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419发布日期:2020-04-14 20:4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高效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搅拌站。



背景技术:

搅拌站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主要用途为搅拌混合混凝土,也叫砼搅拌站。hzs系列商品水泥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国际流行的模块式快速拼装结构,高性能进口搅拌机,双机双控的计算机控制方式,防噪音、防粉尘污染、环保设计,是新一代的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适用于城市商品预拌混凝土、道桥、水利、机场、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混凝土需求量大的场所。

现有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5798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搅拌站,该搅拌站包括:搅拌站主机、水池、与所述水池连通的喷水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喷水管道上的增压泵和防止水回流的阀门,其中,所述喷水管道位于所述搅拌站主机的出料口的下方,且喷水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清洗搅拌车的喷水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搅拌站内设置了用于清洗搅拌车的喷水管道,使得搅拌车在接料时即可完成搅拌车的清洗,搅拌车无需再花费时间进行清洗,有效地缩短了搅拌车的运输时间,利于提高搅拌车的运输效率,同时,由于运输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运送的混凝土的品质。

但在采用上述的这种搅拌站在进行工作时,搅拌机每次只能搅拌一批混凝土,当该批混凝土排放到砼车后,才能进行下一批混凝土的搅拌,在此期间砼车需要等待,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搅拌站,具有能够节省砼车的等待时间,提高搅拌站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搅拌站,包括架体以及竖直固接于架体的搅拌站本体,所述搅拌站本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所述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下侧均设置有能够阻挡下料的挡料机构,所述搅拌筒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物料投入混料筒内对物料进行混合,然后打开混料筒的挡料机构,使混合完成的物料投入搅拌筒,然后,通过挡料机构关闭混料筒,重新向混料筒内进行投料,等待搅拌筒的搅拌结束,与此同时,搅拌筒通过搅拌机构对混料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打开搅拌筒的挡料机构,即可使搅拌筒内的物料落至储料筒内进行暂存,等待砼车下料,与此同时,然后,搅拌筒的挡料机构关闭,混料筒的挡料机构打开,混合完成的物料再次投入搅拌筒内,如此循环,实现了物料的混合、物料的搅拌以及物料的下料同步进行,结省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搅拌站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接于搅拌筒上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搅拌辊,所述搅拌辊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搅拌筒内,所述支撑板对应搅拌辊的位置设置有能够驱动搅拌辊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辊转动,从而能够完成搅拌筒内混料的搅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下端均呈锥形,且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锥底最低处均固设有出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下端均为锥底,可以便于物料自动流至出料管,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料机构包括能够分别插设于各出料管内的挡板,各所述出料管上还均固接有能够带动对应挡板移动从而遮挡或打开出料管的驱动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各驱动缸可以带动各挡板移动,从而打开或遮挡出料管,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下料和停止下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出料管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挡板均能够插设于通槽内,所述挡板能够插设于通槽内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出料管远离槽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挡板插设于通槽内且抵接于出料管远离槽口的一侧,即可完成出料管内物料的下落,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的通槽侧壁均固接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密封垫在挡板移动时,能够密封挡板与通槽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物料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料筒的上侧固接有多个分料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原料投入混料筒内暂存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分料筒分别向混料筒内投放混凝土原料,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各分料筒的上侧均设置有能够关闭分料筒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盖板能够方便的开启或关闭各分料筒,从而可以在结束工作后关闭各分料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工作时,将物料投入混料筒内对物料进行混合,然后打开混料筒的挡料机构,使混合完成的物料投入搅拌筒,然后,通过挡料机构关闭混料筒,重新向混料筒内进行投料,等待搅拌筒的搅拌结束,与此同时,搅拌筒通过搅拌机构对混料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打开搅拌筒的挡料机构,即可使搅拌筒内的物料落至储料筒内进行暂存,等待砼车下料,与此同时,然后,搅拌筒的挡料机构关闭,混料筒的挡料机构打开,混合完成的物料再次投入搅拌筒内,如此循环,实现了物料的混合、物料的搅拌以及物料的下料同步进行,结省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搅拌站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下端均为锥底,可以便于物料自动流至出料管,使用方便;

3.工作时,各驱动缸可以带动各挡板移动,从而打开或遮挡出料管,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混料筒、搅拌筒以及储料筒的下料和停止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搅拌站本体;21、混料筒;211、顶板;212、分料筒;213、盖板;22、搅拌筒;221、支撑板;222、搅拌辊;223、驱动电机;23、储料筒;24、出料管;241、通槽;242、密封垫;25、挡板;251、驱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搅拌站,包括架体1以及固接于架体1上的搅拌站本体2,搅拌站本体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混料筒21、搅拌筒22以及储料筒23。混料筒21、搅拌筒22以及储料筒23的下端底面均呈锥形且锥形的中心位置处均固接有出料管24,混料筒21内的物料通过出料管24能够落至搅拌筒22内,搅拌筒22内的物料能够通过出料管24落至储料筒23内,储料筒23内的物料能够通过出料管24落至砼车。

参照图1和图2,混料筒21、搅拌筒22以及储料筒23的下侧还设置有挡料机构,各出料管24的一侧均开设有水平设置的通槽241,挡料机构包括能够分别插设于各通槽241内的挡板25,各挡板25能够插设于通槽241内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出料管24远离槽口的一侧。各出料管24的两侧还均固接有驱动缸251,驱动缸25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挡板25远离出料管24的一端。为增加挡板25与通槽241之间的密封性,通槽24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42。工作时,各驱动缸251可以带动各挡板25移动,从而打开或遮挡对应出料管24,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混料筒21、搅拌筒22以及储料筒23的下料和停止下料。

混料筒2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211,顶板211上固接有多个轴线竖直设置的分料筒212,多个分料筒212的下端均与混料筒21连通且各分料筒212的上侧均设置有盖板213,各盖板213的一侧均铰接于分料筒212。工作时,打开各盖板213,即可通过不同的分料筒212分别向混料筒21内投放混凝土原料,使用方便。

参照图2,搅拌筒22内还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接于搅拌筒22上侧且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21,支撑板221上以搅拌筒22的轴线为中心均匀竖直设置有多个搅拌辊222,多个搅拌辊222的上端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21,且各搅拌辊222的下端均沿延伸至搅拌筒22内,且各搅拌辊222延伸至搅拌筒22内的位置均固接有多个能够实现搅拌筒22内物料搅拌的搅拌叶片。各支撑板221的上侧对应各搅拌辊222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接于支撑板221上的驱动电机223,驱动电机223的输出轴与对应搅拌辊222的上端固接。工作时,驱动电机223带动搅拌辊222转动能够带动各搅拌辊222转动,从而可以将搅拌筒22内的物料完成搅拌。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时,将物料投入混料筒21内对物料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混料筒21内下端的驱动缸251带动挡板25移动打开混料筒21下端的出料管24,使混合完成的物料投入搅拌筒22,然后,通过驱动缸251带动挡板25关闭出料管24,重新向混料筒21内进行投料,等待搅拌筒22的搅拌结束,与此同时,搅拌筒22通过搅拌机构对混料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通过搅拌筒22下侧的驱动缸251打开搅拌筒22的出料管24,即可使搅拌筒22内的物料落至储料筒23内进行暂存,等待砼车下料,与此同时,然后,搅拌筒22下端的驱动缸251带动搅拌筒22的出料管24关闭,混料筒21下端的驱动缸251带动混料筒21的挡出料管24打开,混合完成的物料再次投入搅拌筒22内,如此循环,实现了物料的混合、物料的搅拌以及物料的下料同步进行,结省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搅拌站的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