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8201发布日期:2019-11-16 01:0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是一种搅拌设备,把事先按要求比例配比好的各种集料按照一定顺序加入搅拌桶内,加入水泥、水搅拌一定时间,搅拌成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混合料。搅拌设备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搅拌设备的质量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现在普遍使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多为卧轴形式,轴端密封的问题一直无法有效地解决,当搅拌粘性大的混合料时卸料口存在粘结堵塞无法正常卸料的问题。而现有的立式混凝土搅拌机机型多为单立轴,搅拌效率低、搅拌时间长,仅适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常见的双立轴机型传动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传动效果不稳定,卸料也比较费力,搅拌臂的连接结构无法满足搅拌大体积混合料的刚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包括支撑底架、搅拌筒、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搅拌筒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支撑底架上,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筒内,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上,驱动装置连接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转动。

进一步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蜗轮、搅拌输出轴、传动蜗杆和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上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两根搅拌输出轴分别设置在通孔内,两根搅拌输出轴上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蜗轮,两个传动蜗轮之间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上设置有传动蜗杆,传动蜗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传动蜗轮啮合;搅拌输出轴的下端伸进搅拌筒内。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底座、驱动连接带轮和皮带;驱动电机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底架上,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底座上,驱动连接带轮固定设置在传动蜗杆的一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接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法兰盘、搅拌臂、中心箍环和叶片;搅拌法兰盘的下表面边缘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搅拌臂,每个搅拌臂的下端均连接叶片的一端,叶片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中心箍环上,中心箍环位于搅拌法兰盘的正下方;搅拌法兰盘的上表面与搅拌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的两侧边缘对称设置有蜗杆轴承座,蜗杆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传动蜗杆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

进一步的,每个搅拌臂均通过搅拌臂连接块与搅拌法兰盘连接,搅拌臂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搅拌法兰盘下表面,另一端设置有搅拌臂插孔,搅拌臂插在搅拌臂插孔内,且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叶片包括固定段和搅拌段,固定端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固定段通过螺栓固定在搅拌臂上,固定段的端部垂直设置搅拌段,搅拌段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支撑底架上还设置有筒体底板,搅拌筒固定设置在筒体底板上;搅拌筒为单侧开口的筒体,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设置在搅拌筒开口处,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筒内;搅拌筒开口处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筒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筒体底板位于卸料口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由卸料杆控制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筒体底板与搅拌筒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支撑底架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筒、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将搅拌筒部分与驱动部分分开放置,然后搅拌筒中加入混凝土原材料,启动驱动装置,通过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驱动搅拌装置同步反向转动,对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强制搅拌,搅拌完成后,进行卸料,整个过程整机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工作可靠;支撑架承担联体式搅拌筒部分重量和驱动电机部分,质量平衡,稳定性强,支撑效果更好;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运用蜗轮蜗杆机构,提供大传动比,免除了额外的减速机,使整个传动装置变得更加简单,也大幅减少了占用空间;并且蜗轮蜗杆结构使同步反向的传动更稳定有效。

进一步地,将罩壳与剖分式轴承座相结合,即为蜗杆提供了定位固定,也为整个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提供了保护。

进一步地,搅拌臂由连接块与臂体插装焊接而成,大幅度地增加了搅拌臂的刚度,满足了对大部分类型混凝土的搅拌要求。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通过耦合与中央搅拌轴相连,增大了搅拌面积,能够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通过叶片的底铲与侧刮结构,能够对搅拌筒底与内里粘结物料进行充分搅拌。

进一步地,螺带叶片本身在搅拌阶段对物料也起到了提升推拌作用,在提升与重力降沉作用下使物料混合更均匀。

进一步地,由激振器通过螺带式叶片传递给搅拌臂振动效果,能够对混合物的性质进行一定的优化。

进一步地,双联体式搅拌筒的存在,使物料在搅拌装置作用下在缸体内交互处剧烈混合,促进物料经历不同的搅拌工况,搅拌更充分,使混合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联体式搅拌筒的底部由于整体底板与底架的组合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大卸料门开口力矩,更加容易进行卸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立轴混凝土搅拌机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联体式搅拌筒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下罩壳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臂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螺带式叶片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架;2-联体式搅拌筒;3-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4-驱动装置;5-螺带式叶片;6-中心箍环芯;7-搅拌臂;8-搅拌法兰盘;9-驱动电机座;10-筒体底板;11-卸料门;12-搅拌输入轴;13-传动蜗轮;14-传动蜗杆;15-驱动连接带轮;16-筒体;17-进料口;18-卸料口;19-蜗杆轴承座;20-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下罩壳;21-搅拌臂连接块;22-搅拌臂臂体;24-皮带;25-卸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包括支撑底架1,支撑底架1上连接有联体式搅拌筒2,联体式搅拌筒2中设有两个反向转动的搅拌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4以及连接驱动装置4和搅拌装置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

所述支撑底架1各支撑腿下部底部安装有数个橡胶减震垫片,支撑底架1前部分上方放置减震橡胶框以便与联体式搅拌筒2的底板10连接,支撑底架1后部分上固定有驱动电机座9,驱动电机座9由横板、角钢、筋板拼焊而成。

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法兰盘8,搅拌法兰盘8的底部均匀连接有若干根搅拌臂7,搅拌臂7通过螺带式叶片5连接至中心箍环芯6,中心箍环芯6连接至中心搅拌轴(或激振器)外壳上。

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电机输入端连接有带轮15,减带轮的输出通过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再连接至搅拌装置。两个转向相反的搅拌装置通过连接杆连接在联体式搅拌筒2上的固定板上,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皮带驱动传动蜗杆14尾端的从动带轮,传动蜗杆14与传动蜗轮13组成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机构通过搅拌输入轴12将动力传至搅拌装置。

联体式搅拌筒2的侧面设有进料口17,联体式搅拌筒2的底部中央设有中央卸料口18。

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包括支撑底架1、搅拌筒2、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驱动装置和搅拌装置;搅拌筒2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支撑底架1上,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筒2内,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设置在搅拌装置上,驱动装置连接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驱动装置通过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带动搅拌装置转动。

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包括传动蜗轮13、搅拌输出轴12、传动蜗杆14和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20;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20上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两根搅拌输出轴12分别设置在通孔内,两根搅拌输出轴12上均固定套设有传动蜗轮13,两个传动蜗轮13之间的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20上设置有传动蜗杆14,传动蜗杆1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传动蜗轮13啮合;搅拌输出轴12的下端伸进搅拌筒2内。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底座9、驱动连接带轮15和皮带24;驱动电机底座9固定设置在支撑底架1上,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底座9上,驱动连接带轮15固定设置在传动蜗杆14的一端,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接带轮15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法兰盘8、搅拌臂7、中心箍环6和叶片5;搅拌法兰盘8的下表面边缘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搅拌臂7,每个搅拌臂7的下端均连接叶片5的一端,叶片5的另一端均连接到中心箍环6上,中心箍环6位于搅拌法兰盘8的正下方;搅拌法兰盘8的上表面与搅拌输出轴12的下端固定连接。

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罩壳20的两侧边缘对称设置有蜗杆轴承座19,蜗杆轴承座19上设置有轴承,传动蜗杆14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

每个搅拌臂7均通过搅拌臂连接块21与搅拌法兰盘8连接,搅拌臂连接块2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搅拌法兰盘8下表面,另一端设置有搅拌臂插孔,搅拌臂7插在搅拌臂插孔内,且通过焊接固定。

叶片5包括固定段和搅拌段,固定端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固定段通过螺栓固定在搅拌臂7上,固定段的端部垂直设置搅拌段,搅拌段呈螺旋状。

支撑底架1上还设置有筒体底板10,搅拌筒2固定设置在筒体底板10上;搅拌筒2为单侧开口的筒体,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设置在搅拌筒2开口处,搅拌装置位于搅拌筒2内;搅拌筒2开口处设置有进料口17,搅拌筒2底部设置有卸料口18;筒体底板10位于卸料口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卸料门,卸料门11由卸料杆25控制开启或关闭。

筒体底板10与搅拌筒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支撑底架1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联体筒式立轴搅拌机,主要包括支撑底架1、联体式搅拌筒2、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3、驱动装置4以及搅拌装置等。联体式搅拌筒2内设置两个反向转动的搅拌装置,整个传功装置置于搅拌装置上方,驱动装置4置于支撑底架1的后半部分上的驱动电机座9;整个联体式搅拌筒2又置于支撑底架1的前半部分。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法兰盘8,可拆卸更换的搅拌臂7,搭配在搅拌臂7上可拆装更换的螺带式叶片5,以及安装在搅拌轴(或激振器)底部的中心箍环芯6组成。所述搅拌臂7又由连接块21与臂体22通过插装焊接的方式组成。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由搅拌输入轴12,单传动蜗杆14与双传动蜗轮13组成的蜗轮蜗杆机构构成,整个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结构更加简化,进而减少了在联体式搅拌筒上方的占用空间。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的罩壳20与其中蜗杆14的轴承座19组合焊接,使零件整合,拆装更简单便捷。

通过进料口17向联体式搅拌筒2中加入混凝土原材料,启动驱动装置4,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连接带轮15将动力传递给双蜗轮单蜗杆传动装置4,进而带动搅拌装置,对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强制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压动压杆打开卸料门11使混合料通过中央卸料口18进行卸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