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家装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9649发布日期:2019-05-22 02:03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装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家装用电磁屏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电磁辐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认为,类似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噪声污染,电磁辐射也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一种环境污染。电磁辐射源日渐增多,甚至包括一些高能的电磁辐射。

虽然低能级的非电离辐射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伤害很多,但是仍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对于特定的安全防护需求,包括信息安全等,都需要通过电磁屏蔽来实现,这在工业领域较为常见。目前,人们对于家庭内部特定空间(如卧室)的电磁屏蔽需求越来越强,然而,在家庭装修方面,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电磁屏蔽施工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家装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家装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墙面和顶面基层处理:将墙面和顶面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至无明显浮尘,然后将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鼓包进行找平处理;

b、墙面和顶面电磁屏蔽层施工:在找平层上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

所述电磁屏蔽层以柔性抗拉伸布料为基材,在布料基材主体的单侧面或双侧面喷涂复合导电微颗粒形成导电颗粒层,或者依附布料基材主体编织金属导电丝网;在布料基材的四周边沿1-10cm范围内进行复合导电微颗粒的双面喷涂形成电磁屏蔽层的导电搭接区,相邻电磁屏蔽层之间通过其导电搭接区进行搭接;

在正式搭接之前进行如下的预搭接操作:搭接之前首先利用电动毛刷以扫刷的形式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表面清扫,清扫后向两组实际搭接面喷洒含有碳微粒的水性分散液体,使得实际搭接面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预搭接完成后立即将两组实际搭接面压合到一起,完成搭接;

c、墙面和顶面装饰面层施工:电磁屏蔽层完成施工后进行墙面和顶面装饰面层的施工,所述装饰面层包括装饰漆层、装饰壁纸层、装饰灰泥层、装饰硅藻土层;采用现有常规家装工艺进行施工;

d、地面基层处理:将地面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至无明显浮尘,然后将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鼓包进行找平处理;

e、地面电磁屏蔽层施工:地面找平后,对于地板砖施工工况,则直接在找平层上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对于地板施工工况,则在防潮层施工完成后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

所述电磁屏蔽层以柔性抗拉伸布料为基材,在布料基材主体的单侧面或双侧面喷涂复合导电微颗粒形成导电颗粒层,或者依附布料基材主体编织金属导电丝网;在布料基材的四周边沿1-10cm范围内进行复合导电微颗粒的双面喷涂形成电磁屏蔽层的导电搭接区,相邻电磁屏蔽层之间通过其导电搭接区进行搭接;

在正式搭接之前进行如下的预搭接操作:搭接之前首先利用电动毛刷以扫刷的形式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表面清扫,清扫后向两组实际搭接面喷洒含有碳微粒的水性分散液体,使得实际搭接面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预搭接完成后立即将两组实际搭接面压合到一起,完成搭接;

f、地面表层施工:电磁屏蔽层完成施工后进行地面表层的施工,所述地面表层包括抛光地板砖层、抛釉地板砖层、亚光地板砖层、天然石材地板砖层、仿石材地板砖层、纯木地板层、复合木地板层;采用现有常规家装工艺进行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e中,施工前根据房间构型进行几何计算,选定搭接长度最短的方案为施工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e中,将墙面与顶面的交界区、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区选定为电磁屏蔽层的搭接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e中,所述环保粘合剂采用白乳胶或糯米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e中,所述柔性抗拉伸布料采用纯棉布料、化纤布料或混纺布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e中,所述复合导电微颗粒包括复合金属颗粒和/或碳系导电颗粒和/或纳米微晶导电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b、e中,所述电动毛刷采用现有的电动牙刷加装塑料毛刷头制成;所述电动牙刷采用具有压力检测的电动牙刷,使得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扫刷时的压力低于其压力报警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f之后还包括如下后处理步骤:g、门窗施工:门窗表面贴附透明电磁屏蔽膜层,并采用电磁屏蔽布作为窗帘材质,完成门窗部位的电磁屏蔽施工。

一种用于家装的电磁辐射安全防护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地面基层处理:将地面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至无明显浮尘,然后将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鼓包进行找平处理;

b、地面电磁屏蔽层施工:地面找平后,对于地板砖施工工况,则直接在找平层上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对于地板施工工况,则在防潮层施工完成后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

所述电磁屏蔽层以柔性抗拉伸布料为基材,在布料基材主体的单侧面或双侧面喷涂复合导电微颗粒形成导电颗粒层,或者依附布料基材主体编织金属导电丝网;在布料基材的四周边沿1-10cm范围内进行复合导电微颗粒的双面喷涂形成电磁屏蔽层的导电搭接区,相邻电磁屏蔽层之间通过其导电搭接区进行搭接;

在正式搭接之前进行如下的预搭接操作:搭接之前首先利用电动毛刷以扫刷的形式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表面清扫,清扫后向两组实际搭接面喷洒含有碳微粒的水性分散液体,使得实际搭接面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预搭接完成后立即将两组实际搭接面压合到一起,完成搭接;

c、地面表层施工:电磁屏蔽层完成施工后进行地面表层的施工,所述地面表层包括抛光地板砖层、抛釉地板砖层、亚光地板砖层、天然石材地板砖层、仿石材地板砖层、纯木地板层、复合木地板层;采用现有常规家装工艺进行施工;

d、墙面和顶面基层处理:将墙面和顶面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至无明显浮尘,然后将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鼓包进行找平处理;

e、墙面和顶面电磁屏蔽层施工:在找平层上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

所述电磁屏蔽层以柔性抗拉伸布料为基材,在布料基材主体的单侧面或双侧面喷涂复合导电微颗粒形成导电颗粒层,或者依附布料基材主体编织金属导电丝网;在布料基材的四周边沿1-10cm范围内进行复合导电微颗粒的双面喷涂形成电磁屏蔽层的导电搭接区,相邻电磁屏蔽层之间通过其导电搭接区进行搭接;

在正式搭接之前进行如下的预搭接操作:搭接之前首先利用电动毛刷以扫刷的形式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表面清扫,清扫后向两组实际搭接面喷洒含有碳微粒的水性分散液体,使得实际搭接面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预搭接完成后立即将两组实际搭接面压合到一起,完成搭接;

f、墙面和顶面装饰面层施工:电磁屏蔽层完成施工后进行墙面和顶面装饰面层的施工,所述装饰面层包括装饰漆层、装饰壁纸层、装饰灰泥层、装饰硅藻土层;采用现有常规家装工艺进行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a-f之前、之间或之后还包括如下处理步骤:门窗施工:门窗表面贴附透明电磁屏蔽膜层,并采用电磁屏蔽布作为窗帘材质,完成门窗部位的电磁屏蔽施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开发了一整套用于家装电磁屏蔽施工的工艺方法,以复合金属颗粒、碳系导电颗粒、纳米微晶导电颗粒和电磁屏蔽导电布为基材,对室内外墙壁、顶棚和地面进行喷涂和无缝覆盖,同时门窗辐以透明电磁屏蔽膜和以电磁屏蔽布制成的窗帘进行覆盖,能够实现家庭环境中特定区域(卧室)内极佳的防电磁辐射效果。

附带的,在装修中使用防电磁屏蔽布不仅可以起到防电磁辐射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较好的防止装修墙面的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各项设备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均能够通过市场购买直接获得。

实施例1、先地面后墙面后门窗施工。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以地面、墙面+顶面、门窗为施工顺序,包括如下步骤:

a、地面基层处理:将地面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至无明显浮尘,然后将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鼓包进行找平处理;

b、地面电磁屏蔽层施工:地面找平后,对于地板砖施工工况,则直接在找平层上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对于地板施工工况,则在防潮层施工完成后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电磁屏蔽层以柔性抗拉伸布料(聚酯纤维)为基材,柔性抗拉伸布料采用纯棉布料、化纤布料或混纺布料;在布料基材主体的单侧面或双侧面喷涂复合导电微颗粒形成导电颗粒层(也可依附布料基材主体编织金属导电丝网或者在布料编织过程中添加金属丝,技术成熟度也较高);复合导电微颗粒包括复合金属颗粒和/或碳系导电颗粒和/或纳米微晶导电颗粒;在布料基材的四周边沿10cm范围内进行复合导电微颗粒的双面喷涂形成电磁屏蔽层的导电搭接区,相邻电磁屏蔽层之间通过其导电搭接区进行搭接;

c、地面表层施工:电磁屏蔽层完成施工后进行地面表层的施工,地面表层包括抛光地板砖层、抛釉地板砖层、亚光地板砖层、天然石材地板砖层、仿石材地板砖层、纯木地板层、复合木地板层;采用现有常规家装工艺进行施工;

d、墙面和顶面基层处理:将墙面和顶面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至无明显浮尘,然后将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鼓包进行找平处理;

e、墙面和顶面电磁屏蔽层施工:在找平层上通过环保粘合剂粘接电磁屏蔽层;施工工法与步骤b类同;

f、墙面和顶面装饰面层施工:电磁屏蔽层完成施工后进行墙面和顶面装饰面层的施工,装饰面层包括装饰漆层、装饰壁纸层、装饰灰泥层、装饰硅藻土层;采用现有常规家装工艺进行施工;

g:门窗施工:门窗表面贴附透明电磁屏蔽膜层,并采用电磁屏蔽布作为窗帘材质,完成门窗部位的电磁屏蔽施工。

实施例2、搭接区域的选择。

一般原则:以尽量减少搭接为基本原则。因此,理论上应当在施工前根据房间构型进行几何计算,选定搭接长度最短的方案为施工方案。

通用原则:一般情况下,通常将墙面与顶面的交界区、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区选定为电磁屏蔽层的搭接区,并按照上述原则选定对应规格的电磁屏蔽层基材。

实施例3、搭接区域的处理。

搭接区的导电性是整个施工工艺的关键,为此我们首创开发了如下的优化工艺:

在正式搭接之前进行如下的预搭接操作:搭接之前首先利用电动毛刷以扫刷的形式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表面清扫,电动毛刷采用现有的电动牙刷加装塑料毛刷头制成,电动牙刷采用具有压力检测的电动牙刷,使得对导电搭接区的两组实际搭接面进行扫刷时的压力低于其压力报警值;清扫后向两组实际搭接面喷洒含有碳微粒的水性分散液体,使得实际搭接面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预搭接完成后立即将两组实际搭接面压合到一起,完成搭接。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发明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