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373发布日期:2019-04-29 12:2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房屋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房屋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房屋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发展的热点方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建造方式,从受力方面和施工便利性方面来看,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构造都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目前,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多采用节点区现浇的做法,该做法需要处理节点区梁柱钢筋的避让问题、湿作业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不高。另外一种梁柱节点的压接做法可较好的避免以上缺点,其构造上利用贯穿于预制柱和预制梁的预应力钢铰线将梁柱节点压接在一起,避免了节点区钢筋的冲突和大量的混凝土浇注作业,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但是,这种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梁柱节点接缝内灌浆时,需要单独设计底模和侧模,容易发生漏浆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房屋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结构,减少梁柱接缝困难的情况,提高房屋的在压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房屋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预制柱和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制梁和位于预制梁上方的现浇梁,所述叠合梁在与预制柱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设置有U型托件,U型托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端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分别贴合于叠合梁的底面和侧面,所述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存在缝隙,在缝隙内设置有灌浆料层,所述侧板之间在与现浇梁对应处设置有锚固筋,预制柱在与叠合梁相背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预制柱内设置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穿过预制柱与连接板,并在穿出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有与连接板抵接配合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U型托件的底板和侧板代替接缝灌浆的底模和侧模,并往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的缝隙中填入灌注料,施工方便,减少施工现场支模施工量,提高施工速度,并且锚固筋使得U型托板对叠合梁起到围压作用,对梁端混凝土产生约束作用,提高梁端底部混凝土的承压能力,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并且预应力钢筋使预制柱和叠合梁相互压接,提高梁柱接缝处的灌浆效率,提高房屋在压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的,侧板往外侧凸出设置有凸出于预制柱侧面的翼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凸出于预制柱的侧面,连接板与翼板之间连接有连接筋,连接筋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连接板和翼板相背的侧面抵接配合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筋和固定件为连接板和翼板提供相互靠近的作用力,进一步提高预制柱和叠合梁相互压接配合的程度,提高梁柱接缝处的灌浆效率。

优选的,在预制梁和现浇梁之间沿叠合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工字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加强预制梁和现浇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强了叠合梁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在所述预制梁内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通长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长筋与预制梁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预制梁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通长筋和预应力钢筋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通长筋和预应力钢筋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预制梁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侧板之间在与预制梁对应处设置有预埋筋,所述预埋筋穿过侧板并连接有与侧板抵接配合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预制梁的结构强度并提高对叠合梁的围压作用。

优选的,所述预埋筋与通长筋的底端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制预制梁时,利用预埋筋托住通长筋,方便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梁。

优选的,所述锚固筋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叠合梁的围压作用。

优选的,所述预埋筋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预制梁的结构强度,提高抗震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U型托件的底板和侧板代替接缝灌浆的底模和侧模,减少施工现场支模施工量,提高房屋施工效率;

2、U型托板对叠合梁起到围压作用,提高梁端底部混凝土的承压能力,提高房屋压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

3、预应力钢筋使预制柱和叠合梁相互压接,提高梁柱接缝处的灌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钢筋与预制梁和预制柱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隐藏预制柱和叠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制柱;2、叠合梁;21、预制梁;22、现浇梁;3、U型托件;31、底板;32、侧板;4、灌浆料层;5、锚固筋;6、连接板;7、预应力钢筋;8、螺母;9、翼板;10、连接筋;11、工字钢;12、通长筋;13、加强筋;14、预埋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以上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房屋预制梁柱压接节点加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钢筋混凝体结构的预制柱1和叠合梁2,其中叠合梁2包括预制梁21和位于预制梁21上方的现浇梁22,叠合梁2在与预制柱1的连接节点处设置有设置有U型托件3(见图3),U型托件3包括底板31和位于底板31两端的侧板32,底板31和侧板32一体成型,并且现浇梁22与侧板32的顶部齐平。

预制梁21内预埋有沿预制梁21长度方向设置的预应力钢筋7,预应力钢筋7穿出于预制梁21靠近预制柱1的端部,并从预制梁21中穿过,预制梁21背向预制梁21的侧面贴合设置有连接板6,预应力钢筋7穿过连接板6并连接有与连接板6抵接配合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预应力钢筋7端部的螺母8,并且在螺母8与连接板6之间设置有垫板,以增加连接板6与螺母8之间的受力面积,提高稳定性。

两侧板32靠近预制柱1的端部往远离预制梁21的侧边凸出一体成型有翼板9,翼板9凸出于预制柱1的侧面,并且连接板6的两端凸出于预制柱1的侧面并与翼板9对齐,连接板6与翼板9之间连接有连接筋10,连接筋10的两端设置有分别与连接板6和翼板9相背的侧面抵接配合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连接筋10端部的螺母8,在螺母8与连接板6和翼板9之间设置有垫板。

预制柱1与预制梁21之间存在缝隙,并在缝隙内填入灌浆料形成灌浆料层4。

结合图1和图3,在预制梁21内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沿预制梁21的长度方向通长筋12,并且通长筋12的端部插入灌浆料层4内,通长筋12和预应力钢筋7之间沿预制梁21的长度方向焊接固定有若干加强筋13。

侧板32之间在与预制梁21对应处设置有预埋筋14,本实施例中预埋筋14在两个不同高度处共设置有两层,每层预埋筋14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根,并且预埋筋14与通长筋12的底端抵接配合后相互焊接固定,预埋筋14穿过侧板32并连接有与侧板32抵接配合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预埋筋14端部的螺母8,在螺母8与侧板32之间设置有垫板。

在预制梁21和现浇梁22之间沿叠合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工字钢11,工字钢11的底面与位于最上层的预埋筋14抵接配合并相互焊接固定。

侧板32之间在与现浇梁22对应处设置有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三根锚固筋5,锚固筋5的两端分别穿过侧板32并螺纹连接有螺母8,并且在该螺母8与侧板32之间设置有垫板。

施工过程:在工厂制作预制柱1、预制梁21、U型托件3和连接板6,在制作预制梁21时,将预应力钢筋7和通长筋12利用加强筋13相互焊接固定,在侧板32之间安装预埋筋14,令预埋筋14托住通长筋12并相互焊接,然后将工字钢11放在最上层的预埋筋14上并相互焊接,并在搭设好的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梁21,并使得U型托件3凸出于预制梁21的端部,预制柱1留有供预应力钢筋7通过的通孔。

在房屋施工过程中,连接房屋梁柱节点时,将预制梁21吊装就位,使预应力钢筋7穿过预制柱1,并往通孔中灌浆,使U型托件3抵住预制柱1的侧面,使得预制梁21与预制柱1之间留有缝隙,并做临时固定。

往缝隙内灌入灌浆料形成灌浆料层4,灌浆时U型托件3作为灌浆料的底模和侧模,将连接板6套入预应力钢筋7穿过预制柱1的端部,并套入垫板,拧紧螺母8,将连接筋10穿过翼板9和连接板6之间,套入垫板并利用螺母8拧紧。

在侧板32的上部之间安装锚固筋5,在预制梁21两侧超出U型托件3以外的部分制作侧模,往预制梁21上部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梁22,完成房屋梁柱压接节点节点处的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