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9458发布日期:2019-10-22 20:11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设高层建筑或其他高空作业时,大都通过搭设建筑外排的脚手架的方式来完成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现在高层建筑施工除采用外排脚手架外,也采用建筑爬升脚手架(即爬架),在铝合金模板项目中,模板工人利用爬架进行外墙作业,因外墙模板重量较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功效偏低,并且爬架在爬升和下降时极容易出现坠落事故,所以防坠装置的设计尤其重要,对防坠装置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防坠落装置存在较多的设计结构缺陷,在架体意外坠落的瞬间,防坠落装置启动不同步,甚至防坠装置失灵,出现爬架坠落伤亡事故。

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42336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板爬升防坠落系统,包括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包括提升吊座及防坠导轮座,提升吊座的前端设有吊架丝杆,吊架丝杆的上部为竖直拉杆,竖直拉杆的上端部套装有第一弹簧,吊架丝杆的下方连接有提升钢丝绳,提升钢丝绳上设有防坠脱钩器;防坠导轮座上设有摆动支顶,摆动支顶的下端部与防坠导轮座铰链连接,摆动支顶的上端部设有与防坠兼承重档杆相配接的限位槽;在摆动支顶的前边设有第二弹簧,在摆动支顶的后边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通过防坠导轮座的后端连接第一脱钩钢丝绳,第一脱钩钢丝绳的下端与防坠脱钩器连接。

上述专利中,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当模板坠落时不能对周围工人发出警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包括建筑物外墙、限位片、防坠器和三角支架,所述建筑物外墙一侧设置有提升吊座,所述提升吊座上方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下方安装有所述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下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下方安装有吊钩,所述吊钩下端设置有提升绳,所述提升绳一侧安装有所述防坠器,所述防坠器一侧设置有防坠绳,所述提升吊座内部设置有所述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提升吊座内部设置有滑轮,所述限位柱内部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承重板一侧设置有承重挡杆,所述承重板一侧设置有吊杆,所述承重挡杆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吊杆一侧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下方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下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警报器、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警报器通过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型号为PT124B-111T,所控制器型号为KY12S。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提升吊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建筑物外墙外侧,所述限位柱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提升吊座内部,所述控制盒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提升吊座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提升吊座内部,所述三角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滑轮有2个,2个所述滑轮分别与所述提升吊座通过轴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吊杆上,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螺母焊接,所述螺母与所述吊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吊杆与所述吊钩一体成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防坠绳有2个,2个所述防坠绳分别与2个滑轮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防坠绳一端与所述防坠器通过捆绑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吊杆捆绑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吊钩与所述提升绳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绳与所述防坠器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活动板与所述三角支架铰接,所述承重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限位柱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承重挡杆有2个,2个所述承重挡杆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承重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位置靠上的所述承重挡杆的下端。

为了进一步提高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盒内,所述警报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盒内,所述警报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盒内,所述蓄电池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防坠器与防坠绳,使装置能够在提升绳在意外断裂后,快速有效地提起坠落物,防止重物下落而发生危险,提供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与警报器,使装置能够在立即对周围工人发出警报,实用性强;

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提升吊座内部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提升吊座的右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建筑物外墙;2、提升吊座;3、螺母;4、限位片;5、弹簧;6、限位柱;7、吊钩;8、提升绳;9、防坠器;10、防坠绳;11、三角支架;12、固定板;13、滑轮;14、承重板;15、活动板;16、承重挡杆;17、吊杆;18、压力传感器;19、控制盒;20、控制器;21、警报器;22、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爬架失速和防坠装置,包括建筑物外墙1、限位片4、防坠器9和三角支架11,建筑物外墙1一侧设置有提升吊座2,提升吊座2上方安装有螺母3,螺母3用于固定吊杆17,螺母3下方安装有限位片4,限位片4对螺母3限位,限位片4下端安装有弹簧5,弹簧5起缓冲作用,弹簧5下端设置有限位柱6,限位柱6对限位片4限位,限位柱6下方安装有吊钩7,吊钩7下端设置有提升绳8,提升绳8一侧安装有防坠器9,防坠器9一侧设置有防坠绳10,提升吊座2内部设置有三角支架11,三角支架11用于固定活动板15,三角支架11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用于固定三角支架11,提升吊座2内部设置有滑轮13,滑轮13对防坠绳起10换向作用,限位柱6内部设置有承重板14,承重板14用于固定承重挡杆16,承重板14一侧设置有活动板15,承重板14一侧设置有承重挡杆16,承重挡杆16对活动板15限位,承重板14一侧设置有吊杆17,吊杆17用于固定吊钩7,承重挡杆16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8,吊杆17一侧设置有控制盒19,控制盒19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下方设置有警报器21,警报器21下方设置有蓄电池22,蓄电池22为装置供电,控制器20与压力传感器18、警报器21、蓄电池22通过电连接,蓄电池22与警报器21通过电连接,压力传感器18型号为PT124B-111T,所控制器20型号为KY12S。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三角支架11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板12上。

具体的,这样设置能够增加三角支架11与提升吊座2的坚固程度,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活动板15与三角支架11铰接。

具体的,这样设置能够增加活动板15的灵活程度,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将提升绳8与防坠绳10分别固定在工人或重物上,提升绳8用于提升人或物,防坠绳10用于防止坠落,当提升绳8意外断裂时,防坠绳10绷紧,通过滑轮13使活动板1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活动板15卡在承重挡杆16上,防坠绳10固定在吊杆17上,使坠落对象停止坠落,同时防坠器9内的安全绳在随断裂的提升绳8急速下降时急停,使坠落对象停止坠落,同时,压力传感器18检测到承重挡杆16受到的压力并将压力信息传递给控制器20,控制器20根据压力大小控制警报器21发出不同的警报声,对周围工人进行警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