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8138发布日期:2019-08-24 10:3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陶瓷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陶瓷砖装饰效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陶瓷砖的砖面装饰图案越丰富,越有竞争力,越能够有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目前陶瓷砖的砖面装饰图案的生产手段上,生产具有随机纹理的陶瓷砖坯通常采取网版布料、格栅布料、雕花滚筒、雕花皮带等布料方式,使布料完毕的陶瓷砖砖坯形成一定的纹理。在现有的布料方式中,无论是网版、格栅、雕花滚筒还是雕花皮带,通过其中之一所施布的陶瓷砖坯都只具备一种花纹或图案,而当需要施布其他花纹或图案的陶瓷砖坯时,则需要更换具有其他花纹或图案样式的网版、格栅、雕花滚筒或雕花皮带,换产麻烦,大大降低了陶瓷砖坯的换产速度,同时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解决现有通体砖的布料系统中下料速度慢、换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的布料系统结构紧凑合理,适用性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包括布料装置和主皮带,所述布料装置包括粉料布料结构、下料控制装置和副皮带;

所述粉料布料结构、所述副皮带和所述主皮带自上而下逐级设置,所述粉料布料结构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孔,每个所述下料孔的开度分别由所述下料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下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各个所述下料孔的开度使粉料经不同的下料孔下料,并在副皮带上形成区域面积可控、厚度可控的纹理或图案。

优选的,所述粉料布料结构包括包括布料斗、下料滚筒,所述下料滚筒设置在所述布料斗的下方;

所述布料斗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下料滚筒的圆周面之间留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滚筒沿所述下料口方向转动,所述下料口的外侧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第二侧壁抵于所述下料滚筒的边缘;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闸板,所述闸板排列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闸板分别由所述驱动组件独立驱动,所述闸板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下料口处作升降运动,所述闸板用于遮挡所述下料口或调整所述下料口的开度,多个所述闸板在所述下料口处与所述下料滚筒之间形成多个开度可调的下料孔。

优选的,所述粉料布料结构包括布料斗、下料皮带,所述下料皮带设置在所述布料斗的下方;

所述布料斗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下料皮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皮带沿所述下料口方向转动,所述下料口的外侧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第二侧壁抵于所述下料皮带的上表面;

所述下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闸板,所述闸板排列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闸板分别由所述驱动组件独立驱动,所述闸板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在所述下料口处作升降运动,所述闸板用于遮挡所述下料口或调整所述下料口的开度,多个所述闸板在所述下料口处与所述下料皮带之间形成多个开度可调的下料孔。

优选的,所述布料装置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布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皮带的上方,其中至少一组所述布料装置为面料层布料装置,至少一组所述布料装置为底料层布料装置,所述主皮带先接收所述面料层布料装置的面料层粉料再接收所述底料层布料装置的底料层粉料,且所述底料层粉料叠加在所述面料层粉料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粉料布料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粉料布料结构前后并列设置在所述副皮带的正上方。

优选的,任意一组所述布料装置的粉料布料结构和副皮带之间设置有振筛。

优选的,所述主皮带的上方还设置有定厚线辊,所述定厚线辊最低点的水平面和所述主皮带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将粉料转送至压坯装置的送料皮带,所述送料皮带位于所述主皮带的下方,所述送料皮带可移动地伸入或移出压坯装置的模腔的上方。

优选的,还包括刮平装置和压坯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和所述主皮带均位于所述压坯装置的外部,所述刮平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坯装置内,所述刮平装置用于对转运至压坯装置内的粉料进行刮平。

优选的,所述副皮带的下料端位于所述主皮带的正上方,所述副皮带的速度大于所述主皮带的速度,且所述副皮带的速度是所述主皮带的速度的1~5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下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各个下料孔的开度使粉料经不同的下料孔下料,并在副皮带上形成区域面积可控、厚度可控的纹理或图案,使得具有图案纹理的通体砖坯的布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解决现有通体砖的布料系统中下料速度慢、换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的布料系统结构紧凑合理,适用性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a为夹角)。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b为夹角)。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粉料布料结构1;布料斗10;下料孔101;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下料装置13;驱动组件131;闸板132;导向槽133;振动装置14;挡料沿15;隔料板16;下料滚筒201;下料皮带202;挡板21;副皮带2;主动轴22;从动轴23;斜板24;主皮带3;压坯装置4;振筛5;定厚线辊6;送料皮带7;刮平装置8;驱动件81;刮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包括布料装置和主皮带3,所述布料装置包括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控制装置和副皮带2;

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所述副皮带2和所述主皮带3自上而下逐级设置,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孔101,每个所述下料孔101的开度分别由所述下料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下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各个所述下料孔101的开度使粉料经不同的下料孔101下料,并在副皮带2上形成区域面积可控、厚度可控的纹理或图案。

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如图1-8所示,布料装置和主皮带3,布料装置包括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控制装置(图中未显示)和副皮带2;粉料布料结构1、副皮带2和主皮带3自上而下逐级设置,粉料布料结构1排列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孔101,每个所述下料孔101的开度分别由下料控制装置控制,下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各个下料孔101的开度使粉料经不同的下料孔101下料,并在副皮带2上形成区域面积可控、厚度可控的纹理或图案。该布料方式以下简称“像素布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置有副皮带2和主皮带3,副皮带2用于粉料布料,粉料经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后,布料在副皮带2上并形成通体砖坯的纹理;主皮带3用于料层叠加,具体地,料层叠加可以为面料层和底料层的叠加,保证通体砖坯具备纹理的同时,降低成本;也可以为底料层之间多层次叠加,防止流动性较好的底料层布料太厚,料层边缘形成斜坡,砖坯成形效果差。布料结束的料层从副皮带2转移至主皮带3上,并在主皮带3上进行料层的叠加形成理想厚度的通体砖坯,同时保持图案纹理不变。主副皮带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布料系统整体的布料速度,提高陶瓷砖坯的生产效率。

在现有的通体砖布料方式中,无论是网版、格栅、雕花滚筒还是雕花皮带,通过其中之一所施布的陶瓷砖坯都只具备一种花纹或图案,而当需要施布其他花纹或图案的陶瓷砖坯时,则需要更换具有其他花纹或图案样式的网版、格栅、雕花滚筒或雕花皮带。如果想更改通体砖坯的整体纹理,无论是改造周期还是调试成本都是一种生产损耗,同时也会降低产品的开发效率,大大降低了陶瓷砖坯的换产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粉料布料结构1设置有若干个下料孔101,下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各个下料孔101的开度使粉料经不同的下料孔101下料,并在副皮带2上形成区域面积可控、厚度可控的纹理或图案,使得具有图案纹理的通体砖坯的布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首先,通过将设计图案转化为编码信息,通过下料控制装置控制粉料布料结构1的下料孔101的打开或关闭,再结合副皮带2的移动,从而控制粉料布料结构1的下料,达到精确根据纹理布料的效果。然后,控制下料孔101的开度,可提高陶瓷砖坯砖面图案的丰富度。在本申请方案中,下料孔101处于不同的开度,开度的不同令下料孔101中粉料的下料量不同,粉料出料的厚度也不同。通过控制不同厚度的粉料出料,可以用于丰富砖坯垂直方向上的纹理图案,也可以是用于局部的细线条的布料,使得细线条的位置具有精准的可控性。不同的纹理只需要设定不同的编码,就能够实现不同纹理的陶瓷砖坯生产的无缝连接,提升了转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了设备购置成本,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优选的,所述副皮带2和所述主皮带3的结构一致,所述副皮带2包括主动轴22、传送带和从动轴23,传送带环绕所述主动轴22和所述从动轴23转动,所述副皮带2的下料端为所述从动轴23的一端,所述从动轴23设置有一斜板24,且所述主动轴22的半径大于所述从动轴23的半径。当粉料从副皮带2转运至主皮带3时,经斜板24平稳转移,斜板24的设置对粉料的转移起到缓冲作用,使粉料不容易在转移过程中因重力下落时散开,保证粉料纹理的完整性。所述从动轴23的优选半径为5mm,使从动贺轴22具备一定承受力,保证功能正常实现的同时,结构紧凑,降低成本。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包括包括布料斗10、下料滚筒201,所述下料滚筒201设置在所述布料斗10的下方;

所述布料斗10包括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之间留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滚筒201沿所述下料口方向转动,所述下料口的外侧设置有下料装置13,所述第二侧壁12抵于所述下料滚筒201的边缘;

所述下料装置13包括驱动组件131和闸板132,所述闸板132排列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闸板132分别由所述驱动组件131独立驱动,所述闸板132由所述驱动组件131驱动在所述下料口处作升降运动,所述闸板132用于遮挡所述下料口或调整所述下料口的开度,多个所述闸板132在所述下料口处与所述下料滚筒201之间形成多个开度可调的下料孔101。

如图1所示,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包括布料斗10和下料滚筒201,下料滚筒201设置在布料斗10的下方,布料斗10的第一侧壁11和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之间留有下料口,使布料斗10中的粉料从下料口下料,布料斗10的第二侧壁12抵于下料滚筒201的边缘;

下料口的外侧设置有下料装置13,下料装置13包括驱动组件131和多块闸板132,驱动组件131可独立驱动每一块闸板132的升降,通过升降高度控制来调整闸板132遮挡所述下料口的开度,使多个闸板132在下料口处与下料滚筒201之间形成多个开度可调的下料孔101;通过驱动组件131驱动不同的下料孔101的出料,由此,在布料过程中能够根据需求施布不同的花纹或图案,满足像素布料的基本要求,换产速度快;进一步说明,下料装置13为独立结构,可安装在任何规格大小的现有布料斗结构的外侧,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快捷;同时由于下料孔101关闭时,闸板132的底边边缘抵于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下料滚筒201转动时会对闸板132有一定程度上的磨损,下料装置13独立设置于布料斗10,受磨损的下料装置13可以方便直接更换,提高零部件的可替换性,提高整体滚筒布料结构的综合性能。

一般情况下,像素布料的布料方式通常利用下料装置内的粉料自重下料,下料速度慢;若下料装置内需要施布的粉料是流动性较差或水份含量较大的粉料,例如微粉或者亚微粉,则粉料容易在下料孔处堵塞,导致粉料不能正常下料;若为了保证流动性较差或水份含量较大的粉料也能正常下料,则下料孔的料孔必须设计为较大尺寸,此时又会使得布料完毕的陶瓷砖坯的花纹或图案均为大面积色块,图案比较单一、且精细度差。在本申请方案中,由于下料孔101为布料斗10的第一侧壁11和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之间的间隙,且下料滚筒201沿下料口方向转动,布料斗10内的粉料在下料滚筒201的转动下被动地从下料孔101下料,因此下料时,粉料沿下料滚筒201的切线方向具备一定的初速度,再结合自身的重力,可加快粉料的下料速度,提高布料效率;进一步说明,由于粉料是经下料滚筒201的带动下料,即使是布料斗10内的粉料为流动性较差或水份含量较大的粉料,都可以在具有一定转动速度的下料滚筒201的带动下从下料孔101下料,避免了下料孔101处粉料堵塞的可能,保证流动性较差或水份含量较大等的粉料也能正常下料;进一步说明,由于下料滚筒201的设置避免了下料孔101处粉料堵塞的可能,因此,本技术方案的下料孔101可以设计成较小尺寸,有效提高了陶瓷砖坯的花纹或图案的丰富度,且进一步提高了图案的精细程度。

控制下料孔101的开度,可提高陶瓷砖坯砖面图案的丰富度。在本申请方案中,下料孔101处于不同的开度,开度的不同令下料孔101中粉料的下料量不同,粉料出料的厚度也不同。通过控制不同厚度的粉料出料,可以用于丰富砖坯垂直方向上的纹理图案,也可以是用于局部的细线条的布料,使得细线条的位置具有精准的可控性。另外,由于粉料有一定的自重,下料量的多少还会影响粉料下料时速度的大小,下料孔101的开度可调,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粉料时的下料速度,有利于提高布料效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131可以为气缸或油缸,所述闸板132连接于所述气缸或所述油缸的输出端,所述闸板132在所述气缸或所述油缸的带动下,沿所述下料口的长度范围内移动。结构紧凑,性能可靠。

优选的,所述闸板132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板,可保证下料孔101关闭时,塑料板具备一定的承受力,阻止粉料炎下料孔101落下,此时,闸板132的底边边缘抵于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塑料材质可一定程度上防止下料滚筒201转动时对闸板132的磨损,延长闸板132的使用寿命。

当所述滚筒布料结构工作时,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滚筒布料结构停止不动,下接可转动的布料皮带3,滚筒的转动方向与布料皮带3的转动方向一致,粉料从滚筒布料结构下料后,布料在转动的布料皮带3上;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滚筒布料结构下接停止不动的布料模框,滚筒布料结构移动,滚筒布料结构的移动方向与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粉料从滚筒布料结构下料后,布料在布料模框上。滚筒布料结构可结合可移动的布料皮带或停止不动的布料模框使用,适用性强。

优选的,所述闸板132的升降高度可分级调节,所述分级调节至少为两级。

闸板132的升降高度可分级调节,以此来控制瞬间下料量的多少,控制不同下料量的粉料出料,可以用于丰富砖坯垂直方向上的纹理图案,也可以是用于调节砖坯垂直方向上的线条的粗细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闸板132可按升降高度平均分成五级调节,每一级可对应不同的下料量,0级对应无下料量,1级对应20%的下料量,2级对应40%的下料量,如此类推,可根据砖坯垂直方向上的纹理图案区域的大小或线条的粗细程度来调节闸板132的高度,如大区域图案可调节为4级,对应100%的下料量,如线条图案可调节为1级,对应20%的下料量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下料滚筒201竖直方向上的对称轴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90°,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闸板132相互平行。

第一侧壁11与下料滚筒201竖直方向上的对称轴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90°,第一侧壁11的倾斜有利于布料斗10内的粉料顺利下料;第一侧壁11与闸板132相互平行,可保证第一侧壁11与闸板132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粉料从第一侧壁11与闸板132之间的连接处漏出。

进一步说明,由于下料滚筒201转动时,带动布料斗10内的粉料沿下料滚筒201圆周的切线方向以下料滚筒201圆周的线速度落下,第一侧壁11与所述下料滚筒201竖直方向上的对称轴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90°,如图1中夹角a所示中,即闸板132在下料滚筒201圆周面上的1/4圆周内可调节,即粉料落下时的切线方向可调节,因此粉料在具备一定初速度的条件下,再结合自身的重力情况下,可以调节粉料下料时的合速度,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节下料速度,同时有利于提高布料效率。

另外,粉料落下时的切线方向不同,粉料落到布料面带或布料料框上的位置也不同,可根据此特性调节粉料下落时距离布料结构的位置,从而调节生产厂房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减少布料结构的占地空间。其中,第一侧壁11与下料滚筒201竖直方向上的对称轴之间的优选夹角范围为30°-45°,保证下料速度较快的同时,布料时占据的下落空间较小。

优选的,所述下料装置13还包括导向槽133,所述导向槽133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131,所述闸板132在所述导向槽133内移动。

下料装置13还包括导向槽133,导向槽133安装于驱动组件131,闸板132在导向槽133内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闸板132的连接强度,使得闸板132的设置对下料量的控制更加有效,准确限定不同开度下粉料的下料量;另一方面,由于闸板132设置有多块,多块闸板132的移动统一限定在导向槽133内,有利于加强闸板132之间的紧密性,防止粉料从闸板132之间的缝隙落下,影响陶瓷砖坯的砖面装饰图案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隔料板16,所述隔料板16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布料斗10内。布料斗10内还设置有隔料板16,隔料板16可将布料斗10内分隔成多个布料腔,每个布料腔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填充不同的粉料,可以为不同颗粒的混合料,也可以为不同颜色之间的有色颗粒料等,布料结构可同时施布不同的粉料,提高布料速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强陶瓷砖坯的砖面装饰图案的丰富度。

优选的,所述布料斗10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卡槽(图中未显示),所述隔料板16插装于所述卡槽内,形成若干个布料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12和所述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之间还设置有挡料沿15。由于粉料只能从下料口下料,因此第二侧壁12的底边边缘需要抵于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以防止粉料漏落,但转动的下料滚筒201必然对布料斗10的第二侧壁12带来一定磨损。因此,在第二侧壁12和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之间设置挡料沿15,挡料沿15对粉料起到阻挡作用的同时,有效防止下料滚筒201对布料斗10的第二侧壁12的磨损,延长布料斗10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挡料沿15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2的底边边缘,受磨损的挡料沿15可被及时更换,保证滚筒布料结构的稳定工作,提高滚筒布料结构的综合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外侧设置有振动装置14。

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外侧设置有振动装置14,振动装置14的设置可保证每一种开度下的每一个下料孔101正常下料,防止粉料在布料斗10内壁的粘覆,也防止粉料在下料孔101处的堵塞。需要说明的是,振动装置14可以为振动电机、振动器等起振动作用的现有设备,可根据现有的安装方式安装于布料斗10外,在此不赘述。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高度为5-10mm。

优选的,所述闸板132的宽度相同,所述闸板132的宽度范围为5-15mm。

闸板132的宽度相同,闸板132均匀排列在下料口外侧,更有利于布料结构对图案区域大小、线条粗细的设计和控制,图案精细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包裹有一层保护层。由于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需要与第二侧壁12的底边边缘相抵,也需要和下料孔101关闭时的闸板132的底边边缘相抵,为延长下料滚筒201的使用寿命,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包裹有一层保护层(图中未显示),保护层可以为橡胶、树指等材料的涂层制成或由pu胶层进行包裹;另外,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包裹有一层保护层,当粉料与下料滚筒201的圆周面接触时,有效增强粉料与下料滚筒201之间的摩擦力,粉料更容易被下料滚筒201的带动下料,下料稳定,进一步提高下料速度的同时,有效防止粉料堵塞。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包括布料斗10、下料皮带202,所述下料皮带202设置在所述布料斗10的下方;

所述布料斗10包括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下料皮带202的上表面之间留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皮带202沿所述下料口方向转动,所述下料口的外侧设置有下料装置13,所述第二侧壁12抵于所述下料皮带202的上表面;

所述下料装置13包括驱动组件131和闸板132,所述闸板132排列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闸板132分别由所述驱动组件131独立驱动,所述闸板132由所述驱动组件131驱动在所述下料口处作升降运动,所述闸板132用于遮挡所述下料口或调整所述下料口的开度,多个所述闸板132在所述下料口处与所述下料皮带202之间形成多个开度可调的下料孔10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粉料布料结构1包括布料斗10、下料皮带202,下料皮带202设置在布料斗10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下料皮带202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90°,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闸板132相互平行。

第一侧壁11与下料皮带202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90°,如图2中夹角b所示,第一侧壁11的倾斜有利于布料斗10内的粉料顺利下料;第一侧壁11与闸板132相互平行,可保证第一侧壁11与闸板132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粉料从第一侧壁11与闸板132之间的连接处漏出。

优选的,所述下料皮带202的宽度大于所述下料口的宽度。

由于粉料下料时可能会从下料口中最边缘的下料孔出料,若粉料为流动性比较好的粉料时,容易在粉料的边缘产生斜坡,为了使流动性较好的粉料不容易从下料皮带202上掉落,将下料皮带2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所述下料口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下料皮带202的宽度与所述下料口的宽度相等,所述下料皮带20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21;且所述挡板21的高度至少高于所述下料口的高度。

下料皮带202的宽度与所述下料口的宽度相等,下料皮带20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21,一方面可以防止粉料从下料皮带202的边缘掉落,另一方面,若下料皮带202下料的粉料宽度与下料口的宽度相等,挡板21的设置还有利于粉料的定型,避免因料层太厚,粉料边缘出现斜坡;

由于粉料下料时可能会从下料口中最边缘的下料孔出料,若粉料为流动性比较好的粉料时,容易在粉料的边缘产生斜坡,为了使流动性较好的粉料不容易从下料皮带202上掉落,挡板21的高度至少高于下料口的高度,即使从下料口中最边缘的下料孔出料的是100%下料量的粉料,也可保持粉料的稳定。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布料装置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布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主皮带3的上方,其中至少一组所述布料装置为面料层布料装置,至少一组所述布料装置为底料层布料装置,所述主皮带3先接收所述面料层布料装置的面料层粉料再接收所述底料层布料装置的底料层粉料,且所述底料层粉料叠加在所述面料层粉料的正上方。

布料装置设置有多组,多组布料装置并列设置在主皮带3的上方,其中至少一组布料装置为面料层布料装置,至少一组布料装置为底料层布料装置,主皮带3先接收面料层粉料再接收底料层粉料,且底料层粉料叠加在面料层粉料的正上方;具体地,面料层布料装置与底料层布料装置前后并列地设置在主皮带3的正上方,面料层布料装置位于主皮带3的初始端。布料装置的多组设置,可适应多种通体砖坯的流线型生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料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布料装置并列设置在所述主皮带3的上方。其中,一组为面料布料装置,别一组为底料布料装置,且面料布料装置远离主皮带3的下料端设置,底料布料装置靠近主皮带3的下料端设置。副皮带2用于粉料布料,粉料经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后,布料在副皮带2上并形成通体砖坯的纹理,具体地,面料布料装置内的副皮带形成具有纹理的面料层,底料布料装置内的副皮带形成具有纹理的底料层;主皮带3用于面料层和底料层的叠加,具体地,面料层先转移到主皮带3上,然后底料层叠加在面料层上,由于面料层和底料层所使用的粉料特性不同,在保证通体砖坯两层料层纹理一一对应的同时,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料装置设置有五组,五组所述布料装置并列设置在所述主皮带3的上方。其中,一组为面料布料装置,其余四组为底料布料装置,且面料布料装置远离主皮带3的下料端设置,底料布料装置靠近主皮带3的下料端设置。副皮带2用于粉料布料,粉料经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后,布料在副皮带2上并形成通体砖坯的纹理,具体地,面料布料装置内的副皮带形成具有纹理的面料层,底料布料装置内的副皮带形成具有纹理的底料基层;主皮带3用于面料层和多层次底料层的叠加,具体地,面料层先转移到主皮带3上,然后四层底料基层依次叠加在面料层上,一方面面料层和底料层所使用的粉料特性不同,在保证通体砖坯两层料层纹理一一对应的同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底料层由多层底料基层叠加,可防止流动性较好的底料层布料太厚,料层边缘形成斜坡,砖坯成形效果差。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采用的布料装置适用于不同特性的粉料的布料,特别是底料和面料可以运用同一套布料装置进行布料,降低了布料设备的开发成本,节省生产时间;且运用一套下料控制装置即可同时控制具有同一纹理的底料布料装置和面料布料装置,简化控制步骤,且布料完毕的料层能够实现精准对应,提高通体砖坯的图案精细度。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前后并列设置在所述副皮带2的正上方。

粉料布料结构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粉料布料结构1并列设置在所述副皮带2的上方,多个粉料布料结构1对应粉料中同一料层的多块纹理区域,可有效提高通体砖坯的图案丰富度的同时,提高布料速度。

更进一步说明,任意一组所述布料装置的粉料布料结构1和副皮带2之间设置有振筛5。

粉料布料结构1和副皮带2之间设置有振筛5,当粉料从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时,经过振筛5的分散后,可均匀地薄布在副皮带2上的大块粉料区域布料完成后所形成的微小斜坡表面,可形成比单个下料孔101下料时更细小的线条,进一步增加通体砖坯表面图案的精细程度。具体地,振筛5的目数优选为10~20目。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主皮带3的上方还设置有定厚线辊6,所述定厚线辊6最低点的水平面和所述主皮带3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由于下料控制装置可调节下料孔101开度的不同,造成粉料从粉料布料结构1下料时的下料量也不同,因此所形成的料层厚度也有差异,为了使通体砖坯的厚度均匀,主皮带3的上方还设置有定厚线辊6,定厚线辊6用于抚平料层厚度的差异,同时对通体砖坯起到一定程度的预压作用,使砖坯转移时不易变形。其次,定厚线辊6最低点的水平面和主皮带3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即通体砖坯的厚度,具体地,定厚线辊6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主皮带3的上方,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通体砖坯的厚度,适应多种厚度通体砖的生产。

优选的,所述定厚线辊6可设置有多个。一方面,料层和定厚线辊6之间可一一对应,料层的表面在定厚线辊6的均匀抚平后再叠加另一料层,使料层之间的叠加更加可靠,不会发生层次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造成通体砖坯的图案效果差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多个定厚线辊6具备多次预压作用,使得料层粉料之间的空隙更小,结合更紧密,砖坯转移时不易变形。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用于将粉料转送至压坯装置4的送料皮带7,所述送料皮带7位于所述主皮带3的下方,所述送料皮带7可移动地伸入或移出压坯装置4的模腔的上方。

由于通体砖坯从主皮带3向压坯装置4转移时,需要主皮带3伸入压坯装置4下料后,再移出压坯装置4令压坯装置4顺利对坯体进行压制。而在实际生产中,无论是主皮带3移动还是压坯装置4移动,操作都十分困难。在主皮带3和压坯装置4之间设置有送料皮带7,送料皮带7与主皮带3的运行方向一致,且送料皮带7可移动地伸入或移出压坯装置4内部,送料皮带7保证送料的同时,结构小巧,操作方便,极大地满足了通体砖坯的生产需求。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刮平装置8和压坯装置4,所述布料装置和所述主皮带3均位于所述压坯装置4的外部,所述刮平装置8设置于所述压坯装置4内,所述刮平装置8用于对转运至压坯装置4内的粉料进行刮平。

刮平装置8设置于压坯装置4内,用于对转运至压坯装置4内的通体砖坯进行刮平,可有效防止通体砖坯从主皮带3转移至压坯装置4的过程中的变形,同时,对通体砖坯表面进行刮平,有利于压坯装置4对砖坯进行压制时,砖坯表面均匀地受到压坯装置4的压力,使得通体砖坯内部的致密性均匀,有利于增加通体砖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刮平装置8包括驱动件81和刮板82;所述驱动件81连接于所述刮板82,所述驱动件81带动所述刮板82伸入或移出所述压坯装置4内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副皮带2的下料端位于所述主皮带3的正上方,所述副皮带2的速度大于所述主皮带3的速度,且所述副皮带2的速度是所述主皮带3的速度的1~5倍。

由于副皮带2和主皮带3之间具有速度差,而且副皮带2的速度大于所述主皮带3的速度,布料完毕的粉料在由副皮带2向主皮带3转换的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粉料之间挤压堆积,使得料层内的图案花纹收缩,料层厚度增加,更突出的表现为通体砖坯表面的线条变细。因此,利用主副皮带之间的速度差,可以进一步提高通体砖坯图案的精细程度。

所述副皮带2的速度是所述主皮带3的速度的1~5倍。若副皮带2速度太快,图案花纹收缩程度大,线条不完整;副皮带2速度太慢,料层容易形成缝隙,致密性不够,布料完毕的通体砖容易出现透底、透灰现象,且纹理的收缩程度小,精细度不足。其中,当副皮带2上施布粉料为底料时,优选副皮带2的速度是主皮带3的速度的2~3倍;当副皮带2上施布粉料为面料时,优选副皮带2的速度是主皮带3的速度的1~2倍。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