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694发布日期:2019-11-12 23:1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膜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气膜建筑就是采用高强度、高柔性的薄膜材料,利用密封空间内空气压力支撑原理,将膜材的外沿固定在地面基础或者屋面结构周边上后,利用充气系统将大量空气送入气膜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当气膜内压力大于气膜外压力时,就产生一定的气压差,即向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并形成正压,气膜内气体就能将膜材支撑起来覆盖在地面或者屋面上,形成大跨度的无梁无柱的建筑空间。一套完整的气膜建筑系统通常还包括了照明系统和门禁系统。

由于目前的气膜建筑都是采用高柔性的薄膜材料,在遇到冰雹或外来坚硬的物体碰撞时,薄膜材料会随之裂开,造成内部人员或贵重物品遭受伤害,且在遇到火灾时,气膜建筑往往会没有固定的消防器材或配套的系统,会造成内部气体泄露,导致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旨在解决由于目前的气膜建筑都是采用高柔性的薄膜材料,在遇到冰雹或外来坚硬的物体碰撞时,薄膜材料会随之裂开,造成内部人员或贵重物品遭受伤害,且在遇到火灾时,气膜建筑往往会没有固定的消防器材或配套的系统,会造成内部气体泄露,导致坍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包括固定组件、膜体组件、消防组件和锚固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基座、气膜、进出通道、应急通道和鼓风机,所述基座与所述气膜固定连接,所述气膜位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进出通道与所述气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气膜的前端,所述应急通道与所述气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气膜的左侧,所述鼓风机与所述气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应急通道的前端,所述鼓风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膜体组件包括耐磨外层、防刺破层、防火层、保温层和内膜层,所述耐磨外层与所述气膜固定连接,所述气膜覆盖在所述耐磨外层的外表面上,所述防刺破层与所述耐磨外层固定连接,且覆盖在所述耐磨外层的内侧面上,所述防火层与所述防刺破层固定连接,且覆盖在所述防刺破层的内侧面上,所述保温层与所述防火层固定连接,且覆盖在所述防火层的内侧面上,所述内膜层与所述保温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保温层的内侧面上;所述消防组件包括蓄水池、水泵、抽水管、主水管、喷头、回水管、加水槽和液位仪,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抽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池位于所述基座的下方,所述水泵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所述主水管与所述内膜层固定连接,且覆盖在所述内膜层的内侧面上,所述喷头与所述主水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主水管的底部,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水管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主水管一端的下方,所述加水槽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回水管的左侧,所述液位仪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蓄水池的内部顶端,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锚固组件包括液压机、液压杆和固定块,所述液压机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液压杆与所述液压机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压机的右侧,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压杆远离所述液压机的一端,所述液压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形状为长方形框体结构,且位于所述气膜的四周,所述基座与所述气膜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U-PVC卷材材质,且分布在所述防火层与所述内膜层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主水管与所述抽水管和所述回水管之间相连形成一个拱字形的的框架,与所述气膜相互适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喷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分布在所述主水管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消防组件还包括所述探测管,所述探测管与所述液位仪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液位仪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通过设置耐磨外层和防刺破层,可以有效地保证气模表面的强硬程度,从而防止人员物品发生意外伤害,通过设置防火层,可以在发生火灾时,缓解火势蔓延,为人员撤离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通过设置消防组件,再遇到小型火灾时,可以自行消除,再遇到大型火灾时,可以配合外来的消防设备快速灭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组件、11-基座、12-气膜、13-进出通道、14-应急通道、15-鼓风机、2-膜体组件、21-耐磨外层、22-防刺破层、23-防火层、24-保温层、25-内膜层、3-消防组件、31-蓄水池、32-水泵、33-抽水管、34-主水管、35-喷头、36-回水管、37-加水槽、38-液位仪、39-探测管、4-锚固组件、41-液压机、42-液压杆、4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建筑气膜结构,包括固定组件1、膜体组件2、消防组件3和锚固组件4,固定组件1包括基座11、气膜12、进出通道13、应急通道14和鼓风机15,基座11与气膜12固定连接,气膜12位于基座11的上表面,进出通道13与气膜12固定连接,且位于气膜12的前端,应急通道14与气膜12固定连接,且位于气膜12的左侧,鼓风机15与气膜12固定连接,且位于应急通道14的前端,鼓风机1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膜体组件2包括耐磨外层21、防刺破层22、防火层23、保温层24和内膜层25,耐磨外层21与气膜12固定连接,气膜12覆盖在耐磨外层21的外表面上,防刺破层22与耐磨外层21固定连接,且覆盖在耐磨外层21的内侧面上,防火层23与防刺破层22固定连接,且覆盖在防刺破层22的内侧面上,保温层24与防火层23固定连接,且覆盖在防火层23的内侧面上,内膜层25与保温层24固定连接,且位于保温层24的内侧面上;消防组件3包括蓄水池31、水泵32、抽水管33、主水管34、喷头35、回水管36、加水槽37和液位仪38,蓄水池31与基座11通过抽水管33固定连接,蓄水池31位于基座11的下方,水泵32与蓄水池31固定连接,且位于蓄水池31的上表面,主水管34与内膜层25固定连接,且覆盖在内膜层25的内侧面上,喷头35与主水管34固定连接,且位于主水管34的底部,回水管36的一端与主水管34固定连接,且位于主水管34一端的下方,加水槽37与蓄水池31固定连接,且位于回水管36的左侧,液位仪38与蓄水池31固定连接,且位于蓄水池31的内部顶端,水泵3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锚固组件4包括液压机41、液压杆42和固定块43,液压机41与基座11固定连接,且位于基座11的上方,液压杆42与液压机41固定连接,且位于液压机41的右侧,固定块43与液压杆42固定连接,且位于液压杆42远离液压机41的一端,液压机4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耐磨外层21和防刺破层22,可以有效地保证气模表面的强硬程度,从而防止人员物品发生意外伤害,通过设置防火层23,可以在发生火灾时,缓解火势蔓延,为人员撤离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通过设置消防组件3,再遇到小型火灾时,可以自行消除,再遇到大型火灾时,可以配合外来的消防设备快速灭火。

进一步的,基座11的形状为长方形框体结构,且位于气膜12的四周,基座11与气膜12相互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1的形状为长方形框体结构,有助于多个液压机41方便固定气膜12,且防止了液压机41受地面潮湿影响。

进一步的,保温层24为U-PVC卷材材质,且分布在防火层23与内膜层25的中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保温层24为U-PVC卷材材质,且分布在防火层23与内膜层25的中间,由于它的保温性能更好,可以减少夏天制冷和冬天制热的能源消耗。

进一步的,主水管34与抽水管33和回水管36之间相连形成一个拱字形的的框架,与气膜12相互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主水管34与抽水管33和回水管36之间相连形成一个拱字形的的框架,可以更好的固定气膜结构不会因冬天积雪导致崩塌。

进一步的,喷头3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分布在主水管34的内侧壁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数量为若干个的喷头35,且分布在主水管34的内侧壁上,可以在火灾时,大面积的覆盖着火点,且在火势无法控制时,可以降低浓烟程度。

进一步的,消防组件3还包括探测管39,探测管39与液位仪38固定连接,且位于液位仪38的底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探测管39位于蓄水池31的内部,可以实时监控蓄水池31中的水量变化,防止蓄水池31中由于水量不足导致火灾得不到第一时间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基座11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在将所有设备均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启动相对称的液压机41通过液压杆上的固定块43将放置在基座11上的气膜12进行夹紧固定,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空间,再通过鼓风机15对气膜12进行内部填充气体,使气膜12缓慢膨胀,形成一个球体。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气膜建筑及气膜结构的使用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