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8561发布日期:2019-05-22 01:59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装配建筑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连接处往往是施工的难点所在,吊装构件不易进行施工定位,进而降低施工质量和装配效率;连接处受力性能差,进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等。

对装配式建筑而言,柱-柱连接又是施工关键所在,目前柱筋的连接多采用注浆套筒连接、螺纹套筒连接和螺栓连接等形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注浆套筒连接在注浆施工中由于工人技术参差不齐,后期对注浆的效果看不见摸不着,无法保证注浆的效果,最终影响工程质量。螺纹套筒、螺栓连接存在施工繁琐、抗震性能差等缺点。

对装配式建筑而言,柱-柱连接属于纵向连接,柱与柱钢筋连接完后存在一个浇筑段,该浇筑段通常采用模板围挡进行现浇,材料收缩通常会造成浇筑段不密实无法完全连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材料在注浆过程中不密实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之间的柱筋与柱筋的连接采用连接套筒,连接套筒进行径向挤压,使连接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与柱筋进行相互咬合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上预制柱内预留有混凝土浇注通道,混凝土浇注通道从上预制柱的侧壁斜向下贯穿到上预制柱的底部。

进一步的,混凝土浇注通道的混凝土浇注口位于上预制柱的侧壁上,混凝土浇注通道为四棱椎体,上口小下口大。

进一步的,混凝土浇注口的数量可以为1-2个。

进一步的,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之间的浇注段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浇筑段模板围挡,通过混凝土浇注通道进行浇筑混凝土至浇筑满后在柱侧壁进行抹平处理即可。

进一步的,在预制上预制柱下端时,上预制柱内预埋导管。

进一步的,导管的下端与上预制柱的下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之间的浇注段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浇筑段模板围挡,通过导管往浇注段内填充混凝土,导管用于浇筑混凝土及排气、出浆使用,直至灌满导管上端溢出混凝土后抹平即可。

进一步的,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通过挤压机将连接套筒沿径相挤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创造可使柱与柱连接节点浇筑的效率更高、质量的可控性更强,工序更加简化,方便易学,有效解决了材料在注浆过程中不密实以及材料收缩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节点的浇筑质量和节点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通过连接套筒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的浇注段浇注好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预制柱;11、混凝土浇注通道;111、混凝土浇注口;2、下预制柱;3、连接套筒;4、浇注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之间的柱筋柱筋与柱筋的连接采用液压挤压连接套筒3即可方便快捷高效的完成柱筋的连接。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的柱筋分别伸入连接套筒3内,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通过挤压机将连接套筒3沿径相挤压,使连接套筒3产生塑性变形与柱筋进行相互咬合形成一个整体。

实施例一,上预制柱1内预留有混凝土浇注通道11,混凝土浇注通道11从上预制柱1的侧壁斜向下贯穿到上预制柱1的底部,混凝土浇注通道11的混凝土浇注口111位于上预制柱1的侧壁上,混凝土浇注通道11为四棱椎体,上口小下口大,混凝土浇注口111的数量可以为1-2个。

此结构的浇筑段施工方法为:

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之间的柱筋通过连接套筒3连接,对连接套筒进行径向挤压,使连接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与柱筋进行相互咬合形成一个整体;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之间的浇注段4在浇筑混凝土时进行浇筑段4模板围挡,通过混凝土浇注通道11进行浇筑混凝土至浇筑满后在柱侧壁进行抹平处理即可。该方法通过混凝土自重加之振动棒的振捣完全可以保证浇筑段4与预制柱的连接质量。

在浇筑段4通过簸箕口向其模板所围成的腔室内灌入混凝土,这种方法通常无法完全灌满。

实施例二,在预制上预制柱1下端时,上预制柱1内预埋导管,导管的下端与上预制柱1的下端面齐平,导管用于浇筑混凝土及排气、出浆使用,直至灌满溢出抹平即可。

该方法可使柱与柱连接节点浇筑的效率更高、质量的可控性更强,工序更加简化,方便易学,有效解决了材料在注浆过程中不密实以及材料收缩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节点的浇筑质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柱间的连接方法,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之间的柱筋与柱筋的连接采用连接套筒,连接套筒进行径向挤压,使连接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与柱筋进行相互咬合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创造可使柱与柱连接节点浇筑的效率更高、质量的可控性更强,工序更加简化,方便易学,有效解决了材料在注浆过程中不密实以及材料收缩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节点的浇筑质量和节点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刘广建;马文晶;刘亚雄;韩晓龙;李海林;姚喜宁;汪生亮;罗智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安居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6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