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现场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8847发布日期:2019-11-06 02:47阅读:1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现场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现场连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学科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建筑需要的板、梁、墙、楼梯等结构构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好,再将这些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的建筑。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新技术开发成为新热点。由于预制构件是在工厂进行生产,建造的质量容易得到标准化控制,而运输与安装的环境较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技术就变得尤为关键。预制板在现场安装时,先根据图纸测量确定预制板需要放置的位置,按该位置将预制板吊装到位;然后在两板的板缝或芯孔内放置好预埋拉锚钢筋用以抵抗板的横向剪力;最后在预制板板端和板侧接缝处浇筑混凝土。这种施工工艺存在着如下几种缺点:

(1)每块预制板的安放位置均需要预先测量确定,无法一次定位;

(2)需要现场制作好拉锚钢筋,连接时将拉锚钢筋放到两相邻预制板间的板缝或芯孔内,操作步骤繁琐;

(3)板端接缝处的连接质量无法得到标准化的控制。

目前,面对现阶段预制板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开展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现场连接方法的开发,以保证预制板的现场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现场连接方法,用以解决目前预制板板端连接时出现的预制板的安放位置无法一次定位、拉锚钢筋操作步骤繁琐、板端接缝处的连接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现场连接方法,所述预制板包括板身、空心洞、两端均伸出端头的预应力钢绞线、固定设置于板端边角的定位槽;相邻的所述预制板间设置有连接构件、边缘定位板、中心定位板;所述连接构件用于连接相邻预制板端头相对应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边缘定位板与定位槽配合,用于边缘位置的相邻预制板之间的定位;所述中心定位板与定位槽配合,用于中间位置的相邻预制板之间的定位;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块预制板安放:根据图纸确定位置、通过起吊装置安放首块预制板、检查安放位置并确认无误;

(2)安放边缘定位板:将边缘定位板安装在首块预制板板端边缘部位的定位槽中;

(3)安放中心定位板:将中心定位板安装在首块预制板板端中间部位的定位槽中;

(4)其他预制板安放:第二块预制板的安放位置以首块预制板上的边缘定位板和中心定位板为准,并用同样的方法将剩下的预制板安放到相应的位置;

(5)板端连接:

(5-1)钢绞线结点连接:通过连接构件将相邻两块预制板对应的预应力钢绞线连接起来;

(5-2)板端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在边缘定位板、中心定位板、预制板围成的区域内浇入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5-3)采用覆盖洒水保湿养护的方法,让彼此相邻的预制板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l型连接板、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l型连接板两侧的u型卡槽、定位槽铆钉,所述定位槽铆钉固定设置在l型连接板的内侧表面,用于将定位槽固定在预制板的板端边角处。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边缘定位板包括封闭板和两个分别固定设置于封闭板两侧的边缘固定插片,所述边缘固定插片为等边l型板,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定位槽的两个u型卡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中心定位板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渗漏板、用于连接两块渗漏板的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渗漏板两侧的中心固定插片,所述中心固定插片为等边l型板,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定位槽的两个u型卡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连接钢绞线和两个分别焊接于连接钢绞线两端的锚固接头,所述连接钢绞线的形状为弯曲状的圆柱体,连接钢绞线可弯曲,与板连接后为直线形;所述锚固接头包括内部空心的锚固圆柱、设置于锚固圆柱内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预应力钢绞线匹配,使其只可单向插入不可反向拉出。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锚固接头侧面设置有反向弹簧,所述反向弹簧为圆形按压装置,与单向阀匹配,用于控制单向阀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边缘定位板的具体安放步骤如下:将边缘定位板任意一侧的边缘固定插片卡入首块预制板板端边缘部位的定位槽的u型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中心定位板的具体安放步骤如下:将中心定位板的任意一个中心固定插片卡入首块预制板板端中间部位的定位槽的u型卡槽内。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第二块预制板的具体安放步骤如下: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二块预制板起吊,安放位置以首块预制板上的边缘定位板和中心定位板为准,使边缘固定插片、中心固定插片分别卡入第二块预制板上相对应的u型卡槽中。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1)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查钢绞线结点连接是否正确、紧密,若出现连接错误或松动,可通过按压反向弹簧打开单向阀,使锚固接头反向退出,重新正确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边缘定位板、中心定位板的使用,使预制板板间预留距离得到精确的控制,同时还可以提高预制板间的整体性;

2.本发明预制板中的预应力钢绞线,通过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具有连接牢固、安装简单、快速便捷的特点,简化了结点连接时的操作步骤;

3.本发明使得除第一块预制板外,其他预制板的安装不再需要定位划线,节省了工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板端接缝处的连接质量得到了标准化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制板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单块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锚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边缘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心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预制板,11预制板板身,12预制板空心洞,13预应力钢绞线,14定位槽,141u形卡槽,142l型连接板,143定位槽铆钉;2连接构件,21连接钢绞线,22锚固接头,221锚固圆柱,222单向阀,223反向弹簧;3边缘定位板,31边缘固定插片,32封闭板;4中心定位板,41渗漏板,42中心固定插片,43连接板;5板端头后浇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采用的预制板尺寸为长3000mm、宽1200mm、高120mm,预埋预应力钢绞线8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7,本发明中的一种装配式预制板端头定位连接装置包括预制板1、连接构件2、边缘定位板3、中心定位板4、板端头后浇带5。

所述的预制板1由预制板板身11,预制板空心洞12,预应力钢绞线13和定位槽14组成。

所述的预制板板身11长3000mm,宽1200mm,高120mm。

所述的预制板空心洞12为直径25mm的圆形孔洞,共13个,沿预制板板身11宽方向间距37mm均匀布置,贯穿预制板板身11长度方向,预制板板身11高度方向保护层厚度为35mm,预制板板身11宽度方向保护层厚度为53mm。

所述的预应力钢绞线13为直径12.7mm钢绞线,在预制板板身11下部受拉区布置8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0mm,沿预制板板身11纵向方向布置,两端都伸出预制板板身11板端外30mm。

所述的定位槽14由u形卡槽141,l型连接板142和定位槽铆钉143组成。定位槽14通过定位槽铆钉143锚固到预制板板身11的四个板端边角处。

所述的u型卡槽141为u型长条形,u型槽深20mm,宽2mm,长120mm。

所述的l型连接板142为等边l型长条形,等边l型边宽80mm,厚2mm,长120mm。

所述的定位槽铆钉143形状为圆柱体,直径10mm,长30mm,共4个,固定在l型连接板142的四个角上。

所述的连接构件2由连接钢绞线21和2个锚固接头22组成,可以将相邻预制板1板端预应力钢绞线13连接在一起,整个连接构件2的长度为150mm。

所述的连接钢绞线21形状为弯曲状的圆柱体,直径为12.7mm,长度为9mm,连接钢绞线可弯曲,与板连接后为直线形。

所述的锚固接头22由锚固圆柱221,单向阀222,反向弹簧223组成。

所述的锚固圆柱221为空心圆柱体,内径为15mm,外径为25mm,高度为30mm,一端与连接钢绞线21焊接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单向阀222为可以开闭的圆形单向阀,直径为15mm,放置在锚固圆柱221的圆环内径中,与预应力钢绞线13匹配,可锁住插入锚固接头22的预应力钢绞线13,使其只可单向插入不可反向拉出。

所述的反向弹簧223为直径5mm的圆形按压装置,安装在锚固接头22的侧面,与单向阀222匹配,可控制单向阀224的开闭,按下时即可插入又可反向退出,关闭时只能单向插入不可反向退出。若安装过程中出现连接错误,可通过按压反向弹簧223打开单向阀222,使锚固接头22反向退出,重新连接即可。

所述的边缘定位板3由边缘固定插片31和封闭板32组成。

所述的边缘固定插片31为等边l型板,共两个,l型边宽为80mm,厚2mm,高120mm,沿高度方向与封闭板31固接,l型边与u型卡槽141匹配。

所述的封闭板32为长方形薄板,高120mm,厚2mm,长有150mm和30mm两种类型。

所述的中心定位板4由渗漏板41、中心固定插片42、连接板43组成。

所述的渗漏板41为长方形薄板,共两个,相互平行设置,长150mm,高120mm,厚2mm,板面上均匀布置9个直径20mm的圆形孔洞,可供混凝土从中间通过。

所述的中心固定插片42为等边l型板,共四个,l型边宽为80mm,厚2mm,高120mm,沿高度方向与渗漏板41固接,l型边与u型卡槽141匹配。

所述的连接板43为长方形薄片,宽40mm,厚2mm,高120mm,共两个,将渗漏板41和中心固定插片42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板端头后浇带5,宽150mm,是由边缘定位板3、中心定位板4与四块预制板1围成的区域。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块预制板安放。

(1-1)确定安放位置: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第一块预制板1需要安放在整块板的左上角位置,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2)首块预制板吊装: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一块预制板1放到事先标记好的指定位置;

(1-3)检查安放位置:通过测量仪器检查第一块预制板1的安放位置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

(2)安放边缘定位板。

将边缘定位板3上的边缘固定插片31卡入已经安放好的第一块预制板1的板端边缘部位的u型卡槽141内。

(3)安放中心定位板。

将中间定位板4的任意一个中心固定插片42卡入已经安放好的第一块预制板1的板端中间部位的u形卡槽141内。

(4)其它预制板安放。

通过起吊装置将第二块预制板1起吊,安放位置以第一块预制板1上的边缘定位板3和中心定位板4为准,使得边缘固定插片31、中心固定插片42卡入相对应位置的u型卡槽141中,并用同样的方法将剩下的预制板1安放到相应的位置。

(5)板端连接。

(5-1)钢绞线结点连接:通过连接构件2,将相邻两块预制板1伸出板端外的预应力钢绞线13连接起来;

(5-2)检查钢绞线结点连接是否正确、紧密,若出现连接错误或松动,可通过按压反向弹簧223打开单向阀222,使锚固接头22反向退出,重新连接即可;

(5-3)在板端头后浇带5中浇入c30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5-4)采用覆盖洒水保湿养护的方法,让彼此相邻的预制板1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提高预制板1的整体协调性。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凡利用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