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7973发布日期:2019-11-08 21:51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永久性或者半永久性建筑物来说,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还是主流,即在建筑现场打上地基、在地基上捆扎钢筋后支模,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建筑物的框架、楼板、楼梯、墙体等,最后经过抹面装修等最终完成建筑物的建筑施工。

然而,建筑物一般采用露天施工的方式,特别是作为主要构件的楼板,需要在完成框架施工的同时进行模板支护、浇筑、养护等操作,其中需要用大量的人工进行模板支护,还需要水泥车、泵车等设备的支持才能完成楼板的浇筑,整个施工过程费事费力,且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用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应用于建筑物的施工现场,所述现场施工方法包括:

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数量和规格将预先在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制作完成的叠合板运输至所述施工现场,所述叠合板的内部浇筑有钢筋和桁架,所述桁架的一部分露出所述叠合板的上表面;

利用起吊设备将所述叠合板吊装到所述施工图纸的规定的部位并固定;

在所述叠合板的上部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所述桁架露出所述上表面的高度,浇筑有所述混凝土的叠合板与所述建筑物的柱体、梁体和外墙板构成所述建筑物的构造主体。

可选的,所述叠合板的通过如下步骤制作:

准备模台,所述模台用于承载制作中的叠合板;

根据规定的尺寸在所述模台上预置边模板、钢筋和桁架,同时预置线盒和线管中的部分或全部;

用预先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捣筑,形成预设厚度的叠合板半成品,所述桁架的部分高出所述叠合板半成品的上表面;

对所述叠合板半成品进行预养护;

对所述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将经过所述拉毛处理的叠合板半成品进行蒸汽养护;

将将该蒸汽养护的所述叠合板半成品进行自然养护,最终形成完整的叠合板成品。

可选的,所述准备模台包括:

清理所述模台上的混凝土残块和灰尘;

在所述模台的上表面喷涂一层脱模剂。

可选的,所述预设厚度为60毫米。

可选的,所述预养护的养护时间为1~2小时,养护温度低于40摄氏度;

可选的,所述养护温度为30~35摄氏度。

可选的,所述湿蒸汽养护的养护时间为6~8小时、养护温度为60摄氏度。

可选的,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叠合板成品的表面上喷涂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括工程名称信息、施工部位信息、设计图纸信息、质检员信息和生成日期中的部分或全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应用于建筑物的施工现场,具体为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数量和规格将预先在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制作完成的叠合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叠合板的内部浇筑有钢筋和桁架,桁架的一部分露出叠合板的上表面;利用起吊设备将叠合板吊装到施工图纸的规定的部位并固定;在叠合板的上部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桁架露出上表面的高度,浇筑有混凝土的叠合板与建筑物的柱体、梁体和外墙板构成建筑物的构造主体。由于构成构造主体的重要部件叠合板是在预制工厂内完成的,无需现场制作,也就无需人工支护模板、也无需大量建筑设备支持,因此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外墙板的现场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外墙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外墙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用于在建筑物的施工现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预先制作的叠合板运输至施工现场。

具体是指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将叠合板运至相应建筑物的施工现场进行存放。这里的叠合板是指在工厂环境下通过生产流水线的方式所生生产混凝土预制件。该叠合板包括预设厚度的板体,在板体内部浇筑有钢筋、在钢筋的上部设置有桁架,桁架的一部分露出该板体的上表面,且板体的上表面经过拉毛处理。

s12、将叠合板吊装并安装到施工图纸规定的位置。

即在完成叠合板的准备后,将施工现场的叠合板吊装到建筑物上施工图纸所规定的位置,并将其进行固定。

s13、在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在完成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的支护后,即可向其中浇筑混凝土并捣筑,捣筑并经养护硬化后形成该建筑物的梁体和柱体。该梁体、柱体和与其连接的叠合板从而构造该建筑物的构造主体。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的现场施工方法,应用于建筑物的施工现场,具体为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数量和规格将预先在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制作完成的叠合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叠合板的内部浇筑有钢筋和桁架,桁架的一部分露出叠合板的上表面;利用起吊设备将叠合板吊装到施工图纸的规定的部位并固定;在叠合板的上部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桁架露出上表面的高度,浇筑有混凝土的叠合板与建筑物的柱体、梁体和外墙板构成建筑物的构造主体。由于构成构造主体的重要部件叠合板是在预制工厂内完成的,无需现场制作,也就无需人工支护模板、也无需大量建筑设备支持,因此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叠合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合板的制作方法应用于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的厂房或露天场地内,用于在相应固定的场所制作叠合板,具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准备用于承载叠合板的模台。

模台为横置在上述制作场所内设置的运转设备上的大型钢材构建,能够提供较大面积的水平平面,以便在上面进行预置模板、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并能够在运转设备上进行纵向或横向的转移,还可以在运转设备上进行提升或降低。

这里准备模台包括将转运到预设位置的模台进行清理,即将上次浇筑残存的混凝土残块予以清理掉,并进一步清理掉灰尘;然后,将经过清理的模台进行喷涂处理,即将该模台的上表面通过喷涂设备喷涂上一层脱模剂,以使最后完工的外墙体成品容易从模台上脱离,还用于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的光洁度。

s22、在模台上预置边模板、钢筋和桁架。

在完成模台的准备后,根据叠合板的设计图纸,按该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和尺寸进行边模板的设置,并将该边模板内部的相应位置绑扎钢筋,以形成笼形的钢筋构件。在完成钢筋构件的绑扎后,在钢筋构件的上部安设预先制作的桁架。桁架由不同规格的钢筋预先绑扎而成。

在完成边模板的支护和钢筋的钢筋绑扎并安设桁架后,按设计图纸规定的位置布设线盒和线管,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孔洞模具,以便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相应的孔洞。

线盒和线管用于在叠合板完成安装后布设开关设备和电线,也可以通过相应线管布设水管或气管。

s23、用预先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即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厚度、几何尺寸、需要的混凝土数量及塌落度等参数,利用布料机自动后手动将预先搅拌的混凝土布设模台上支护好的边模板内的空间内,在布料时,可以根据布料厚度对布料机的料斗的行走速度进行调节,以争取一次布料完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该叠合板不同于传统的空心楼板,其面积较大且形状复杂,能够满足建筑物某一特定区域、如客厅、卫生间、厨房等的形状面积要求。

在布料完成后进行对模台上的混凝土进行捣筑,使其结构紧密,从而形成厚度为60毫米的叠合板半成品,当然该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者设计图纸的改变进行调整,且该桁架的一部分漏出浇筑完成的叠合板半成品的上表面。

s24、对叠合板半成品进行预养护。

具体预养护的养护时间为1~2小时、养护温度不高于40℃,最好控制在30~35摄氏度。

s25、对叠合板半成品的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在对叠合板半成品进行预养护后,对其上表面、即漏出桁架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具体为利用拉毛机将其上表面变得粗糙不平,这样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向其上表面浇筑混凝土时,能够增加结合效果。

s26、对叠合板半成品进行湿蒸汽养护。

在完成拉毛处理后,利用湿蒸汽环境对该叠合板半成品进行湿蒸汽养护,具体为将其置入湿热蒸汽包覆环境中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6~8小时、养护温度不高于60摄氏度,也可以控制在60℃。

s27、将叠合板半成品进行自然养护。

这里实际是指将完成养护的叠合板半成品送入成品堆场进行自然养护,这里自然养护是指使其避光遮阴并保持相应湿度的情况下进行自然硬化干燥,从而最终形成叠合板成品。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应用于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具体为准备模台;根据规定的尺寸在模台上预置边模板、钢筋和桁架,同时预置线盒和线管中的部分或全部;用预先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捣筑,形成预设厚度的叠合板半成品,桁架的部分高出叠合板半成品的上表面;对叠合板半成品进行预养护;对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将经过拉毛处理的叠合板半成品进行蒸汽养护;将将该蒸汽养护的叠合板半成品进行自然养护,最终形成完整的叠合板成品。由于这里叠合板是在混凝土构件预制工厂完成,环境可控,因此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叠合板的制作,并在完成后及时送到建筑现场安装,无需现场浇筑,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另外,本申请还包括如下步骤,如图2所示:

s28、在叠合板成品的表面上喷涂二维码。

即将完成自然养护的叠合板成品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叠合板成品的预设位置利用喷码设备喷涂二维码,该二维码可以包括工程名称信息、施工部位信息、设计图纸信息、质检员信息和生产日期等信息,还可以仅包括其中的一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