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7905发布日期:2020-04-10 15:1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防护栏。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场所通常安装防护栏用于阻隔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可以防护与保护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目前,施工现场的外围防护栏,通常是将立柱底端埋设地面固定后利用螺钉或订书钉将防护板钉在立柱上,将立柱底端埋设在地面固定时通常需要在地面挖设立柱埋设洞,如此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还会破会施工现场的地面完整性。同时,在工程完成后,防护栏拆卸十分麻烦,且拆卸后的防护栏通常不能再次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移动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防护栏,包括底座、立柱和防护板;所述底座为圆凳状结构,包括第一圆形固定板、第二圆形固定板和支撑柱;所述第一圆形固定板的直径小于第二圆形固定板的直径,第一圆形固定板和第二圆形固定板的圆心处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圆形固定板设置在第二圆形固定板的上方,且第一圆形固定板和第二圆形固定板的圆心同轴;所述支撑柱至少为3个,均匀固定设置在第一圆形固定板和第二圆形固定板的圆周边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带自锁的万向轮;所述立柱为伸缩结构,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和下立柱上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立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螺杆,通过螺杆与底座第一圆形固定板和第二圆形固定板上的螺纹孔配合可实现立柱和底座的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包括横向固定杆和防护板主体;所述横向固定杆位于防护板主体的上下两侧,所述横向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配合连接可实现防护板和立柱的固定连接。

防护栏分为底座、立柱和防护板三个部件,三个部件组装成需要的防护栏,可以使防护栏的运输、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底座设置为凳状结构,稳定性更好。底座设置带自锁的万向轮,可以实现防护栏的整体移动和固定。立柱和底座之间通过立柱底部的螺纹杆和底座两个固定板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连接固定,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而且能保证立柱和底座连接的稳定性。立柱设置为伸缩结构,可以匹配不同宽度的防护板,扩大防护栏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的第一连接件和防护板横向固定杆两端的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

立柱上的第一连接件和防护板横向固定杆上的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一方面可以使防护板的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当多个防护板组合连接使用时,在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的调节控制下可实现相邻防护板的折叠或者伸展,从而实现防护范围的多样化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端设置有警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警示灯,所述凹槽上设有盖板。

警示灯设置在凹槽内,使用时通过弹簧弹出警示灯,进行提醒警告,不使用时,通过盖板将警示灯保护在凹槽内,可防止防护栏运输移动式,损毁警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主体上设置有警告标志。

进一步的,所述警告标志设置有荧光层,且荧光颜色设置为红色。

设置红色荧光警告标志,白天、夜晚均可提醒警告,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防护栏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移动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将防护栏分为底座、立柱和防护板三个部件,三个部件组装成需要的防护栏,可以使防护栏的运输、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底座设置为凳状结构,稳定性更好。底座设置带自锁的万向轮,可以实现防护栏的整体移动和固定。立柱和底座之间通过立柱底部的螺纹杆和底座两个固定板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连接固定,不仅安装拆卸方便,而且能保证立柱和底座连接的稳定性。立柱设置为伸缩结构,可以匹配不同宽度的防护板,扩大防护栏的使用范围。立柱上的第一连接件和防护板横向固定杆上的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一方面可以使防护板的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另一方面,当多个防护板组合连接使用时,在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的调节控制下可实现相邻防护板的折叠或者伸展,从而实现防护范围的多样化调节。警示灯设置在凹槽内,使用时通过弹簧弹出警示灯,进行提醒警告,不使用时,通过盖板将警示灯保护在凹槽内,可防止防护栏运输移动式,损毁警示灯。设置红色荧光警告标志,白天、夜晚均可提醒警告,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1、底座,2、上立柱,3、螺杆,4、下立柱,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定位螺丝,8、横向固定杆,9、纵向固定杆,10、防护板,11、凹槽,12、电源,13、弹簧、14、警示灯,15、盖板,101、第一固定板,102、第一螺纹孔,103、支撑柱,104、万向轮,105、第二固定板,106、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建筑防护栏,包括底座1、立柱和防护板;所述底座1为圆凳状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101、第二固定板105和支撑柱103;所述第一固定板101、第二固定板105均为圆形结构,第一固定板101的直径小于第二固定板105的直径,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5的圆心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02和第二螺纹孔106,所述第一固定板101平行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05的上方,且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5的圆心同轴;所述支撑柱103至少为3个,均匀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5的圆周边沿;所述支撑柱103的底部设置有带自锁的万向轮104;所述立柱为伸缩结构,包括上立柱2和下立柱4,所述上立柱2滑动设置在下立柱4上,所述上立柱2可沿下立柱4滑动,所述上立柱2可通过定位螺丝7固定在下立柱4上;所述上立柱2和下立柱4上分别横向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所述下立柱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螺杆3,螺杆3与底座第一固定板101上和第二固定板105上的螺纹孔配合可实现立柱和底座的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包括横向固定杆8、纵向固定杆9和防护板主体10;所述横向固定杆8位于防护板主体10的上下两侧,横向固定杆8的长度大于防护板主体10的长度,横向固定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防护板主体10的左右两侧,且横向固定杆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6,通过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的配合连接可实现防护板和立柱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实现立柱和防护板的固定连接;所述纵向固定杆9设置于防护板主体10的左右两侧,且纵向固定杆9的长度等于防护板主体10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顶端设有警示灯14,所述凹槽11上设有盖板15,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电源12。使用时通过弹簧13弹出警示灯14,进行提醒警告,不使用时,通过盖板15将警示灯14保护在凹槽11内,可防止防护栏运输移动式,损毁警示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上还设置有警告标志,所述警告标志设置有荧光层,且荧光颜色设置为红色。设置红色荧光警告标志,白天、夜晚均可提醒警告,可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防护栏的组装过程如下:将立柱底部的螺纹杆旋入底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螺纹孔内,调节螺纹杆的高度,使螺纹杆的底部与底座支撑杆底部的万向轮处于同一平面完成立柱和底座的组装;然后,滑动上立柱杆调节上立柱杆和下立柱杆上连接件的相对高度,使其与防护板横向固定杆的高度相应,调节完成后用定位螺丝固定上立柱,然后用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将立柱上的第一连接和防护板横向固定杆两端的第二连接件连接,使防护板固定在立柱上完成防护栏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