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干法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586发布日期:2019-03-19 22:44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地砖干法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在铺设地砖时首先对地面进行清理,然后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地面基层均匀洒水一遍,在找平层上均匀涂刷素水泥浆,内掺建筑胶,涂刷面积不能过大,铺多少刷多少,结合层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根据现场情况,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干硬性程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铺好后用大杠尺刮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铺好后用刮扛刮平,再用抹子拍实找平。现有施工方法均为湿法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避免了湿法施工带来的不便,工序较少,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支架设计为网格式结构,紧贴基层铺装或架空,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置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架体内部横向中心处设置有一横筋,所述架体内部竖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根均匀等距的竖筋,所述竖筋、所述横筋和所述架体均为凹槽式结构,且所述竖筋与所述横筋围成若干个方格,所述方格设置为网格式结构;

所述横筋和远离所述架体竖向中心轴的竖筋上设置有一字型胶条,所述架体的地砖拼接处设置有T型胶条。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长边和短边上均设置有插接槽和与所述插接槽相适应的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和所述插接槽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架体的四角处。优选地,所述插接槽设置为外小内大的梯形结构,所述插接凸起设置为外大内小的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架体的底部地砖拼接的十字交叉处卡接有支柱,所述支柱设置为倒圆台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柱的高度范围为0-100毫米。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地砖干法施工支架,避免了湿法施工带来的不便,工序较少,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支架设计为网格式结构,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支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T型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一字型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支柱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T型胶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实施例的一字型胶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砖干法施工支架,包括架体1,架体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架体1内部横向中心处设置有一横筋2,架体1内部竖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根均匀等距的竖筋3,竖筋3、横筋2和架体1均为凹槽式结构,且竖筋3与横筋2围成若干个方格4,方格4设置为网格式结构;横筋2和远离架体1竖向中心轴的竖筋3上设置有一字型胶条5,架体1的地砖拼接处设置有T型胶条6,架体1的长边和短边上均设置有插接槽7和与插接槽7相适应的插接凸起8,插接凸起8和插接槽7的设置位置靠近架体1的四角处,本实用新型采用网格设计节省了材料,将地砖铺设在此支架上,避免了湿法施工,每一个架体上能放置两块瓷砖,两块瓷砖之间通过一字型胶条密封,架体之间的地砖拼接处采用T型胶条密封,而且还可以防水,此种方法铺设地砖工序较少,且方便施工,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插接槽7设置为外小内大的梯形结构,插接凸起8设置为外大内小的梯形结构,便于架体与架体的拼接。

架体1的底部地砖拼接的十字交叉处卡接有支柱9,支柱9设置为倒圆台形结构,设置支柱的目的是用来起支撑作用,铺设地砖时,地面需要坡度时,在架体的底部设置支柱,可以避免使用水泥砂浆来找坡度。

支柱10的高度范围为0-100毫米。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地砖干法施工支架,避免了湿法施工带来的不便,工序较少,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支架设计为网格式结构,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