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489发布日期:2019-11-08 23:52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梁柱节点主要指梁柱构件重叠的区域,是梁柱交汇的节点区域,抗震设计时,对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有特殊规定与限值,以保证节点的可靠性。

目前,公开号为CN10538652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它包括立柱及设置在立柱中部的横梁,立柱与横梁呈相互垂直设置,在横梁下部端面上设置有垂直预埋螺栓,在立柱两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水平预埋螺栓,立柱与水平预埋螺栓同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呈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两个直角边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水平预埋螺栓和所述的垂直预埋螺栓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连接板与立柱及横梁之间贴合有碳纤维布角钢。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仅通过连接板上的双头螺栓连接在立柱和横梁上实现横梁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并由碳纤维布角钢使结构更紧固,但实际上碳纤维布角钢仍难以实现连接板与立柱及横梁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使支撑结构在稳固性上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可以实现连接板与立柱及横梁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使支撑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立柱、横梁以及支撑装置,所述横梁垂直设置于所述立柱上部,所述支撑装置位于立柱两侧且与横梁底部贴合的位置;所述支撑装置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调节组件与伸缩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板与横板,所述竖板与横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两端与调节组件分别在竖板和横板的位置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垂直设置于立柱上部,支撑装置位于立柱两侧且与横梁底部贴合的位置,使支撑装置可对立柱及横梁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支撑装置呈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支撑可使支撑结构更稳定;支撑装置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的竖板与横板转动连接,使横板与竖板可与梁柱紧密贴合,由此使支撑结构更牢固;支撑装置包括的伸缩组件与调节组件分别在竖板和横板的位置转动连接,伸缩组件配合竖板与横板的转动而转动,使三角形结构的支撑装置可支撑竖板和横板的转动,达到使支撑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固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上部的前后两端与所述横板对应位置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上部的前后两端与横板对应位置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使竖板与横板的转动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的套管与螺杆,所述套管与横板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竖板下端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组件包括套管与螺杆,且二者螺纹连接,使套管与螺杆形成的伸缩机构可实现稳定且转动范围较大的转动运动;套管与横板的右端转动连接,螺杆与竖板下端转动连接,使伸缩组件与调节组件连接,并进一步完善二者的连接机构,通过各自的转动结构,螺杆与套管可始终保持螺纹连接的状态,使伸缩结构更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远离立柱一侧的底面安装有支撑板,套管上部形成有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竖板背向立柱的侧面下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螺杆下部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远离立柱一侧的底面安装的支撑板用于支撑转动连接结构,套管上部形成的支撑块与支撑板转动连接,实现套管转动的功能;竖板背向立柱的侧面下端安装有连接板,支撑竖板与螺杆的转动连接结构,螺杆下部形成的连接块与连接板转动连接,达到螺杆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包括摆动管与转动管,所述摆动管与转动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包括摆动管与转动管,摆动管与转动管以套管轴心线为中心线转动连接,由此使套管既可发生摆动,又可与螺杆发生相对转动,满足可伸缩结构的同时,又可配合竖板与横板改变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管与转动管连接的位置形成有圆槽,且圆槽上部形成有挡块,所述转动管与所述圆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圆台,所述圆台容置于所述圆槽中,并且抵接于所述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管与转动管连接的位置形成有圆槽,转动管与圆槽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的圆台可容置于圆槽中,由此实现相互转动;圆槽上部形成的挡块可对圆台起限位作用,使转动管不与摆动管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安装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上安装螺母,可为套管与螺杆的转动结构限位,将套管固定于所要定位的位置,由此使伸缩机构的结构更完善更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与横板分别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与所述立柱与横梁相垂直的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与横板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立柱与横梁相垂直的位置,由此可使竖板与横板被牢固地固定,不易掉落,实现稳定的支撑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的结构为:所述竖板以及所述横板上均开有通孔,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上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固定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与横板上开有通孔,立柱与横梁底部与通孔对应的位置开有螺纹孔,通过在通孔和螺纹孔中固定螺栓,可将调整好角度的竖板与横板固定于立柱两侧且与横梁底部贴合的位置,达到稳定支撑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可调节角度的支撑装置,可将其调整至与立柱及横梁贴合,从而通过支撑结构实现对立柱及横梁的稳固支撑,使立柱及横梁的连接具有更高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摆动管与转动管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横梁;3、支撑装置;4、调节组件;41、竖板;42、横板;43、转动轴;44、支撑板;45、连接板;5、伸缩组件;6、套管;61、摆动管;62、转动管;63、圆槽;64、挡块;65、圆台;66、支撑块;7、螺杆;71、螺母;72、连接块;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混凝土梁柱节点,如图1所示,包括立柱1、横梁2以及支撑装置3,横梁2位于立柱1上部,且立柱1与横梁2相互垂直设置;支撑装置3呈三角形结构,且支撑装置3位于立柱1两侧且与横梁2底部贴合的位置,使支撑装置3可对立柱1及横梁2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3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节组件4与伸缩组件5。调节组件4包括竖板41与横板42,竖板41与横板42转动连接;竖板41上部的前后两端与横板42对应位置的前后两端通过转动轴43转动连接,使竖板41可与横板42以转动轴43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发生转动,由此调节竖板41与横板42的位置关系。

如图1、2所示,伸缩组件5包括套管6与螺杆7,套管6与螺杆7分别与竖板41与横板42转动连接。套管6位于螺杆7的上部,且套管6与螺杆7螺纹连接。横板42底面远离立柱1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44,套管6上部与支撑板44对应的位置形成支撑块66,支撑块66与支撑板44转动连接,使套管6可随着横板42的转动而改变角度。

如图1、3所示,竖板41背向立柱1的侧壁的下端位置安装有连接板45,螺杆7下部形成有连接块72,连接块72与连接板45转动连接,当套管6位置发生改变,螺杆7可始终保持与套管6的套接。

如图1、4所示,套管6内部形成有内螺纹,使螺杆7可与套管6螺纹连接,由此使套管6与螺杆7的转动连接结构更稳定也更好调节;螺杆7上安装有螺母71,当螺母71旋转至与套管6抵接的位置即可固定螺杆7与套管6的相对位置。

如图1、4所示,套管6包括摆动管61与转动管62,摆动管61位于转动管62的上部,且摆动管61与横板42远离立柱1的外侧转动连接;摆动管61底部与转动管62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圆槽63,圆槽63下部的两侧位置成型有挡块64,转动管62上端面与圆槽63对应的位置形成圆台65,圆台65容置于圆槽63中且圆台65抵接于挡块64,使转动管62可与摆动管61以套管6的轴心线为中心线发生相对转动,又始终保持与摆动管61的连接。

如图1所示,竖板41中部以及横板42中部均开有通孔,立柱1和横梁2上与竖板41及横板42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可固定螺栓8,使竖板41紧贴于立柱1两侧,横板42紧贴于横梁2底部,实现稳定的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安装支撑装置3时,首先将竖板41通过螺栓8固定于立柱1两侧的位置,转动套管6使其沿着螺杆7的螺纹转动,调整横板42的角度,使其紧贴于横梁2的底部,然后转动螺母71使其抵接于套管6,将套管6的位置固定。最后用螺栓8将竖板41与横板42的位置固定,即形成稳固的支撑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