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4614发布日期:2019-08-23 22:04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内的竖向遮阳玻璃百叶是将多块钢化玻璃悬挑出墙面,并且沿竖向依次排列,起到遮阳和体现建筑立面的美学效果。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在幕墙上的运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对于玻璃幕墙竖向遮阳玻璃百叶的连接,传统做法是将大型竖向遮阳玻璃通过不锈钢夹具连接在立柱上,挑出建筑墙面,此种连接通常是适用于挑出距离不超过400mm宽的竖向遮阳玻璃百叶,而挑出为500mm宽的超大竖向遮阳玻璃百叶,在高层建筑中会存在很多的隐患,尤其是不锈钢夹具对上下两个玻璃百叶之间的连接为点到点连接,超长悬挑的竖向遮阳玻璃百叶本身自重较重,且存在侧向风压,在自重及侧向风压作用下,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对于这种结构的玻璃百叶,极易产生破坏,会造成遮阳玻璃百叶碎裂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改变上下两个玻璃百叶之间的连接方式,使玻璃百叶之间连接牢固,抗风压能力强,使用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包括钢化玻璃、底座、固定夹板、竖向连接玻璃夹和底座连接件,多块钢化玻璃沿竖向依次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竖向连接玻璃夹和底座连接件均固定相邻的两块钢化玻璃,并且竖向连接玻璃夹和底座连接件间隔开设置;底座与钢化玻璃一一对应设置,底座上设有U型槽,U型槽的上侧、下侧和前侧均有开口,每个钢化玻璃的后端通过固定夹板固定于一个底座的U型槽内;上下相邻的两个底座通过底座连接件固定连接,底座连接件的前端连接底座,底座连接件的后端与墙体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竖向连接玻璃夹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固定于一块钢化玻璃的上端;竖向连接玻璃夹的上侧设有与钢化玻璃的厚度匹配的开口向上的安装槽,另一块钢化玻璃的下端从竖向连接玻璃夹的上方插入安装槽内。

优选的,竖向连接玻璃夹包括玻璃夹本体和固定于玻璃夹本体内侧的两个橡胶垫片,钢化玻璃贴合于两个橡胶垫片之间。

优选的,底座连接件包括底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底座,第一连接管的前端焊接于底板上,第一连接管的后端插入第二连接管内,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螺丝固定,第二连接管的后端与预埋件焊接固定。

优选的,U型槽内还设有PVC垫片,PVC垫片与固定夹板间隔开设置,PVC垫片卡在钢化玻璃与U型槽之间的缝隙内。

优选的,U型槽的开口处均设有密封胶,密封胶密封U型槽的开口。

优选的,钢化玻璃的后端与固定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夹板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钢化玻璃与固定夹板的螺纹连接孔为竖直的腰型孔,底板与底座的螺纹连接孔也为竖直的腰型孔。

优选的,底座与钢化玻璃等长。

优选的,钢化玻璃的宽度为700-800mm,竖向连接玻璃夹的宽度为60-9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化玻璃的后端与长形的底座连接,再利用底座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两个底座,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增加了对竖向玻璃百叶的固定长度,提高了抗风压能力;与底座间隔开设置的竖向连接玻璃夹固定上下相邻的钢化玻璃,进一步在宽度方向上增加了对大型钢化玻璃的固定作用点,提高了钢化玻璃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抗侧向风压的能力。本实用新型将钢化玻璃点到点的固定方式改变为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两条线的固定方式,使钢化玻璃之间连接牢固,抗风压能力强,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切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钢化玻璃;2.底座;21.U型槽;22.PVC垫片;23.密封胶;3.固定夹板;4.竖向连接玻璃夹;41.安装槽;42.玻璃夹本体;43.橡胶垫片;5.底座连接件;51.底板;52.第一连接管;53.第二连接管;6.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型竖向遮阳玻璃百叶,包括钢化玻璃1、底座2、固定夹板3、竖向连接玻璃夹4和底座连接件5,多个钢化玻璃1沿竖向依次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竖向连接玻璃夹4和底座连接件5均固定上下相邻的两块钢化玻璃1,并且竖向连接玻璃夹4和底座连接件5间隔开设置,因此,可以在钢化玻璃1的宽度方向上提供两个支撑点,提高了钢化玻璃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抗侧向风压的能力;底座2为铝合金材质,底座2设有多个,底座2与钢化玻璃1一一对应设置,底座2上设有U型槽21,U型槽21的上侧、下侧和前侧均有开口,每个钢化玻璃1的后端均栓接固定夹板3,固定夹板3再栓接底座2,从而将钢化玻璃1固定于一个底座2的U型槽内,具体为,固定夹板3为U型夹,固定夹板3包住钢化玻璃1的后端,再通过两个互相匹配的M10不锈钢螺栓和M6不锈钢螺钉将固定夹板3的U型开口端和钢化玻璃锁紧固定,固定夹板3的后端与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底座2通过底座连接件5固定连接,底座连接件5的前端连接底座2,底座连接件5的后端与墙体上的预埋件6固定连接,底座2和底座连接件5增加了对钢化玻璃的长度方向上的固定强度。

如图1和图3所示,竖向连接玻璃夹4的下侧通过至少两个螺栓固定于一块钢化玻璃的上端,竖向连接玻璃夹4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可以将其下侧稳定地固定于钢化玻璃1上,使竖向连接玻璃夹4不会晃动。竖向连接玻璃夹4的上侧设有与钢化玻璃1的厚度匹配的开口向上的安装槽41,另一个钢化玻璃的下端卡入安装槽41内,由于钢化玻璃1为刚性材质,并且自重大,因此上面的钢化玻璃1可以稳定地卡在安装槽41内,从而竖向连接玻璃夹4将上下相邻的钢化玻璃互相固定,增加钢化玻璃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提高抗风性能;竖向连接玻璃夹4还可以保证各块玻璃百叶的竖向平整度,使整体效果看起来更加美观。

如图3所示,竖向连接玻璃夹4包括玻璃夹本体42和固定于玻璃夹本体42内侧的两个橡胶垫片43,钢化玻璃1贴合于两个橡胶垫片43之间。橡胶垫片43起到减震和缓冲作用,可以保护钢化玻璃1。

如图1所示,底座连接件5包括底板51、第一连接管52和第二连接管53,底板51为300x140x10mm氟碳喷涂钢板,第一连接管52为220x50x10mm氟碳喷涂焊接方管,第二连接管53为250x74x10mm氟碳喷涂焊接方管,底板51通过螺栓连接相邻的两个底座2,第一连接管52的前端焊接于底板51上,第一连接管52的后端插入第二连接管53内,第一连接管52与第二连接管53通过螺钉固定,第二连接管53的后端与预埋件6焊接固定。底座连接件5设置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管52和第二连接管53,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对底座连接件5前后调节,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容错率。

U型槽21内还设有PVC垫片22,PVC垫片22与固定夹板3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设置,PVC垫片22卡在钢化玻璃1与U型槽21之间的缝隙内。PVC垫片22使钢化玻璃1的后端与U型槽21紧密贴合,改善钢化玻璃1与底座2之间的固定强度和减震性能。

U型槽21的开口处均设有密封胶23,密封胶23密封U型槽21的开口,以改善U型槽21的防水性能。

钢化玻璃1与固定夹板3的螺纹连接孔为竖直的腰型孔,底板51与底座2的螺纹连接孔也为竖直的腰型孔,从而安装时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调整钢化玻璃1和底座连接件5的位置,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容错率。

底座2与钢化玻璃1等长,与钢化玻璃1等长的底座2连接钢化玻璃,加强了钢化玻璃1的竖向刚度,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钢化玻璃1的宽度为700-800mm,竖向连接玻璃夹4的宽度为60-90mm。

安装过程为:两块钢化玻璃1的后端上下侧通过不锈钢螺丝与固定夹板3进行栓接,钢化玻璃1通过固定夹板3与铝合金的底座2进行栓接,钢化玻璃1与底座2的U型槽21结合处加垫PVC垫片22,并在U型槽21的开口处注入密封胶23;底座连接件5的底板51上开四个Φ10.5mm的竖向腰型孔,底座2通过4颗M10x50六角头螺栓与底板51进行连接,通过竖向腰型孔可进行上下±5mm位移调节;底座连接件5的底板51前后两侧分别与底座2和第一连接管52焊接,第二连接管53与预埋件6进行焊接,第一连接管52和第二连接管53可调节前后位移,调节完成后将第一连接管52和第二连接管53进行焊接,再采用M8x12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进行加固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底座连接件。将竖向连接玻璃夹4的下侧采用两个M6不锈钢螺钉固定于下方的钢化玻璃上,使上方的钢化玻璃卡入竖向连接玻璃夹4上方的安装槽41内,实现对玻璃百叶的上下两块钢化玻璃间进行固定,完成整体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