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919发布日期:2019-09-29 16:0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连接是指钢结构构件或部件之间的互相连接,钢结构连接常用焊缝连接、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螺栓连接又分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1684838.2的方柱连接钢结构,包括方柱,所述方柱的外侧套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夹套,夹套的外壁上焊接有螺母,夹套之间通过第一螺丝相连接,夹套之间相互远离的一侧焊接有第一 支架和第二支架,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连接钢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坚硬死板,当遭受外界挤压的力过大时,较容易被压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由于连接钢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坚硬死板,当遭受外界挤压的力过大时,较容易被压迫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其结构包括,连接受力钢、橡胶防护条、活动缝隙、钢体、物件衔接孔,所述连接受力钢贯穿于钢体内部,所述钢体设有三个且垂直安装,所述橡胶防护条安装于两个钢体之间,所述活动缝隙贯穿于钢体内部,所述物件衔接孔嵌入于钢体内部,所述物件衔接孔通过钢体与橡胶防护条相连接,所述橡胶防护条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受力钢包括扩增受力杆、衔接受力壳、托杆、中心轴、衔接托层、辅助支撑杆、受压主杆、衔接挤压底座、平衡气囊,所述扩增受力杆焊接于衔接受力壳内壁,所述衔接受力壳设有四个且呈圆形均匀分布于中心轴外圈,所述托杆设有四个且垂直焊接于扩增受力杆之间,所述中心轴贯穿于平衡气囊内部,所述衔接托层贴合于平衡气囊外表面,所述衔接托层远离平衡气囊的一端与辅助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受压主杆一端与扩增受力杆相焊接,所述受压主杆远离扩增受力杆的一端与衔接挤压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受压主杆设有四个,所述辅助支撑杆设有四个,所述衔接挤压底座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受力壳呈直角弯曲结构,所述扩增受力杆为梯形完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扩增受力杆通过受压主杆与衔接挤压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受压主杆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气囊外层为柔软不透风材质,能够快速的变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受力壳为不锈钢材质,较为坚硬。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在使用连接钢时,将物件与其连接,当物件的压迫力,超出衔接受力壳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其衔接受力壳将会施力于扩增受力杆,从而通过受压主杆对其平衡气囊的一端进行挤压,使得气体被推动,两端的辅助支撑杆将通过气体的推动往外扩张,从而将其托杆加固住,使得其连接钢在受到外界过分的压迫时,能够触发内部的抵杆,对其进行巩固与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受力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受力钢-1、橡胶防护条-2、活动缝隙-3、钢体-4、物件衔接孔-5、扩增受力杆-101、衔接受力壳-102、托杆-103、中心轴-104、衔接托层-105、辅助支撑杆-106、受压主杆-107、衔接挤压底座-108、平衡气囊-1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连接受力钢1、橡胶防护条2、活动缝隙3、钢体4、物件衔接孔5,所述连接受力钢1贯穿于钢体4内部,所述钢体4设有三个且垂直安装,所述橡胶防护条2安装于两个钢体4之间,所述活动缝隙3贯穿于钢体4内部,所述物件衔接孔5嵌入于钢体4内部,所述物件衔接孔5通过钢体4与橡胶防护条2相连接,所述橡胶防护条2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受力钢1包括扩增受力杆101、衔接受力壳102、托杆103、中心轴104、衔接托层105、辅助支撑杆106、受压主杆107、衔接挤压底座108、平衡气囊109,所述扩增受力杆101焊接于衔接受力壳102内壁,所述衔接受力壳102设有四个且呈圆形均匀分布于中心轴104外圈,所述托杆103设有四个且垂直焊接于扩增受力杆101之间,所述中心轴104贯穿于平衡气囊109内部,所述衔接托层105贴合于平衡气囊109外表面,所述衔接托层105远离平衡气囊109的一端与辅助支撑杆106相连接,所述受压主杆107一端与扩增受力杆101相焊接,所述受压主杆107远离扩增受力杆101的一端与衔接挤压底座108相连接,所述受压主杆107设有四个,所述辅助支撑杆106设有四个,所述衔接挤压底座108设有两个,所述衔接受力壳102呈直角弯曲结构,所述扩增受力杆101为梯形完全结构,所述扩增受力杆101通过受压主杆107与衔接挤压底座108相连接,所述受压主杆10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平衡气囊109外层为柔软不透风材质,能够快速的变换形状,所述衔接受力壳102为不锈钢材质,较为坚硬。

本申请所说的橡胶防护条2是将一种东西密封,使其不容易打开,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的产品,密封条有橡胶的、纸的、金属的、塑料的等多种材质,所述托杆103托架因起梁的作用所以也叫托架梁。

例如,当李师傅在使用连接钢时,将物件与其连接,当物件的压迫力,超出衔接受力壳102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其衔接受力壳102将会施力于扩增受力杆101,从而通过受压主杆107对其平衡气囊109的一端进行挤压,使得气体被推动,两端的辅助支撑杆106将通过气体的推动往外扩张,从而将其托杆103加固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连接钢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坚硬死板,当遭受外界挤压的力过大时,较容易被压迫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方柱连接钢结构,在使用连接钢时,将物件与其连接,当物件的压迫力,超出衔接受力壳102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其衔接受力壳102将会施力于扩增受力杆101,从而通过受压主杆107对其平衡气囊109的一端进行挤压,使得气体被推动,两端的辅助支撑杆106将通过气体的推动往外扩张,从而将其托杆103加固住,使得其连接钢在受到外界过分的压迫时,能够触发内部的抵杆,对其进行巩固与保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