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3148发布日期:2019-03-02 02:2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更新计划的实施,旧有建筑被大量拆除,从而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这些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被运往郊外堆放或填埋。

利用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再生混凝土技术可以实现对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既节约了天然骨料,缓解骨料的供求矛盾,还减轻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再生混凝土具有水灰比大、表观密度小、孔隙多、强度和弹性模量低、收缩和徐变大、流动性差、变异性大等缺点,大多应用于路基回填等非受力或受力较小的结构中,应用层次较低,阻碍了再生混凝土在实际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鉴于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机理,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层次和效率,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使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并发挥钢管和再生混凝土各自的力学优势,为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经检索,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06703196B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钢管,所述主钢管内填充有再生块体和普通混凝土;加强环板,所述加强环板固设于所述主钢管内,所述加强环板与所述主钢管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小于5°,所述加强环板与所述主钢管的连接处形成连接节点区域,所述连接节点区域设置有节点区钢管,所述节点区钢管与所述主钢管连通设置,所述节点区钢管的壁厚大于所述主钢管的壁厚;以及至少一根钢梁,所述至少一根钢梁连接于所述主钢管的外周,并沿所述主钢管的外周向外延伸,所述至少一根钢梁与所述主钢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连接节点区域内,但该专利中钢梁和悬臂梁的连接仅靠连接板和多根连接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结构强度不够,存在着使用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梁和悬臂梁的连接仅靠连接板和多根连接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结构强度不够,存在着使用危险的问题,而提出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悬臂梁,所述悬臂梁远离钢管的一端通过连接钢板固定连接有钢梁,所述连接钢板和悬臂梁与钢梁的腹板处均对称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连接钢板通过紧固螺栓与悬臂梁和钢梁固定连接,所述钢梁的翼板靠近悬臂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悬臂梁的翼板一端开设有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两端均贯穿翼板表面,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通过多个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根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伸出圆柱槽外,且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定位块的表面开设有与转块对应的固定槽,所述伸缩杆位于圆柱槽内的杆壁均匀固定套接有多个主动斜齿轮,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相对两个侧壁对应的相背两个侧壁均等距开设有多个与圆柱槽连通,且与主动斜齿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主动斜齿轮啮合的从动斜齿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筒,所述定位槽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螺筒对应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转块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固定槽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设有一层阻尼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筒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块,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筒的具体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转块远离圆柱槽的一侧向内开设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通过连接钢板将悬臂梁和钢梁连接在一起,定位块插进定位槽内,利用拉环将转块拉出固定槽,再转动转块,转块带动伸缩杆转动,进而带动主动斜齿轮转动,利用主动斜齿轮与从动斜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螺杆转动,利用螺杆与限位螺筒的螺纹连接作用使限位螺筒移出通孔外,使限位螺筒与限位槽卡合,能够使悬臂梁和钢梁的翼板稳固的连接在一起,进而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悬臂梁和钢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再需要解除锁定时反向转动转块即可解除锁定,便于使用。

2、该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通过设有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使转块稳固的固定在固定槽内,较好的避免了转块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转动而影响悬臂梁和钢梁稳固连接的问题。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悬臂梁和钢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的定位块和定位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管、2悬臂梁、3连接钢板、4钢梁、5定位块、6定位槽、7圆柱槽、8伸缩杆、9转块、10固定槽、11主动斜齿轮、12通孔、13螺杆、14从动斜齿轮、15限位螺筒、1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内环式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装配结构,包括钢管1,钢管1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悬臂梁2,悬臂梁2远离钢管1的一端通过连接钢板3固定连接有钢梁4,连接钢板3和悬臂梁2与钢梁4的腹板处均对称开设有多个螺孔,连接钢板3通过紧固螺栓与悬臂梁2和钢梁4固定连接,钢梁4的翼板靠近悬臂梁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悬臂梁2的翼板一端开设有与定位块5对应的定位槽6,定位槽6的两端均贯穿翼板表面,定位块5的一端开设有圆柱槽7,圆柱槽7内通过多个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根伸缩杆8,伸缩杆8的一端伸出圆柱槽7外,且固定连接有转块9,定位块5的表面开设有与转块9对应的固定槽10,伸缩杆8位于圆柱槽7内的杆壁均匀固定套接有多个主动斜齿轮11,定位块5与定位槽6相对两个侧壁对应的相背两个侧壁均等距开设有多个与圆柱槽7连通,且与主动斜齿轮11对应的通孔12,通孔12内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主动斜齿轮11啮合的从动斜齿轮14,螺杆1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筒15,定位槽6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螺筒15对应的限位槽16。

转块9的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固定槽10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

固定槽10的内壁固定设有一层阻尼橡胶垫。

限位螺筒15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块,通孔12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限位螺筒15的具体材质为不锈钢。

转块9远离圆柱槽7的一侧向内开设有拉环。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连接钢板3将悬臂梁2和钢梁4连接在一起,定位块5插进定位槽6内,利用拉环将转块9拉出固定槽10,再转动转块9,转块9带动伸缩杆8转动,进而带动主动斜齿轮11转动,利用主动斜齿轮11与从动斜齿轮14的啮合作用带动螺杆13转动,利用螺杆13与限位螺筒15的螺纹连接作用使限位螺筒15移出通孔12外,使限位螺筒15与限位槽16卡合,能够使悬臂梁2和钢梁4的翼板稳固的连接在一起,进而能够进一步的加强悬臂梁2和钢梁4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再需要解除锁定时反向转动转块9即可解除锁定,便于使用,通过设有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使转块9稳固的固定在固定槽10内,较好的避免了转块9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转动而影响悬臂梁2和钢梁4稳固连接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