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及构造柱约束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9301发布日期:2019-10-22 20:0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及构造柱约束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及构成的构造柱约束墙体。



背景技术:

新疆地广人稀,各种砌体承重结构目前仍然是新疆村镇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而全区7度以上的设防区域面积占8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区域,据统计二十世纪以来,新疆境内发生6级以上强震100多次,平均约每年一次以上,但由于新疆村镇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且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普遍缺乏防震减灾意识,村镇建筑通常是由当地的居民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要求,按照传统习惯自建为主,砌体结构中为增加结构整体性而设置的现浇构造柱、圈梁在居民自建中往往由于施工不方便而被放弃;据调查,村镇砌体结构房屋中尚有部分设置圈梁,但多数都不设置构造柱,即使少量设置了构造柱,构造柱的施工质量也很差,起不到约束墙体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浇构造柱施工工艺要求高、造价高、施工工期长等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方便、实用的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经济实用的,由上述构造柱砌块构成的构造柱约束墙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砌块包括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在所述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后浇筑孔,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的通孔设于中部位置,另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的通孔设于偏一侧位置,以便砌筑后形成马牙槎。

上述通孔的形状为:以一圆孔为基础,在圆孔的内径一周间隔设有多个凸出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

或者上述通孔的形状为:以一方孔为基础,在方孔的四面分别设有凹入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为由“︺”形齿和“∟”形尖齿交替设置形成的凹凸表面;

在使用时,上述通孔形状一致但设置位置不同的两种所述构造柱砌块,上下叠放、相互组合使用。

一种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构成的构造柱约束墙体,包括多个构造柱砌块和多个墙体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造柱砌块,包括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在所述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后浇筑孔,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的通孔设于中部位置,另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的通孔设于偏一侧位置;

上述通孔的形状为:以一圆孔为基础,在圆孔的内径一周间隔设有多个凸出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

或者上述通孔的形状为:以一方孔为基础,在方孔的四面设有凹入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为由“︺”形齿和“∟”形尖齿交替设置形成的凹凸表面;

所述通孔形状一致但设置位置不同的所述构造柱砌块,使用时相互组合,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上下叠放排列,侧面形成马牙槎,每个所述构造柱砌块的马牙槎连接处,均砌筑多个所述墙体砌块,形成构造柱约束墙体。

作为优选,上下叠放排列后的所述的构造柱砌块的通孔内,设置有钢筋。

作为优选,所述构造柱砌块,依次上下叠放排列时,根据不同的叠放方向,形成L形转角墙、T形墙和+字形墙三种不同的构造柱约束墙体。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施工时,将预制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组合叠放砌筑并形成马牙槎,再与墙体砌块一起砌筑形成约束墙体,为了增加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的整体性,在其通孔的中空内部预制类似齿轮的轮齿状凸、凹部分,增加块体相互的咬合作用,根据不同设防烈度要求,在这些凸凹的部分或者旁边可以放置钢筋,也可以直接用砂浆填充,实现在地震力作用下,通孔的中空部分和预制块体浇筑成一体后,约束墙体、增加结构整体性的作用,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凸凹起来的轮齿数量可以根据受力性能进行调整,所述构造柱组合砌块,依次上下叠放排列时,根据不同的叠放方向,即可实现L形转角墙、T形墙、+字形的墙体约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结构合理、制作方便实用,再利用上述预制的组合砌块,形成构造柱约束墙体,解决了村镇建筑存在的抗震设防水平低和施工难度大,村镇建筑整体性差和结构性能差,配筋砌块无法在村镇建筑中普及推广的问题;利用构造柱砌块砌筑形成构造柱,再与墙体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表现出较好的抗震力学性能。提供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墙体,结构合理、施工方便,其性能可靠、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其中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其中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另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其中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另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长方形预制块体在实现L形转角构造柱约束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通孔Ⅰ,2为长方形预制块体Ⅰ,3为“︹”形齿,4为钢筋,5为长方形预制块体Ⅱ,6为长方形预制块体Ⅲ,7为通孔Ⅱ,8为“∟”形尖齿,9为“︺”形齿,10为长方形预制块体Ⅳ,11为墙体砌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所述构造柱砌块包括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即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和长方形预制块体Ⅱ5,在所述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均设有通孔Ⅰ1,所述通孔Ⅰ1为后浇筑孔,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上的通孔Ⅰ1设于中部位置,另一种长方形预制块体Ⅱ5上的通孔Ⅰ1设于偏一侧位置,以便组合砌筑后形成马牙槎。

上述通孔Ⅰ1的形状为:以一圆孔为基础,在圆孔的内径一周间隔设有多个凸出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3;在使用时,上述通孔Ⅰ1形状一致但设置位置不同的两种所述构造柱砌块,上下叠放、相互组合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地方在于:所述通孔Ⅱ7的形状为:以一方孔为基础,在方孔的四面设有凹入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9,所述通孔Ⅱ7的内表面为由“︺”形齿9和“∟”形尖齿8交替设置形成的凹凸表面;在使用时,上述通孔Ⅱ7形状一致但设置位置不同的两种所述构造柱砌块,即图中的长方形预制块体Ⅲ6和长方形预制块体Ⅳ10,上下叠放、相互组合使用。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适于村镇建筑的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砌块构成的构造柱约束墙体,包括多个构造柱砌块和多个墙体砌块11,所述的构造柱砌块,包括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即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和长方形预制块体Ⅱ5,在所述两种长方形预制块体上均设有通孔Ⅰ1,所述通孔Ⅰ1为后浇筑孔,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上的通孔Ⅰ1设于中部位置,长方形预制块体Ⅱ5上的通孔Ⅰ1设于偏一侧位置。

上述通孔Ⅰ1的形状为:以一圆孔为基础,在圆孔的内径一周间隔设有多个凸出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3;利用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与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的组合,改变排列的角度,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上下叠放排列,侧面形成马牙槎,每个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的马牙槎连接处,均砌筑多个所述墙体砌块11,形成L形转角构造柱约束墙体。

实施例4:

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地方在于:利用长方形预制块体Ⅰ2与长方形预制块体Ⅱ5的组合,改变排列的角度,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上下叠放排列,侧面形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连接处,均砌筑多个所述墙体砌块11,形成T形转角构造柱约束墙体。

实施例5:

参照图4、图5、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地方在于:

所述通孔Ⅱ7的形状为:以一方孔为基础,在方孔的四面设有凹入内表面的轮齿,所述轮齿的形状为“︺”形齿9,所述通孔Ⅱ7的内表面为由“︺”形齿9和“∟”形尖齿8交替设置形成的凹凸表面;

所述通孔Ⅱ7形状一致但设置位置不同的所述构造柱砌块,即图中的长方形预制块体Ⅲ6,改变叠放的方向,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上下叠放排列,侧面形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连接处,均砌筑多个所述墙体砌块11,形成L形转角构造柱约束墙体。

实施例6: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不同地方在于:利用长方形预制块体Ⅲ6和长方形预制块体Ⅳ10的组合,改变排列的角度,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上下叠放排列,侧面形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连接处,均砌筑多个所述墙体砌块11,形成T形转角构造柱约束墙体。

实施例7:

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地方在于:上下叠放排列后的所述的构造柱砌块的通孔Ⅰ1内,设置有钢筋4。

实施例8: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不同地方在于:利用长方形预制块体Ⅳ10和长方形预制块体Ⅳ10的组合,改变排列的角度,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上下叠放排列,侧面形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连接处,均砌筑多个所述墙体砌块11,形成+字形的构造柱约束墙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