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生产线中的降噪式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3712发布日期:2020-05-29 12:1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枕生产线中的降噪式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轨枕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枕生产线中的降噪式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轨枕是铁路配件的一种。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现多数为混凝土轨枕。

轨枕在生产过程中包裹轨枕的模具需要进行振动脱模,并检测现有的轨枕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空隙裂纹,通过振动将残次不合格产品筛选出来,保证轨枕质量;现有的轨枕振动台,在振动过程中,振动台面与模具接触时,两者碰撞产生噪音,当电机转动速度过快时,碰撞频率增加,会导致噪音愈发刺耳,普通振动台降噪处理效果一般,对操作人员伤害依旧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减少噪音污染的轨枕生产线中的降噪式振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枕生产线中的降噪式振动装置,包括机壳、固定连接在机壳顶部的振动台面、设置在在机壳下方的支撑立柱、转动连接在机壳内的偏重旋转机构、固定在机壳内的传振机构以及固定连接在机壳底部与支撑立柱上端之间的减振缓冲层;

所述传振机构位于偏重旋转机构上方并位于振动台面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振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壳内侧壁上的传振隔板、两端分别连接在传振隔板下表面与振动台面下表面之间的橡胶弹簧柱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传振隔板下表面与振动台面下表面之间的金属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弹簧柱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橡胶弹簧柱与金属弹簧等距交替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重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壳两侧板上的电机联轴、偏心固定在电机联轴上的偏振块以及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联轴端部的电机;

所述电机位于机壳外部,所述偏振块位于机壳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联轴通过轴承与机壳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振缓冲层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柱上端的减震带以及固定在固定连接在减震带与机壳下部之间的凸榫;所述机壳下部设置有与凸榫相匹配的凹槽,凸榫与凹槽形成榫卯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榫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凸榫之间形成位于机壳下方的空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振缓冲层采用橡胶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内底部还固定有木质垫板,所述木质垫板上开设有位于偏振块正下方的定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立柱下端套装有橡胶垫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的振动体系以及性能优良的降噪装置;通过传振机构减小碰撞噪音,减振缓冲层减小冲击地面的无用振动,保护设备下部支撑部件。在电机转动速度过快时,橡胶弹簧柱变形小,而且恢复较金属弹簧缓慢,从而形成缓冲吸震,降噪效果显著。凸榫与凹槽增大摩擦系数,防滑减振效果好,空气层具有隔振吸音效果。支撑立柱下端套装有橡胶垫脚,减少支撑立柱与地面之间的振动噪音,也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2电机联轴、3振动台面、4偏振块、7轴承、8支撑立柱、9橡胶垫脚、10减震带、11凸榫、12空气层、13机壳、14木质垫板、15传振隔板、16橡胶弹簧柱、17金属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轨枕生产线中的降噪式振动装置,包括机壳13、固定连接在机壳13顶部的振动台面3、设置在在机壳13下方的支撑立柱8、转动连接在机壳13内的偏重旋转机构、固定在机壳13内的传振机构以及固定连接在机壳13底部与支撑立柱8上端之间的减振缓冲层;所述传振机构位于偏重旋转机构上方并位于振动台面3下方。通过传振机构将振动传导至振动台面3,包裹轨枕的模具在振动台面3进行振动脱模,相较于传统的振动台直接振击振动台面,通过传振机构减小碰撞噪音,减振缓冲层减小冲击地面的无用振动,保护设备下部支撑部件。

所述传振机构包括固定在机壳13内侧壁上的传振隔板15、两端分别连接在传振隔板15下表面与振动台面3下表面之间的橡胶弹簧柱16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在传振隔板15下表面与振动台面3下表面之间的金属弹簧17;通过橡胶弹簧柱16与金属弹簧17组合方式,在电机转动速度过快时,橡胶弹簧柱16变形小,而且恢复较金属弹簧17缓慢,从而形成缓冲和吸震效果,降噪效果显著。

所述橡胶弹簧柱16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橡胶弹簧柱16与金属弹簧17等距交替间隔设置;使振动传导均衡。

所述偏重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壳13两侧板上的电机联轴2、偏心固定在电机联轴2上的偏振块4以及同轴固定连接在电机联轴2端部的电机1;所述电机1位于机壳13外部,所述偏振块4位于机壳13内部;作为优选,电机联轴2两端均连接电机1,两台电机1为同步电机,保证振动频率的一致性。

所述电机联轴2通过轴承7与机壳13转动连接,轴承7保证转动的流畅性。

所述减振缓冲层包括固定在支撑立柱8上端的减震带10以及固定在固定连接在减震带10与机壳13下部之间的凸榫11;所述机壳13下部设置有与凸榫11相匹配的凹槽,凸榫11与凹槽形成榫卯配合;所述凸榫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凸榫11之间形成位于机壳13下方的空气层12。所述减振缓冲层采用橡胶材质;凸榫11与凹槽增大摩擦系数,防滑减振效果好,空气层12具有隔振吸音效果。

所述机壳13内底部还固定有木质垫板14,所述木质垫板14上开设有位于偏振块4正下方的定位凹槽,使偏振块4保持垂直方向转动,减少轴向横移,保证振动源位置,提供稳定的振动力。所述支撑立柱8下端套装有橡胶垫脚9,减少支撑立柱与地面之间的振动噪音,也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