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51646发布日期:2019-06-19 00:05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中由房屋结构支承的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外围护体系可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整体式操作平台、固定式附着防护架、整体式附着升降防护架、工具式脚手架等架体形式。其中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为传统形式,存在搭建困难、高度有限、墙体预留孔过大等缺点,整体式的架体形式结构及操作复杂,要求较高。目前适宜使用的是工具式脚手架的工具式外防护架,现有技术中也有相关涉及,如:cn108756196a、cn206376507u、cn106677509a、cn207110421u、cn108868096a,但相关外防护架还是存在施工不便,设计性能不完善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取得施工更方便、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包括水平的踏板,所述踏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至少两个三角架以用于连接墙体,各三角架沿踏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踏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竖向的正护板;所述三角架包括相连呈倒l形的竖向架板和水平架板,所述水平架板与踏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竖向架板与踏板的靠墙侧面平齐,所述正护板与踏板的靠墙侧面的相对侧面平齐;所述竖向架板上竖向间隔开设有两个通孔以供穿墙螺栓穿过,所述竖向架板上还连接有与通孔一对一配对使用的柔性绳索,所述柔性绳索的一端与竖向架板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在因与柔性绳索相连而受限的活动范围内可与对应的通孔相对应以便与穿过通孔的穿墙螺栓相栓接。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踏板的下表面凸起设有防雷接线耳环。

进一步地,所述正护板的外侧面的两端分别凸起设有连接耳环,任一连接耳环上活动连接有金属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环水平设置,所述金属挂钩包括直段钢筋,所述直段钢筋的一端折弯成圆圈状并套在连接耳环上,另一端垂直折弯形成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和圆圈状在同一平面上折弯以便转动并钩挂。

进一步地,在踏板的上表面四个角位置分别设有吊环以便起吊外防护架。

可选择地,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周围设有凸沿,所述凸沿上水平间隔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穿孔内活动穿设有制转螺栓,所述制转螺栓的螺杆端连接在竖向架板上,所述通孔和穿孔均为腰形槽且其开槽长度方向同向以便于与墙体连接位置的微调。

可选择地,所述竖向架板为槽钢,包括腹板和两翼板,腹板与所述踏板的靠墙侧面平齐,所述通孔开设在腹板上;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面周围设有凸沿,所述凸沿的外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与两翼板内侧面之间的间距对应以配合并起到制转作用;所述通孔为腰形槽且其开槽长度方向与槽钢的长度方向同向以便在竖向上微调与墙体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绳索为铁链。

本发明同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本施工方法基于上述的外防护架而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1)完成建筑物底层的一圈外墙体的施工;

2)吊装外防护架;通过穿墙螺栓穿过外墙体上预留的穿墙孔并与外防护架的螺母相栓接,将外防护架固连在外墙体的外侧;

3)铺设上一层的楼板层;

4)安装上一层的外墙体;

先将上一层的外墙体吊装并置于下层外墙体之上,在对应的楼板层和外防护架的踏板上分别设置连接至该外墙体两侧面的斜支撑以将该外墙体稳定加固;然后进行灌浆套筒的灌浆连接施工;

5)吊装并在步骤4)中安装的外墙体上固连第二层外防护架;

6)铺设再上一层的楼板层;

7)安装再上一层的外墙体;

先将再上一层的外墙体吊装并置于下层外墙体之上,在对应的楼板层和外防护架的踏板上分别设置连接至该外墙体两侧面的斜支撑以将该外墙体稳定加固;然后进行灌浆套筒的灌浆连接施工;

8)拆除下层外防护架,绕过上层外防护架并吊装至与步骤7)中安装的外墙体固连;

9)重复步骤6)-8)。

进一步完善上述方法,步骤4)和步骤7)中灌浆连接施工完成12小时之后方可进行对应的下一步骤;

步骤4)和步骤7)中安装的外墙体均为对应层的一圈外墙体;

步骤2)和步骤5)中吊装的外防护架均为将相应数量的外防护架在对应层的外墙体外侧固连一圈;左右相邻的外防护架之间通过外防护架上的连接耳环和金属挂钩相连;同层的所有外防护架中任选一个通过其防雷接线耳环连接防雷接地线;

所述外墙体上预留的穿墙孔为直径外大内小的锥台形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外防护架,通过穿墙螺栓与螺母栓接将外防护架固连在墙体的外侧,在拆卸时,穿墙螺栓与螺母脱开螺纹连接之后,螺母由柔性绳索限制,始终与竖向架板保持连接状态,螺母不是独立的单体形式,避免了拆卸栓接之后螺母易掉落或遗失的问题,重复使用时,螺母是通过柔性绳索连接在竖向架板上的,不需要重新配备或寻找螺母,给重复使用带来便利,方便施工,也消除了拆卸时螺母掉落造成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

2、本发明的功能设计更完善,外防护架之间的导电连接通过连接耳环和金属挂钩实现,连接简单可靠,可目视确认连接情况,整体结构的防雷接地线连接于防雷接线耳环,并将防雷接地线引至与结构防雷地线相连;相关结构都设计在外防护架的外侧,增加使用安全性。

3、本发明使用时,由结构提供了对螺母的制转,无需人工来保持装拆过程中对螺母的制转,释放了人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制造简单,材料易得,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具体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右视图;

图3-具体实施例中的竖向架板相关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图3的后视图;

图5-图3的俯视图;

图6-具体实施例中的螺母的一种防转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7-图6的俯视图;

图8-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中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9-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中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中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中步骤5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中步骤6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中步骤7、8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踏板1,防雷接线耳环11,吊环12,三角架2,竖向架板21,通孔211,水平架板22,斜支撑筋23,水平连接筋24,正护板3,连接耳环31,金属挂钩32,直段钢筋321,圆圈状322,挂钩部323,柔性绳索4,螺母5,螺母本体51,凸沿52,穿孔521,制转螺栓6,槽钢7,腹板71,翼板72,外墙体8,穿墙孔81,穿墙螺栓82,楼板层9,斜支撑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5,具体实施例的装配式建筑外防护架,包括水平的踏板1,所述踏板1的下表面连接有两个三角架2以用于连接墙体,两三角架2沿踏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踏板1的上表面连接有竖向的正护板3;所述三角架2包括相连呈倒l形的竖向架板21和水平架板22,所述水平架板22与踏板1的下表面连接且垂直于踏板1的长度方向,所述竖向架板21与踏板1的靠墙侧面平齐以便于与墙体相连,所述正护板3与踏板1的靠墙侧面的相对侧面平齐以作为操作人员在踏板1上施工时的围护;所述竖向架板21上竖向间隔开设有两个通孔211以供穿墙螺栓穿过,所述竖向架板21上还连接有与通孔211一对一配对使用的柔性绳索4,所述柔性绳索4的一端与竖向架板21相连,另一端连接有螺母5,所述螺母5在因与柔性绳索4相连而受限的活动范围内可与对应的通孔211相对应以便与穿过通孔211的穿墙螺栓相栓接。

申请人经研究现有的外防护架以及接合现场使用发现,外防护架因为是可反复使用的,外防护架与墙体的连接,在穿墙螺栓与螺母5的配合使用过程中,连接以及拆卸都需要人工从墙体两侧分别施工,一侧旋转螺栓,另一侧将螺母5制转,操作过程比较麻烦,特别是拆卸之后,与穿墙螺栓配合使用的螺母5处于独立状态,容易掉落或遗失,造成再次使用时的不便,还有掉落至伤的安全隐患。具体实施例的外防护架,在拆卸时,穿墙螺栓与螺母5脱开螺纹连接之后,螺母5由柔性绳索4限制,始终与竖向架板21保持连接状态,螺母5不是独立的单体形式,避免了拆卸栓接之后螺母5易掉落或遗失的问题,便于收纳,重复使用时,螺母5是通过柔性绳索4连接在竖向架板21上的,不需要重新配备或寻找螺母5,给重复使用带来便利,方便施工,也消除了拆卸时螺母5掉落造成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

其中,所述踏板1的下表面凸起设有防雷接线耳环11。这样,可以将防雷接地线连接于防雷接线耳环11,定位置准确连接施工,避免在金属制的外防护架上随处连接防雷接地线可能造成遗漏的问题,方便将防雷接地线引至与结构防雷地线相连;并且,防雷接线耳环11及对应连接的防雷接地线位于踏板1下面,完全避免可能缠绕阻碍施工人员在踏板1上行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其中,所述正护板3的外侧面的两端分别凸起设有连接耳环31,任一连接耳环31上活动连接有金属挂钩32;所述连接耳环31水平设置,所述金属挂钩32包括直段钢筋321,所述直段钢筋321的一端折弯成圆圈状322并套在连接耳环31上,另一端垂直折弯形成挂钩部323,所述挂钩部323和圆圈状322在同一平面上折弯以便转动并钩挂,即所述挂钩部323及直段钢筋321的直线段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圆圈状322所在的平面共面。

这样,在使用时,也是在防雷的功能需求下进一步方便相邻两个外防护架之间的连接施工,连接简单可靠,可目视确认连接情况,避免漏接虚接影响防雷效果(整体使用时,只需要择一引防雷接地线与结构防雷地线相连);并且连接耳环31及金属挂钩32位于正护板3的外侧面,不会与在踏板1上行走的施工人员相干涉,安全性好。

其中,在踏板1的上表面四个角的区域位置分别设有吊环12以便起吊外防护架。这样,起吊外防护架时更平稳,避免上、下层外防护架的磕碰,也可减少对外墙面的碰损。

其中,所述螺母5包括螺母本体51,所述螺母本体51的一端面周围设有凸沿52,所述凸沿52上水平间隔开设有两个穿孔521,具体位于螺母本体51的两侧,所述穿孔521内活动穿设有制转螺栓6,所述制转螺栓6的螺杆端连接在竖向架板21上,具体为螺纹连接于竖向架板21上对应设有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优选为盲孔以便于确定制转螺栓6旋入的深度并便于旋紧,所述螺母本体51和凸沿52可沿制转螺栓6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通孔211和穿孔521均为腰形槽(也称腰形孔)且其开槽长度方向同向以便于与墙体连接位置的微调,本实施例中均呈竖向,形成穿孔521的腰形槽的开槽宽度小于所述制转螺栓6的正六边形头部的内切圆直径,大于制转螺栓6的螺杆端的外螺纹大径,可保证活动连接的效果以及避免螺母本体51及凸沿52滑脱。

这样,穿墙螺栓与螺母本体51的配合过程中,只需要在一侧旋转穿墙螺栓,而另一侧可以不需要稳住螺母5以便完成两者的螺纹初始连接(连接时),不需要对螺母5制转(连接和拆卸过程中),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实施时,所述凸沿52可以选择圆形或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为圆形的钢板,凸沿52上加工有用于与螺母本体51连接的孔以套在螺母本体51外侧并通过焊接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凸沿52上加工有用于与螺母本体51连接的孔也可以是略大于螺母本体51的内螺纹孔大径的形式,然后保持同轴度将螺母本体51的端面与凸沿52相抵接并焊接固定,也可以达到使用效果。腰形槽是为了相对墙体上的穿墙螺栓的孔位,外防护架的位置可以微调以满足施工尺寸需求,这也是不采用将螺母5直接固定在竖向架板21上方式的原因所在,另外,采用柔性绳索4连接螺母5的形式也便于螺母5的内螺纹滑牙之后,螺母5的更换,直接将螺母5与竖向架板21焊固的方式必然造成螺母5更换的不便。实施时,形成为通孔211的腰形槽的开槽宽度应与穿墙螺栓对应;更进一步地,实施时,竖向架板21上的通孔211和凸沿52上的穿孔521也可是直径较大的圆孔,即通孔211的直径大于穿墙螺栓的直径,这样也可以达到微调的效果,并且微调的方向性不受限,前述腰形槽方式则限于在开槽长度方向上微调。

其中,所述柔性绳索4为铁链,两端分别与竖向架板21和所述凸沿52焊接相连,具体为凸沿52朝向螺母本体51的一面。这样,保证使用效果,保证柔性绳索4的使用寿命,连接简单可靠。

实施时,参见图1,所述踏板1、正护板3可选择热轧钢板,连接方式可以是焊固或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选择钢筋网片,对应于钢筋网片,要有纵横的钢筋(也可以是方钢、角钢)焊接而成的钢制骨架(钢制框架),钢筋网片连接在钢制骨架上使用;三角架2包括的竖向架板21和水平架板22优选槽钢,端头开45°斜面,以便焊接连接成l形,槽钢包括腹板和两翼板,竖向槽钢的腹板外侧与所述踏板1的靠墙侧面平齐,水平槽钢的腹板外侧与踏板1的下表面连接,可以是焊固,也可以栓接。竖向槽钢和水平槽钢之间还连接有斜支撑筋23,斜支撑筋23的中部与竖向槽钢之间还可以连接水平连接筋24,以形成更加稳固的三角架2。竖向架板21选择槽钢7时,所述通孔211开设在腹板71上,柔性绳索4的一端以及制转螺栓6均连接在腹板71朝向翼板72的一面上。

另外,竖向架板21选择槽钢7时,还可选择一种简化结构,参见图6、图7,所述凸沿52的外形为正方形,无需穿孔521和制转螺栓6,正方形的边长与两翼板72内侧面之间的间距对应以配合并起到制转作用。所述通孔211还是为腰形槽(也称腰形孔)且其开槽长度方向与槽钢7的长度方向同向。这种简化结构,主要在连接和拆卸时,不需要对螺母5制转,制转由凸沿52和翼板72的相关结构提供。

参见图8-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本施工方法基于图1、图2的外防护架而进行,包括如下步骤:

1)完成建筑物底层的一圈外墙体8的施工;装配式建筑的外墙体均为预制剪力墙,方便吊装安装,预制剪力墙上设计预制有与外防护架的螺母5对应的穿墙孔81;底层由于接近地面,安装外墙体8时相对简单,可直接在地面设置底层外墙体的斜支撑并施工固定,也有部分装配式建筑的底层外墙体为现浇结构,同样预留有穿墙孔81;

2)参见图8,吊装外防护架;通过穿墙螺栓82穿过外墙体8上预留的穿墙孔81并与外防护架的螺母5相栓接,将外防护架固连在外墙体8的外侧;所述外墙体8上预留的穿墙孔81为直径外大内小的锥台形孔;这样,在穿墙螺栓82与螺母5栓接的螺纹初始连接时,可以调整穿墙螺栓82使其螺杆端可找寻到螺母5,从而使两者的螺纹初始连接时,只需要在一侧旋转穿墙螺栓82,而另一侧可以不需要稳住螺母5,释放人工,方便施工;

3)参见图9,铺设建筑物第二层的楼板层9;实施时,可以是装配式预制楼板,也可以是现浇楼板,本发明不作限制,其铺设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介绍;

4)参见图10,安装建筑物第二层的外墙体8;先将建筑物第二层的外墙体8吊装并置于下层外墙体8之上,在对应的楼板层9和外防护架的踏板1上设置至第二层外墙体8的斜支撑10以将第二层外墙体8稳定加固;进行灌浆套筒的灌浆连接施工;

5)参见图11,吊装并在第二层外墙体8上固连第二层外防护架;此时可以拆除第二层外墙体8的斜支撑10;

6)参见图12,铺设建筑物第三层的楼板层9;

7)参见图13,安装建筑物第三层的外墙体8;先将建筑物第三层的外墙体8吊装并置于下层外墙体8之上,在对应的楼板层9和外防护架的踏板1上设置至第三层外墙体8的斜支撑10以将第三层外墙体8稳定加固;进行灌浆套筒的灌浆连接施工;

8)参见图13中箭头所示,拆除下层外防护架,绕过上层外防护架并吊装至与第三层外墙体固连;如果步骤5)中未拆除第二层外墙体8的斜支撑10,则此步骤拆除并重复利用;

以此类推,重复步骤6)-8)中相应的施工内容,直至建筑物顶层,顶层施工时,完成步骤6)中相应的施工内容后,即封顶之后,就可以拆除外防护架,以便重复使用。

其中,步骤4)和步骤7)中灌浆连接施工完成12小时之后方可进行对应的下一步骤;

步骤4)和步骤7)中安装的外墙体8均为对应层的一圈外墙体;

步骤2)和步骤5)中吊装的外防护架均为将相应数量的外防护架在对应层的外墙体8外侧固连一圈;左右相邻的外防护架之间通过外防护架上的连接耳环31和金属挂钩32相连;同层的所有外防护架中任选一个通过其防雷接线耳环11连接防雷接地线并引至与结构防雷地线相连;如果建筑物横截面为方形,则优选四角部位的任一外防护架来连接防雷接地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