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128发布日期:2019-06-19 02:1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功能化,在现代建筑中,幕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高层建筑中,多样化的幕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舒适,同样也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在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中,既能隔音又能隔热的幕墙往往是很多人的需求,一般的幕墙通过双层玻璃来实现隔音和隔热,其结构较为简单,且隔音隔热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提高建筑幕墙的隔音隔热效果,并符合绿色环保的节能理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包括:

装设于墙体上的幕墙主体、嵌设于幕墙主体内部的换热水管,以及一控制子系统,所述控制子系统控制所述换热水管的流通状态以实现对幕墙主体的温度调节;

所述控制子系统包括:

至少一组设置于所述幕墙主体朝向室外一侧、对外界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数字化传感器;

设置于所述换热水管上、控制所述换热水管流通状态的执行件;以及,

与所述数字化传感器通信连接,将所述数字化传感器检测所得的指标实时数据与对应的指标目标数据相比对,并控制所述执行件动作,以期调节所述幕墙主体温度的控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字化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用于实时监测外界环境参数,并在控制端编辑存储各环境参数数据相应的指标目标数据,使得指标实时数据与对应的指标目标数据进行比对,以此判断天气和气候条件,确保其判断十分精准有效;随之,由控制端发送控制指令给执行件来控制换热水管流通状态,从而实现幕墙主体合理地自动化温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管为设置在幕墙主体内部且呈S型分布的管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水管为呈S型分布的管路,可增大换热水管与幕墙主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建筑幕墙的温控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件包括设置在换热水管进水口处的循环泵和液控阀,所述循环泵、液控阀与控制端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循环泵、液控阀与控制端通信连接,从而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的指标实时数据会返回控制端处理,然后会根据指标目标数据产生一个指令信号,然后发送到循环泵和液控阀处,实现换热水管的封堵、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管出水口处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连接有加热器,所述三通阀远离出水口的另一侧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加热器、冷凝器均通过管路与液控阀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热器、冷凝器通过管路与液控阀连接,使得换热水管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经过换热后的水可多次重复使用;另外根据需求不同,通过三通阀来选择性将循环水导入加热器或冷凝器中,然后通过管路与液控阀连接,并凭借循环泵抽吸经过加热、冷凝后的水以导入幕墙主体内的换热水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管内壁表面设有一层憎水层,所述憎水层为RTV硅橡胶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热水管内壁表面涂覆憎水层,可防止换热水管在换热过程中,水会气化渗入幕墙主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幕墙主体内部设有位于换热水管间隔之中的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音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幕墙主体内部设置隔音棉,利用蓬松多孔隙的隔音棉将外界噪音有效地缓冲吸收掉,以保证良好的隔声减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有横向设置的绞线,每根绞线均呈螺旋状,并且所述隔音棉均匀地包覆于所述绞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腔内设置绞线,然后把隔音棉均匀地包覆在绞线上,可防止时间一长放置在空腔内的隔音棉会受重力影响堆积在底部,导致隔音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包括至少一台个人计算机及至少一台采用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存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个人计算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存储,实现数据的重复覆盖,即最近的数据若有新的数据到来将覆盖替换旧的数据;另外,个人计算机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同步,防止信息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个人计算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个人计算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各自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测,从而防止一方宕机而导致信息的遗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数字化传感器通过握手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端每次启动时给数字化传感器一个信号,由数字化传感器再反馈一个信号给控制端,控制端对反馈的信号进行比对判断,并发出拒绝使用、警告或正常启用的指示信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控制子系统,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实时监测外界环境参数,并在控制端编辑存储各环境参数数据相应的指标目标数据,使检测所得指标实时数据与对应的指标目标数据进行比对,以此判断天气和气候条件,再由控制端发送控制指令给执行件以控制窗扇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幕墙主体合理地自动化温度调节;

2、通过设置隔音棉,并将其均匀地包覆在绞线上,以保证幕墙主体的整体隔音效果;

3、通过控制端与数字化传感器凭借握手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4、通过个人计算机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凭借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有效防止信息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中幕墙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中,1、幕墙主体;11、换热水管;21、数字化传感器;22、执行件;221、循环泵;222、液控阀;223、三通阀;224、加热器;225、冷凝器;23、控制端;231、个人计算机;23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3、逻辑控制单元;234、数据库单元;235、警报单元;3、隔音棉;31、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装设在墙体上的幕墙主体1以及一控制子系统,本幕墙主体1内部嵌设有可注水的换热水管11,从而通过控制子系统来控制换热水管11的流通状态以实现对幕墙主体1的温度调节。当天气炎热时,将冷水从换热水管11的注水口导入,即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当天气寒冷时,还可向换热水管11的注水口导入热水,为室内传递热量。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控制子系统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幕墙主体1朝向室外一侧、对外界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数字化传感器21;设置在换热水管11上、控制换热水管11流通状态的执行件22;以及,与数字化传感器21通信连接,将数字化传感器21检测所得的指标实时数据与对应的指标目标数据相比对,并控制执行件22动作,以期调节幕墙主体1温度的控制端23。其中,数字化传感器21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用于实时监测外界环境参数,并在控制端23编辑存储各环境参数数据相应的指标目标数据,使得指标实时数据与对应的指标目标数据进行比对,以此判断天气和气候条件,确保其判断十分精准有效。随之,由控制端23发送控制指令给执行件22来控制换热水管11流通状态,从而实现幕墙主体1合理地自动化温度调节。

如图2所示,换热水管11为设置在幕墙主体1内部且呈S型分布的管路,此结构可增大换热水管11与幕墙主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建筑幕墙的温控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执行件22包括设置在换热水管11进水口处的循环泵221和液控阀222,将循环泵221、液控阀222与控制端23通信连接,即由数字化传感器21测得的指标实时数据会返回控制端23处理,进而会根据指标目标数据产生一个指令信号,然后发送到循环泵221和液控阀222处,实现换热水管11的封堵、导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水管11出水口处安装有三通阀223,该三通阀223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连接有加热器224,其远离出水口的另一侧连接有冷凝器225,将加热器224、冷凝器225通过管路与液控阀222连接,使得换热水管11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从而经过换热后的水可多次重复使用。根据需求不同,通过三通阀223来选择性将循环水导入加热器224或冷凝器225中,然后通过管路与液控阀222连接,并凭借循环泵221抽吸经过加热、冷凝后的水以导入幕墙主体1内的换热水管11中。另外,为了符合绿色节能的环保理念,可将加热器224或冷凝器225电性连接安装在幕墙主体1表面的太阳能板(图中未标识)。

因为换热水管11在换热过程中,水会气化渗入幕墙主体1内部,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在换热水管11内壁表面涂覆一层憎水层,而且在本实用新型此实施例中,将该憎水层设置成RTV硅橡胶涂层,具备一定的耐摩擦性和刚性强度,以保证憎水的效果。

如图2所示,幕墙主体1内部设有位于换热水管11间隔之中的若干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隔音棉3。利用蓬松多孔隙的隔音棉3将外界噪音有效地缓冲吸收掉,以保证良好的隔声减振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隔音棉3的消能减振效果,如图2所示,空腔内设有横向设置的绞线31,每根绞线31均呈螺旋状,并且隔音棉3均匀地包覆在绞线31上,可防止时间一长放置在空腔内的隔音棉3会受重力影响堆积在底部,导致本幕墙主体1顶部的隔音效果不佳。

如图3所示,控制端23包括至少一台个人计算机231及至少一台采用堆栈算法进行数据存储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与个人计算机231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同步,使用户可通过个人计算机231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进行控制操作。而且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的存储数据量较小,且采用堆栈算法临时存储数据,而个人计算机231采用硬盘存储,其存储数据量较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接收新的预设信息后即同步至个人计算机231进行存储,以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其自身实现了数据的重复覆盖,即最近的数据若有新的数据到来将覆盖替换旧数据,以实现数据的迭代。

如图1和图3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包括逻辑控制单元233、数据库单元234及警报单元235,其数据库单元234以及警报单元235均连接于逻辑控制单元233。数字化传感器21将检测到的指标实时数据反馈传输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中,逻辑控制单元233根据数字化传感器21的反馈信息,从数据库单元234中寻找对应的指标目标状态数据并发送至逻辑控制单元233来进行比对判断,最后通过判断结果控制执行件22工作。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控制端23与数字化传感器21之间通过握手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在控制端23每次启动时给数字化传感器21一个信号,数字化传感器21再反馈一个信号给控制端23,该反馈信号包括各数字化传感器21的ID信息,控制端23对反馈的信号与数据库单元234中的对应ID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在数字化传感器21存在问题时,或出现某种症状需要处理但暂时不会影响正常运行时,以及传感器的变化在误差范围内时候,由警报单元235做出拒绝使用、警告或正常启用的指示信息。

为了防止信息丢失,如图3所示,个人计算机231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通过心跳信号的交互进行工作状态的相互检查。即设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及个人计算机231在预设时间内相互收不到对方信号时,则判断个人计算机23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宕机,在个人计算机23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其中一方宕机的情况下,系统停止运行,等待处于宕机状态的个人计算机23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重启,或系统继续运行,但数据直接存入正常工作的个人计算机23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待宕机方重启后,再将数据传输至宕机方。其中,判断个人计算机231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是否正常的预设时间不大于1分钟。

本节能环保型隔热隔音建筑幕墙的工作原理:由数字化传感器21将检测到的指标实时数据反馈传输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32中,逻辑控制单元233根据数字化传感器21的反馈信息,从数据库单元234中寻找对应的指标目标状态数据并发送至逻辑控制单元233来进行比对判断,最后通过判断结果控制执行件22工作;

根据需求不同,通过三通阀223来选择性将循环水导入加热器224或冷凝器225中,然后通过管路与液控阀222连接,并凭借循环泵221抽吸经过加热、冷凝后的水以导入幕墙主体1内的换热水管11中,实现幕墙主体1合理地自动化温度调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