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183发布日期:2019-11-12 23:07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钢结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一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产物,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该项技术无论是在使用性能还是资源利用方面都远远超出,因此该项技术也被认作是发达国家建筑领域中的标志性建筑技术。钢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钢结构柱的基座,另一部分是钢结构柱,一般来说对于钢结构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钢结构柱的装配上。

常见的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梁柱形状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矩形钢管柱,第二类是 O 形钢管柱,第三类是 H 型钢柱。由于矩形结构相较于圆形结构,稳定性更高,使用钢材较少,因此目前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是矩形钢管柱还有 H 型钢管柱。传统的钢结构梁柱的装配方式是通过焊接,但是由于焊接工作量很大,而且焊接处的焊缝容易集聚较大的应力,发生脆断现象,因此人们将目光集中到了装配式的连接方式,这种装配方式的优点在于:装配式钢结构所需要用到的所有构件都能在工厂中进行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不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产品精度较高,施工质量较好;从生产到装配全部机械化进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人工处理,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用人成本;当建筑需要拆除时,钢结构的钢材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装配式钢结构主要的承重部位是柱子,柱子发生损坏,自然整体结构就会崩毁,因此在进行连接节点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钢柱在进行施工的阶段还是处于弹性状态,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以免柱子受到应力过大出现弯折。钢结构各构件由许多节点进行连接,节点的体积较小,但是力的主要承担者,需要承受大量的剪力、扭力还有轴力,因此必须保证节点的强度以及抗耗损能力足够,才能确保钢结构不会在地震中出现结构的崩坏。节点域的设计时我国钢结构装配过程中常会忽略的一个问题,当钢柱受到多个方向的不平衡的力时,会将力传导节点域当中,如果节点域刚度过高,就会导致钢柱底部损坏,因此在节点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塑性状态,通过变形来缓释压力。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够直接在工厂之中进行制作,运输到施工场地进行安装,通过实验证明,当第三连接筋板、第六连接筋板的厚度增加,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降低时,节点的承载能力会增加,进而保证整体框架钢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包括第一竖支撑梁、第二竖支撑梁,及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支撑梁、第二竖支撑梁连接的第一横支撑梁、第二横支撑梁,及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一侧的第一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两端的第一连接筋板、第二连接筋板,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筋板内的一组第一螺栓孔,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筋板一侧的第三连接筋板,及设置在第三连接筋板内的一组第二螺栓孔,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筋板、第二连接筋板之间构成U形结构,及与第一支撑板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两端的第四连接筋板、第五连接筋板,及设置在第四连接筋板一侧的第六连接筋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五连接筋板、第六连接筋板内的一组第三螺栓孔、一组第四螺栓孔,其中,第二支撑板、第四连接筋板、第五连接筋板之间构成U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且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一辅助螺栓孔、若干个第二辅助螺栓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筋板、第二连接筋板连接面的一组竖加强连接筋条。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第一支撑板连接面的竖加强连接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够直接在工厂之中进行制作,运输到施工场地进行安装,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证明,当第三连接筋板、第六连接筋板的厚度增加,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降低时,节点的承载能力会增加,进而保证整体框架钢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的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筋板、第二连接筋板等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的第二支撑板、第四连接筋板、第五连接筋板15等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包括第一竖支撑梁1、第二竖支撑梁2,及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支撑梁1、第二竖支撑梁2连接的第一横支撑梁3、第二横支撑梁4,及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2一侧的第一支撑板5,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两端的第一连接筋板7、第二连接筋板8,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筋板7内的一组第一螺栓孔9,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筋板8一侧的第三连接筋板10,及设置在第三连接筋板10内的一组第二螺栓孔11,其中,第一支撑板5、第一连接筋板7、第二连接筋板8之间构成U形结构,及与第一支撑板5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12,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两端的第四连接筋板14、第五连接筋板15,及设置在第四连接筋板14一侧的第六连接筋板16,及分别设置在第五连接筋板15、第六连接筋板16内的一组第三螺栓孔17、一组第四螺栓孔18,其中,第二支撑板12、第四连接筋板14、第五连接筋板15之间构成U形结构。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包括第一竖支撑梁1、第二竖支撑梁2,及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支撑梁1、第二竖支撑梁2连接的第一横支撑梁3、第二横支撑梁4,及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2一侧的第一支撑板5,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两端的第一连接筋板7、第二连接筋板8,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筋板7内的一组第一螺栓孔9,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筋板8一侧的第三连接筋板10,及设置在第三连接筋板10内的一组第二螺栓孔11,其中,第一支撑板5、第一连接筋板7、第二连接筋板8之间构成U形结构,及与第一支撑板5相配合使用的第二支撑板12,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两端的第四连接筋板14、第五连接筋板15,及设置在第四连接筋板14一侧的第六连接筋板16,及分别设置在第五连接筋板15、第六连接筋板16内的一组第三螺栓孔17、一组第四螺栓孔18,其中,第二支撑板12、第四连接筋板14、第五连接筋板15之间构成U形结构,及分别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2、第一支撑板5、第一连接筋板7、第二连接筋板8连接面的一组竖加强连接筋条19,及设置在第二竖支撑梁2、第一支撑板5连接面的竖加强连接筋板20。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所述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12内且相配合使用的若干个第一辅助螺栓孔6、若干个第二辅助螺栓孔13。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所述方管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钢结构,一组第一螺栓孔9与一组第四螺栓孔1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一组第二螺栓孔11与一组第三螺栓孔1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若干个第一辅助螺栓孔6与若干个第二辅助螺栓孔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其中,图1中螺栓未标出,连接钢结构方管卡入第一竖支撑梁1、第二竖支撑梁2、第一横支撑梁3、第二横支撑梁4所构成通槽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