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块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001发布日期:2019-09-20 21:0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块浇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块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气块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加气块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加气块具有容重轻、保温性能好、吸音好和可加工等优点。可以制作成墙砌块、保温块、压面板、楼板等制品,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承重或非承重结构和管道保温中,成为新型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62233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加气块的自动浇注系统,包括浇注罐、储浆计量罐、水泥计量罐、石灰计量罐及铝粉计量罐,储浆计量罐、水泥计量罐、石灰计量罐均与浇注罐连通,铝粉计量罐与铝粉搅拌罐连通,铝粉搅拌罐与浇注罐连通,浇注罐、储浆计量罐、水泥计量罐、石灰计量罐、铝粉计量罐及铝粉搅拌罐的出口端均设有切断阀,上述计量罐和切断阀均与编程控制器相连。

浇注罐内的各种原料混合后从浇注罐底端的出料口开始倒入模具内,由于混合料具有一定的粘稠度,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模具内的混合料抹平,从而保证加气块切割后的厚度均匀一致。但是人工操作的方式增加了浇注的时长,降低了浇注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块浇注装置,达到提高浇注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气块浇注装置,包括浇注罐,在浇注罐的底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浇注罐的下方设有浇注组件、提升组件和限位组件,浇注组件包括与出料管连通的水平的开口的浇注管和竖直的连接管,浇注管的开口与浇注管的长度一致,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浇注管上并与浇注管连通,出料管插入连接管内,提升组件与浇注管连接并驱使浇注管上下移动,限位组件与连接管、出料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种原料在浇注罐内混合后,然后将浇注罐内的混合料倒入模具内,控制提升组件运动,从而驱使浇注管向下移动,并逐渐进入模具内,进入模具后,限位组件的设置对连接管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防止浇注管继续向下移动,当模具内混合料的液位逐渐增加时,提升组件控制浇注管逐渐向上移动,直至模具内的混合料加满为止;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浇注管的设置使得混合料倒入模具内的量均匀铺开,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操作,节省时间。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支架、卷扬机和定滑轮,支架设置在浇注罐的下方,两端与车间内墙壁固定连接,卷扬机固定在支架上,定滑轮与浇注管连接,卷扬机通过绳索与定滑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扬机通过绳索与定滑轮连接,而定滑轮与浇注管连接,从而驱使浇注管上下移动,提供操作的便捷性,节省浇注的时间,从而间接提高浇注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多个竖直的连接杆、环形的滑动杆和限位杆,限位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的顶端与浇注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滑动杆与连接管的圆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提升浇注的效率,提升组件带动浇注管上下移动时,连接管在出料管上进行上下滑动,限位组件的设置可有效防止连接管从出料管上滑落,当连接管向下移动时,滑动杆与连接杆底端的限位杆抵接后,卷扬机停止转动,浇注管将不会再向下移动,当随着浇注管向上移动时,滑动杆与连接杆顶端的限位杆抵接后,卷扬机停止转动,浇注管也将停止移动;限位组件的设置对浇注管的移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给浇注带来便捷,间接提高浇注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管呈半圆形,浇注管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漏料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料从出料管出来后进入浇注管内,然后从浇注管的第一漏料网上流出,同时也从浇注管的两端流出,提高漏料的效率;第一漏料网的设置,对混合料起到分散的作用,这样使得落入模具内的混合料均匀分散在模具的底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操作,节省人力,同时也提高浇注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管第一漏料网的下方设有第二漏料网,第二漏料网的长度大于浇注管的长度,第二漏料网与浇注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漏料网与浇注管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所以混合料的流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浇注的效率将会比较低,第二漏料网的设置增加了出料的面积,使得混合料能快速落入模具内,提高浇注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漏料网的网孔小于第一漏料网的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漏料网的网孔大于第二漏料网的网孔时,可使混合料最大程度的落到第二漏料网上,同时第二漏料网的网孔比较小时,对混合料起到分散作用,使得落到模具内的混合料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切割后的加气块的厚度一致。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漏料网靠近浇注管的一侧设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浇注管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支撑杆将第二漏料网和浇注管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顶侧与浇注管固定连接,底侧与第二漏料网固定连接时,使得第二漏料网与第一漏料网之间留有距离,使得从第一漏料网流出的混合料能够快速延伸到第二漏料网上,提高出料的效率,从而提高浇注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浇注管上固定设有振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混合料具有一定的黏度,振动电机的设置使得浇注管内和第二漏料网上的混合料能够快速流入模具内,提高出料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漏料网和第二漏料网的配合使用,可使得落到模具内的混合料厚度一致,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抚平,提高了浇注的效率;

2、提升组件与浇注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浇注罐内的混合料能够快速流出,间接提高浇注的效率;

3、限位组件的设置,使得浇注管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提高浇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模具和一侧提升组件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注罐;11、出料管;2、浇注组件;21、浇注管;22、连接管;3、提升组件;31、支架;32、卷扬机;33、定滑轮;4、限位组件;41、连接杆;42、滑动杆;43、限位杆;5、第一漏料网;6、第二漏料网;61、支撑杆;8、振动电机;9、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加气块浇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浇注罐1、浇注组件2、提升组件3和限位组件4。

结合图1和图2,在浇注罐1的底端连通有竖直的出料管11,出料管11固定在浇注罐1的底端,浇注组件2包括浇注管21和连接管22,浇注管21水平设置,浇注管21的截面呈半圆形的开口状,连接管22竖直固定在浇注管21上并与浇注管21连通,并位于浇注管21长度的中间位置,连接管22的直径大于出料管11的直径,在浇注管21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漏料网5,第一漏料网5与浇注管21的开口处焊接在一起,第一漏料网5的长度与浇注管21的长度一致。提升组件3包括支架31、卷扬机32和定滑轮33,支架31设置在浇注罐1的下方,并位于浇注管21的上方,且支架31的两端与车间内墙壁固定连接,卷扬机32固定在支架31上,在浇注管21上固定连接有挂耳,定滑轮33上的挂钩与浇注管21上的挂耳连接,卷扬机32通过绳索与定滑轮33连接。

各种原料在浇注罐1内混合后,将模具9移动到浇注管21的下方,启动卷扬机32,卷扬机32转动后,浇注管21在自身重力下向下移动,当浇注管21进入模具9内后,停止卷扬机32,浇注罐1内的混合料通过出料管11流出,进入浇注管21内,再从浇注管21的第一漏料网5上漏出,随着模具9内混合料的增加时,需要启动卷扬机32反向转动,绳索将浇注管21向上提升,使模具9内装满混合料;第一漏料网5的设置,使得混合料落入模具9内时被均匀散开,同时混合料自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模具9内的混合料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去抚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如图2所示,限位组件4包括连接杆41、滑动杆42和限位杆43,连接杆41竖直设置有多个,且连接杆41的顶端与浇注罐1的底端焊接在一起,限位杆43水平设置并焊接在连接杆41的两端,滑动杆42呈环状,并固定在连接管22顶端的圆周面上,限位杆43的截面呈L型状,使得滑动杆42向下或向上滑动到一定高度时与限位杆43抵接。当连接管22向下移动时,滑动杆42与下方的限位杆43抵接后,卷扬机32停止转动,连接管22停止移动,当卷扬机32反向转动,带动连接管22向上移动时,滑动杆42与上方的限位杆43抵接后,卷扬机32停止转动,限位组件4的设置对连接管22的上下移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得浇注管21能够顺利出料。

为提高混合料落入模具9内的效率,在第一漏料网5的下方设有与之平行的第二漏料网6,第二漏料网6的长度大于第一漏料网5的长度,且第二漏料网6的网孔小于第一漏料网5的网孔;为防止出料时混合料堵塞第一漏料网5,所以在第二漏料网6上设有水平的支撑杆61,支撑杆61设置有多个,且支撑杆6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漏料网5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支撑杆61与第一漏料网5和第二漏料网6均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为提高出料的效率,在浇注管21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8,振动电机8位于第一漏料网5的正上方。

支撑杆61的设置,使得第一漏料网5和第二漏料网6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同时第一漏料网5的网孔大于第二漏料网6的网孔时,混合料能够更加快速的流出,并流到第二漏料网6上,第二漏料网6的网孔比较小,可使得留在第二漏料网6上的混合料被均匀铺开,然后落入模具9内;第二漏料网6的设置,使得落入模具9内的原料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浇注的效率,同时振动电机8的设置,使得混合料能够更加快速的从第一漏料网5和第二漏料网6流出,提高出料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各种原料在浇注罐1内混合后,启动卷扬机32,带动浇注管21向下移动,使得浇注管21、第二漏料网6位于模具9内,当滑动杆42与限位杆43抵接后,卷扬机32停止转动,从而使得浇注管21停止移动,控制浇注罐1内的混合料从出料管11内出来,并从第一漏料网5、第二漏料网6流出,进入模具9内,随着模具9内混合料的增多,卷扬机32转动,并带动浇注管21向上移动,直至滑动杆42与限位杆43抵接后,停止移动,并控制浇注罐1停止出料。第一漏料网5和第二漏料网6的配合使用,提高浇注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