡,从而影响石墨工件的加工精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密封防护罩2的侧壁上设置有单向入风口5,该单向入风口5不仅能够补偿密封防护罩2内被吸取的空气,以保证密封防护罩2内部气压的平衡;而且,该单向入风口5还能够增加密封空间内的空气流动,以更好的去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单向入风口5的形状、数量及大小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同时,该单向入风口5可设置在密封防护罩2的一侧或两侧。参见图1,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单向入风口5设置在密封防护罩2的两侧,每侧上均设置有两单向入风口5,该两单向入风口均呈“矩形”状设置,但其大小不同。在单向入风口5上布置相应的过滤网,能够防止漂浮在密封防护罩2内的石墨粉尘经该单向入风口5分散至外部;同时,还能过滤由压差导入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如此,可有效的提高石墨加工中心的防护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排屑槽3呈“倒四棱台”状设置且其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排屑漏斗9。排屑槽3在密封防护罩2的底部呈倾斜设置,具有一定大小的角度;而由流体力学的性质可知,越远离排屑槽3的地方风速越小,即由吸尘机产生的吸力越小,倾斜设置可以给石墨粉尘流入排屑槽3提供导向,避免其堆积在排屑槽3开口处。参见图1,在排屑槽3底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排屑漏斗9,以避免其它杂质被吸入至石墨粉尘收集箱4内。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中,密封防护罩2为钣金件,其被构造为前端和顶部均开口的内胆结构;密封防护罩2的顶部设有联动防护组件6,联动防护组件6包括伸缩方向与X轴一致的两X轴防护罩61以及伸缩方向与Y轴一致的两Y轴防护罩62。参见图1,密封防护罩2紧贴石墨加工中心的内腔设置,在密封防护罩2的上方设置有联动防护组件6,该联动防护组件6能够有效的避免石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外泄至石墨加工中心的传动部件和/或外部。具体为,在联动防护组件6上分别设置有伸缩方向与X轴和Y轴分别一致的X轴防护罩61和Y轴防护罩62,主轴在动力源的驱动下沿X轴方向运动时,与主轴连接的鞍座(图未示)将带动两X轴防护罩61运动;其中,一X轴防护罩61发生压缩,另一X轴防护罩61则伸长,从而保证对密封防护罩2在X轴方向上的密闭效果;而主轴在动力源的驱动下沿Y轴方向运动时,鞍座将带动两Y轴防护罩62运动;其中,一Y轴防护罩62发生压缩,另一Y轴防护罩62则伸长,从而保证对密封防护罩2在Y轴方向上的密闭效果。如此,通过联动防护组件6,无论鞍座沿X轴和/或Y轴方向运动,密封防护罩2的密闭性都不会受到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中,密封防护罩2包括用于固定X轴防护罩61与Y轴防护罩62的第一固定框21及第二固定框22,第二固定框22位于第一固定框21内且用于与石墨加工中心的鞍座连接。参见图1,X轴防护罩61及Y轴防护罩62与第一固定框21及第二固定框22可拆卸连接,即工作人员可通过将X轴防护罩61和/或Y轴防护罩62的一端,自第一固定框21或第二固定框22上拆卸,以观察密封防护罩2内部情况。如此,可较为方便的实现对密封防护罩2内的石墨工件及加工刀具等进行有效的观察。

在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密封防护罩2的顶部与联动防护组件6之间的线性滑轨以及与第一固定框21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8,线性滑轨包括设于密封防护罩2顶部的直线导轨71及设于联动防护组件6底部的滑块72。在需要放置石墨工件和/或加工刀具时,可通过驱动机构8驱动承载有联动组件6的滑块72在直线导轨71上做沿Y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以打开或闭合密封防护罩2的顶部,从而较为方便的实现石墨工件和/或加工刀具的放置。在石墨工件和/或加工刀具放置完成后,驱动机构8再次驱动滑块72,以将联动组件6移动至初始状态,即密封防护罩2的全密封状态,从而避免主轴在对石墨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粉尘发生外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一种石墨加工中心包括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石墨加工中心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