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棉板高速打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002发布日期:2019-08-20 23:29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岩棉板高速打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岩棉板高速打洞器。



背景技术:

在装卸过程中需要进行岩棉板拆除作业,传统进行敲墙的方式是通过大锤人工敲墙。这种方式费事废力,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使得敲墙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岩棉板高速打洞器,该装置实现了机械化砸墙,且砸墙的频率快,从而作业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岩棉板高速打洞器,包括固定座、电机、击锤组件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件。所述固定座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分别设置有第一带轮、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二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分别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分别围绕所述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的中心旋转,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旋转动作先后相差180度。所述击锤组件包括第一锤头、第二锤头、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锤头、第二锤头通过套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套管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锤头、第二锤头为半球形锤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第一驱动轴9与第二驱动轴10的旋转动作先后相差180度。通过这样的设计形成交替的捶打动作,捶打的频率高。所述第一驱动轴9、第二驱动轴1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与所述套管15活动连接。套管15,驱动第一锤头11、第二锤头12实施交替式快速击打,从而对岩棉板捶打的效率高。该装置实现了机械化砸墙,且砸墙的频率快,从而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岩棉板高速打洞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2、图3的标记说明:固定座1、电机2、传动轴3、第一旋转件4、连接轴5、第二旋转件6、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第一驱动轴9、第二驱动轴10、第一锤头11、第二锤头12、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套管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手柄18、皮带孔19。

岩棉板高速打洞器,包括固定座1、电机2、击锤组件,其特征在于,电机2的电机轴与传动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3与固定座1活动连接,传动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件4,固定座1通过连接轴5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件6,第一旋转件4、第二旋转件6分别设置有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第一带轮7通过传动带与第二带轮8传动连接,第一旋转件4、第二旋转件6分别设有第一驱动轴9、第二驱动轴10,第一驱动轴9、第二驱动轴10分别围绕第一旋转件4、第二旋转件6的中心旋转,第一驱动轴9与第二驱动轴10的旋转动作先后相差180度。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钟表的时针指向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驱动轴9到达十二点的位置时,第二驱动轴10到达六点位置。造成了第一驱动轴9与第二驱动轴10的旋转动作先后相差180度,通过这样的设计形成交替的捶打动作,捶打的频率高。从而捶打的效率高。

所述击锤组件包括第一锤头11、第二锤头12、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所述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锤头11、第二锤头12通过套管15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杆13、第二活动杆14活动连接,具体采用的是套接。所述第一驱动轴9、第二驱动轴1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与所述套管1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锤头11、第二锤头12为半球形锤头。击打过程中,所述第一锤头11、第二锤头12的半球体与岩棉板交替接触,进行捶打,频率高,击打效果明显。

所述固定座1固定连接有手柄18,方便作业过程中对该装置的握持。所述固定座1开设有皮带孔19,该皮带孔19提供皮带在其中通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