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除湿的砌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627发布日期:2019-11-05 23:4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除湿的砌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砌墙体,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除湿的砌筑墙体。



背景技术:

具有外页墙和内页墙的墙体之间存在空腔,潮湿空气可以通过砖块渗透到空腔内,且在空腔内部不易散发。潮湿空气对砖墙和金属构件均易产生腐蚀作用,严重破坏墙体的耐久性。以往项目中一般采用通风装置对空腔中的潮湿空气进行排除,但是通风装置容易损坏且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具有外页墙和内页墙的墙体之间的空腔内易产生潮湿空气,对砖墙和金属构件均易产生腐蚀作用,严重破坏墙体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除湿的砌筑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砖砌外墙、多块竖向砖和连接机构,混凝土墙体和砖砌外墙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混凝土墙体的外墙壁上并排横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结构挑檐,其中竖向砖为L形砖体,多块竖向砖并排砌在每个结构挑檐的边缘处,竖向砖的短边通过改性聚氨胶酯粘合在结构挑檐的上端面上,竖向砖的长边通过改性聚氨胶酯粘合在结构挑檐的外端面上,竖向砖的长边边缘处与结构挑檐的下端面平齐,相邻的两块竖向砖之间通过砂浆粘结,其中在多块竖向砖之间每隔0.8m~1.0m设置有一个通气孔,所述的砖砌外墙是由多块横向砖通过砂浆砌筑而成,并分层砌筑于相邻的两个结构挑檐之间、顶层结构挑檐上方竖向砖上端面上和底层结构挑檐的下方的下端面上,位于相邻的两个结构挑檐之间的顶层横向砖之间,每间隔3块横向砖开有一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气孔内设置有尼龙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多根横向钢梁、多根竖向钢立柱、多个预埋件、多个L形连接板、多个水平拉结筋和多个U形钢筋件,每根水平拉结筋固定安装在上下两层横向砖之间的水平灰缝中,多个U形钢筋件的连接端并排均匀焊接在一根水平拉结筋的侧端上,每个U形钢筋件开口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对准一根竖向钢立柱的外壁并焊接在一起,多根竖向钢立柱并排均匀竖向设置在砖砌外墙的内墙壁上,多根横向钢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到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立柱之间,多个预埋件的固定端并排均匀插装在混凝土墙体内,每个L形连接板的一个折边焊接在一个预埋件的连接端上,L形连接板的另一个折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竖向钢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拉结筋包括两根水平的钢筋和焊接在二者之间弯折的钢筋。

进一步的,在竖向钢立柱的竖直方向上,每根竖向钢立柱上每间隔长度a设置一个U形钢筋件,a≤400mm。

进一步的,在竖向钢立柱的竖直方向上,相邻两根竖向钢立柱之间每间隔长度b设置一个横向钢梁,b≤80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L形连接板的弯折处焊接有加强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砖缝隙形成通风口使空腔内的气流与外界的空气产生对流,通气孔设置在每段通风单元的底端与顶端,利用高差形成热压效应,达到排出潮湿空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通风功能的砖砌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II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II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除湿的砌筑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1、砖砌外墙2、多块竖向砖2-2和连接机构,混凝土墙体1和砖砌外墙2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连接机构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混凝土墙体1的外墙壁上并排均匀横向设置有多个结构挑檐1-1,其中竖向砖2-2为L形砖体,多块竖向砖2-2并排砌在每个结构挑檐1-1的边缘处,竖向砖2-2的短边通过改性聚氨胶酯粘合在结构挑檐1-1的上端面上,竖向砖2-2的长边通过改性聚氨胶酯粘合在结构挑檐1-1的外端面上,竖向砖2-2的长边边缘处与结构挑檐1-1的下端面平齐,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块竖向砖2-2之间通过砂浆粘结,其中在多块竖向砖2-2之间每隔0.8m~1.0m设置有一个通气孔7,其中通气孔7为相邻的两块竖向砖2-2之间的砖缝,

如图4所示,所述的砖砌外墙2是由多块横向砖2-1通过砂浆砌筑而成,并分层砌筑于相邻的两个结构挑檐1-1之间、顶层结构挑檐1-1上方竖向砖2-2上端面上和底层结构挑檐1-1下方的下端面上,砖砌外墙2的下端面通过砂浆固定在竖向砖2-2的上端面上,砖砌外墙2的上端面通过砂浆固定在结构挑檐1-1的下端面上,砖砌外墙2的外墙面与竖向砖2-2的外端面平齐;

如图4所示,位于相邻的两个结构挑檐1-1之间的顶层横向砖2-1之间,每间隔3块横向砖2-1开有一个通气孔7,其中通气孔7为相邻的两块横向砖2-1之间的砖缝。

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个结构挑檐1-1之间形成一个通气单元,多块竖向砖2-2之间设置的通气孔处于通气单元的下方,在相邻的两个结构挑檐(1-1)之间的最上层横向砖(2-1)之间的通气孔处于通气单元的上方,通气孔设置在每段通气单元的底端与顶端,利用高差形成热压效应,达到排出潮湿空气的目的,而且处于通气单元下方的通气孔又可做砖砌墙体内的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通气孔7内设置有尼龙格栅10。在通气孔7堵上尼龙格栅即可通气,又可防止小虫进入砖砌墙体内。

其他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多根横向钢梁8、多根竖向钢立柱6、多个预埋件3、多个L形连接板9、多个水平拉结筋5和多个U形钢筋件4,每根水平拉结筋5固定安装在上下两层横向砖2-1之间的水平灰缝中,多个U形钢筋件4的连接端并排均匀焊接在一根水平拉结筋5的侧端上,每个U形钢筋件4开口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对准一根竖向钢立柱6的外壁并焊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多根竖向钢立柱6并排均匀竖向设置在砖砌外墙2的内墙壁上,多根横向钢梁8的两端分别焊接到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立柱6之间,

如图2所示,多个预埋件3并排均匀设置在混凝土墙体1内,且多个预埋件3分别处于结构挑檐1-1与混凝土墙体1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

如图3所示,每个L形连接板9的一个折边焊接在一个预埋件3的连接端上,L形连接板9的另一个折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竖向钢立柱6上。

水平拉结筋用于稳固砖砌外墙,增强砖砌外墙的稳定性。

其他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水平拉结筋5包括两根水平的钢筋和焊接在二者之间弯折的钢筋。

其他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在竖向钢立柱6的竖直方向上,每根竖向钢立柱6上每间隔长度a设置一个U形钢筋件4,a≤400mm。

其他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在竖向钢立柱6的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立柱6之间每间隔长度b设置一个横向钢梁8,b≤800mm。

其他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L形连接板9的弯折处焊接有加强肋板9-1。

其他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至六任一项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