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3186发布日期:2019-03-02 02:2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



背景技术:

工字钢和方钢管柱组成的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在建筑行业是比较常用的连接节点,但传统的连接节点通过将工字钢焊接在方钢管柱的表面,这种结构承受侧压能力弱,横向力传递效果差,导致整个节点刚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包括方钢管柱、工字钢、对拉螺栓和端板;方钢管柱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端板;若干对拉螺栓依次穿过端板和方钢管柱将相对的两个端板固定设置在方钢管柱上;每个端板的表面均垂直固定设置有工字钢;方钢管柱另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垂直对称设置有工字钢。

进一步的,靠近方钢管柱一端的的工字钢腹板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端板或方钢管柱侧壁焊接。

进一步的,方钢管柱内设置有若干纵向钢筋,纵向钢筋沿着方钢管柱的轴向布置。

进一步的,方钢管柱内灌注有混凝土。

进一步的,一个端板上的工字钢和一个方钢管柱侧壁上的工字钢共用一个方钢管柱的直角楞,形成L形结构。

进一步的,方钢管柱内方钢管柱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垂直对称设置的工字钢之间设置有上下两层内隔板,内隔板平行于工字钢的翼缘,内隔板焊接在方钢管柱内侧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贯穿柱身的双头等长高强度螺栓将端板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连接在一起,H型钢梁焊接在端板上,高强螺栓不仅承受拉力而且承受一部分梁端传递的剪力。与纯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相比,可以省去柱内对应梁上下翼缘处的加劲肋,避免焊接节点时钢管壁的局部变形。节点施工方便易行,有利于缩短工期,保证节点质量。

本节点与纯端板螺栓组合节点相比,本节点的矩形内隔板可防止钢管柱壁的局部屈曲,避免了不同方向的螺栓杆相互冲突,更易于节点装配。

本节点与纯内隔板组合节点相比,本节点降低了焊接难度,可防止较大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防止节点处脆性破坏;避免了内隔板式节点混凝土不易浇灌的问题。

与现有的端板螺栓连接钢管混凝土-H型钢梁节点相比,本实用新型H型钢梁可偏心连接;也可轴心连接,可与现实的墙柱梁的位置相符,合理的利用了建筑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内隔板式节点优点是外观简洁,构造简单,传力明确。梁端弯矩由上下内隔板传递,梁端剪力由连接板传递。上下内隔板将梁端弯矩转化为水平力,同时传递框架中的轴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方钢管柱;2、纵向钢筋;3、工字钢;4、对拉螺栓;5、连接板;6、端板;7、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包括方钢管柱1、工字钢3、对拉螺栓4和端板6;方钢管柱1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端板6;若干对拉螺栓4依次穿过端板6和方钢管柱1将相对的两个端板6固定设置在方钢管柱1上;每个端板6的表面均垂直固定设置有工字钢3;方钢管柱1另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垂直对称设置有工字钢3。

靠近方钢管柱1一端的的工字钢3腹板两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端板6或方钢管柱1侧壁焊接。

方钢管柱1内设置有若干纵向钢筋2,纵向钢筋2沿着方钢管柱1的轴向布置。

方钢管柱1内灌注有混凝土。

一个端板6上的工字钢3和一个方钢管柱1侧壁上的工字钢3共用一个方钢管柱1的直角楞,形成L形结构。

方钢管柱1内方钢管柱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垂直对称设置的工字钢3之间设置有上下两层内隔板7,内隔板7平行于工字钢3的翼缘,内隔板7焊接在方钢管柱1内侧板上。

首先将一边倒角的内隔板焊接在与H型钢钢梁翼缘同一平面内的方钢管柱(方钢管由4块钢板焊接组成)壁一侧,然后在柱壁另一侧用贯穿柱身的螺栓将端板与方钢管柱连接在一起,再将纵筋的位置固定好,最后对方钢管柱进行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柱。钢梁构件包括H型钢梁和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H型钢梁腹板上也设置有与连接板相匹配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连接板与H型钢腹板连接在一起。最后将连接板和H型钢梁焊接到与内隔板同一平面的组合柱柱壁上,在另一侧将将连接板和H型钢梁焊接到端板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