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2743发布日期:2019-04-23 20:4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方式不同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以建筑模块为基本的设计单元,通过各类模块间的组合,形成不同建筑的外形。建筑设计时外形尺寸超过一定长度时需要设置后浇带已保证结构自身收缩不会产生有害裂缝,只有混凝土达到一定龄期后才能浇筑后浇带处混凝土,因装配式建筑施工外防护不同于传统建筑外脚手架,装配式建筑外防护随装配层施工同步提升,后期外墙板后浇带施工时无外架操作平台,且不能重新搭设外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可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工厂预制:在工厂预先制作由内至外连接为一体的预制内叶墙、预制保温层和预制外叶墙形成装配式预制外墙板;

s2:设置断开处:在预制内叶墙的墙板上设置内叶断开处并保持内叶断开处中原有墙板钢筋不断开,在预制保温层和预制外叶墙与内叶断开处相应的位置设置保温断开处和外叶断开处;

s3:装配预制外墙板:将整体外墙板吊装与建筑主体形成装配连接;

s4:保温断开处处理:将保温板补装至保温断开处;

s5:后浇筑带施工:在后浇筑区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浇筑带;

s6:外叶断开处处理:将密封件填装至外叶断开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s1中,在预制内叶墙的内表面埋装预埋螺栓,步骤s2中的内叶断开处位于预埋螺栓之间,在步骤s5中,以预埋螺栓为连接件进行支模完成混凝土浇筑。

在步骤s3中,在内叶断开处装设可拆卸的辅助支撑体,装配时将辅助支撑体与建筑主体形成连接,待整体外墙板连接牢固后将辅助支撑体拆除。

在步骤s2中,内叶断开处的断开尺寸设置为40cm,保温断开处的断开尺寸为6cm,外叶断开处的断开尺寸为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预制外墙板的后浇筑区处于内叶断开处,预制保温层和预制外叶墙相应设有保温断开处和外叶断开处,该内叶断开处、保温断开处和外叶断开处均是在预制内叶墙、预制保温层和预制外叶墙形成装配式预制外墙板后通过去材料形成的,避免了直接预制形成断开处时所需要的断开处模板,并且,由于要保证内叶断开处中原有墙板钢筋不断开,若直接预制,则会造成断开处模板的拆装困难,这种通过去材料形成的内叶断开处、保温断开处和外叶断开处,节省了用材,简化了施工;以预制保温层和预制外叶墙充当混凝土浇筑带的外模板,无需在墙体外侧安装支模,外侧不用搭设外架操作平台,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节省了重新搭设外架的施工费用;因预制保温层和预制外叶墙充当混凝土浇筑带的外模板,免去了人工支设外侧模板工序,而且外侧无需上人支模,免去搭设操作平台的工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混凝土浇筑带设置在预制外墙板上,没有因后浇带的设置将预制外墙板调整为现浇墙体,外墙全部采用预制构件,且避免了现浇墙板与预制外墙板节点搭接处理问题,保证了墙体的质量及外墙装饰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未浇筑状态)。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浇筑状态)。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预制内叶墙;11、内叶断开处;12、墙板钢筋;13、后浇筑区;2、预制保温层;21、保温断开处;3、预制外叶墙;31、外叶断开处;32、凹槽;4、混凝土浇筑带;5、保温板;6、密封件;61、止水条;62、密封胶;7、抗裂玻纤网;8、预埋螺栓;9、辅助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7示出了本发明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的施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工厂预制:在工厂预先制作由内至外连接为一体的预制内叶墙1、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形成装配式预制外墙板;

s2:设置断开处:在预制内叶墙1的墙板上设置内叶断开处11并保持内叶断开处11中原有墙板钢筋12不断开,在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与内叶断开处11相应的位置设置保温断开处21和外叶断开处31;

s3:装配预制外墙板:将整体外墙板吊装与建筑主体形成装配连接;

s4:保温断开处21处理:将保温板5补装至保温断开处21;

s5:后浇筑带施工:在后浇筑区13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浇筑带4;

s6:外叶断开处31处理:将密封件6填装至外叶断开处31。

采用该方法,预制外墙板的后浇筑区13处于内叶断开处11,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相应设有保温断开处21和外叶断开处31,该内叶断开处11、保温断开处21和外叶断开处31均是在预制内叶墙1、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形成装配式预制外墙板后通过去材料形成的,避免了直接预制形成断开处时所需要的断开处模板,并且,由于要保证内叶断开处11中原有墙板钢筋12不断开,若直接预制,则会造成断开处模板的拆装困难,这种通过去材料形成的内叶断开处11、保温断开处21和外叶断开处31,节省了用材,简化了施工;以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充当混凝土浇筑带4的外模板,无需在墙体外侧安装支模,外侧不用搭设外架操作平台,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节省了重新搭设外架的施工费用;因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充当混凝土浇筑带4的外模板,免去了人工支设外侧模板工序,而且外侧无需上人支模,免去搭设操作平台的工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混凝土浇筑带4设置在预制外墙板上,没有因后浇带的设置将预制外墙板调整为现浇墙体,外墙全部采用预制构件,且避免了现浇墙板与预制外墙板节点搭接处理问题,保证了墙体的质量及外墙装饰施工质量。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在预制内叶墙1的内表面埋装预埋螺栓8,步骤s2中的内叶断开处11位于预埋螺栓8之间,在步骤s5中,以预埋螺栓8为连接件进行支模完成混凝土浇筑。预埋螺栓8用于墙体内侧支设模板,采用套丝螺杆、钢管、卡扣固定内模,模板支设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在内叶断开处11装设可拆卸的辅助支撑体9,装配时将辅助支撑体9与建筑主体形成连接,待整体外墙板连接牢固后将辅助支撑体9拆除。这样设置提高了装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内叶断开处11的断开尺寸设置为40cm,保温断开处21的断开尺寸为6cm,外叶断开处31的断开尺寸为2cm。该步骤中,将内叶断开处11的断开尺寸设置为40cm,确保形成大区域的后浇筑区13,在后浇筑区13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稳定可靠的浇筑带,即保证了浇筑带的强度,使整体结构自身收缩不会产生有害裂缝,而保温断开处21的断开尺寸为6cm,外叶断开处31的断开尺寸为2cm,形成3比1的尺寸比例,这样设置,使得外叶断开处31与保温断开处21形成了一个可靠性的台阶面,在将保温板5补装至保温断开处21时,该台阶面一方面对保温板5形成定位,提高了保温板5补装时的方便性;另一方面,台阶面还对保温板5形成向内阻隔,防止保温板5向外脱出,最后配合小尺寸密封件6的填装与浇筑带的共同作用对保温板5形成有效的内外阻隔,又防止了保温板5向内脱出,该尺寸的组合保证了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的便利性。

采用该方法施工的带后浇筑带的装配式预制外墙板包括由内至外连接为一体的预制内叶墙1、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预制内叶墙1的墙板设有至少一段内叶断开处11、且于内叶断开处11保持预制内叶墙1中原有墙板钢筋12不断开,内叶断开处11和内叶断开处11中的墙板钢筋12共同形成后浇筑区13,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在与内叶断开处11相应的位置设有保温断开处21和外叶断开处31,后浇筑区13后浇筑有混凝土浇筑带4,保温断开处21补装有保温板5,外叶断开处31填装有密封件6。该结构中,预制外墙板的后浇筑区13处于内叶断开处11,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相应设有保温断开处21和外叶断开处31,以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充当混凝土浇筑带4的外模板,无需在墙体外侧安装支模,外侧不用搭设外架操作平台,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节省了重新搭设外架的施工费用;因预制保温层2和预制外叶墙3充当混凝土浇筑带4的外模板,免去了人工支设外侧模板工序,而且外侧无需上人支模,免去搭设操作平台的工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混凝土浇筑带4设置在预制外墙板上,没有因后浇带的设置将预制外墙板调整为现浇墙体,外墙全部采用预制构件,且避免了现浇墙板与预制外墙板节点搭接处理问题,保证了墙体的质量及外墙装饰施工质量。

密封件6包括止水条61和密封胶62,止水条61和密封胶62填装在外叶断开处31且止水条61位于内侧。预制外叶墙3的外表面在与内叶断开处11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32,凹槽32内设置有抗裂玻纤网7,该结构中,止水条61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密封胶62采用耐候防水密封硅酮胶,采用遇水膨胀橡胶、耐候性防水密封硅酮胶和挂抗裂玻纤网7、抹抗裂砂浆有效保证外墙防水质量,拼缝处理后进行外墙装饰施工,不影响外立面设计要求。

内叶断开处11的断开尺寸为40cm,保温断开处21的断开尺寸为6cm,外叶断开处31的断开尺寸为2cm,凹槽32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分别为10cm和8mm。

预制内叶墙1在内叶断开处11两侧的内表面埋装有用于支模的预埋螺栓8。预制内叶墙1的后浇筑区13两侧设有预埋螺栓8,用于墙体内侧支设模板,采用套丝螺杆、钢管、卡扣固定内模,模板支设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

内叶断开处11装设有可拆卸的辅助支撑体9。该辅助支撑体9与建筑主体形成辅助连接,以提高连接强度,待整体外墙板连接牢固后将辅助支撑体9拆除。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