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3779发布日期:2019-10-08 23:3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工件生产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管廊墙板为叠合半预制体系,内侧外侧预制,中间预留现浇区间。墙板内侧与外侧部分生产合模时,预先生产的A侧墙板需垂直吊至B侧模具内。A侧墙板整体构件规格大、自重高,与B侧墙板外形对位难,生产时合模工序需占用较多工时;为了保证管廊墙板整体尺寸还需支撑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引导AB两侧墙板完成合模对位,同时也能支撑起A侧墙板的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包括支撑架和支撑管,所述支撑架包括一块竖板和竖板两侧向一个方向延伸出的侧板,所述支撑架设有限位槽,所述竖板远离侧板的一侧下端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支撑管伸出支撑架,支撑管下方连接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对应限位槽的两侧设有通孔,限位管与支撑架之间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穿过限位槽和通孔,将限位管与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侧板上部为上窄下宽,形成切口,所述切口处连接引导板。

进一步,所述引导板包括倾斜的引导面和竖直的定位面,所述引导面与定位面相连接,引导面与切口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固定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与竖板连接的一端下方有缺口,形成避让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板。

进一步,所述支撑管与限位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板。

进一步,所述限位管上的通孔为多个,且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通孔设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设在竖板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少线上工人人工操作,提高效率,提高精度,作用显著;便捷地引导A侧墙板下落对位至B侧墙板,起限位和引导作用;可调式支撑方便多规格厚度的墙板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工作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第一加强筋板,3—支撑架,31—侧板,32—竖板,4—引导板,5—支撑管,6—第二加强筋板,7—限位管,8—挡边模具,9—引导支撑工装,10—A构件,11—B构件,α—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管廊墙板引导支撑工装,包括支撑架3和支撑管5,支撑架3包括一块竖板32和竖板32两侧向一个方向延伸出的侧板31,竖板32中部设有限位槽,侧板31上部为上窄下宽,形成一个切口,下部为上宽下窄,形成缺口,切口处焊接有引导板4,引导板4包括倾斜的引导面和竖直的定位面,引导面与定位面相连接,引导面与切口相匹配,引导面与竖板32呈夹角α,引导板4下方设有支撑管5,支撑管5伸出支撑架3,支撑管5下方连接着限位管7上端,限位管7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和限位槽相对应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板4的材质选用钢材,引导板4与竖板32之间的夹角α为60°,便于构件下放时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防止了构件边角磕到造成破损。

本实施例中,限位管和支撑管等选用方管。限位管7在高度方向上的通孔为2个。支撑管5下方与限位管7上端焊接在一起,呈“L”顺时针旋转90°之后的形状,并在连接处焊接有第二加强筋板6,以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限位管7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通孔,将螺栓穿过竖板32上的限位槽插入到限位管7的通孔中,将螺栓拧紧,将限位管7和支撑架3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螺栓插入到限位管7不同的通孔中,来实现支撑管5的高度调节。

在竖板32远离侧板31的一侧下端焊接有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上有固定槽,固定底座与竖板连接的一端下方有缺口,形成避让槽。固定槽上安装有螺栓,螺栓将引导支撑工装9固定在台车模上,固定底座1与竖板32之间还焊接有第一加强筋板2,以增加板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根据A构件与B构件的厚度、两者之间需要空留的间隙,选择支撑管5的高度,利用螺栓穿过竖板32上的限位槽插入到限位管7的通孔中,把螺栓拧紧,将限位管7与支撑架3固定在一起。在固定底座1下方的避让槽和支撑架3的下部缺口处放入挡边模具8,挡边模具8抵住B构件11,然后将螺栓插入到固定底座1的固定槽内,拧入到台车模内,将引导支撑工装9固定在台车模上。A构件10吊装到支撑架3上方,通过引导板4慢慢移到支撑管5上,起到一个引导支撑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