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3989发布日期:2020-04-07 22:1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板结构,尤其涉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属于建筑结构领域,适用于夹层楼板、装配式钢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楼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轻质楼板根据受力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轻质板材直接受力,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质楼板(aac楼板)和空心混凝土楼板等;另一种是采用型钢骨架受力,上下表面铺设木质人造板或石膏板。

轻质板材直接受力的楼板结构具有隔音效果好,使用舒适度好等优点。但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质楼板存在自身强度较低,楼板跨度有限,对于大跨度结构,需要增设多道钢梁,而钢梁的设置又降低了空间利用率;混凝土空心楼板曾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空心板自重较大,抗震性能差,也逐渐退出了主流市场。采用型钢骨架受力的楼板结构,轻质楼板强度取决于钢梁的间距以及截面,优点是自重轻,强度大,缺点是造价高,隔音和防火性能较差。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21246901.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筋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轻质组合楼板,包括混凝土结构梁、t型钢、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和面层,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梁的内侧面间隔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上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的t型钢腹板朝上设置,t型钢间隔设置在两根混凝土结构梁之间,两端固定在连接板上,t型钢的腹板顶部固定有纵向钢筋;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固定在两根相邻的t型钢的翼缘上,相邻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之间的空隙处设有细石混凝土填充料,所述的面层设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细石混凝土填充料的上方,面层位于两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衔接位置间隔设置防裂钢筋。

上述专利涉及的楼板结构存在以下缺陷:首先,上述专利采用t型钢代替传统的型钢,并在t型钢的腹板上增加了一根钢筋,这种设计虽然节约了钢材使用量,但是钢筋与t型钢的焊接要求比较高,从上述专利的说明书中也能看出,t型钢加钢筋的结构与工字型钢相比,受力性能还是有差距的,因此,不适用于一些承受荷载较大的建筑,比如仓库;其次,上述专利的抗裂钢筋设在面层内,而面层的厚度较薄,面层材料无法提供足够的包裹力,其抗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更强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混凝土结构梁、工字型钢、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和面层,所述的工字型钢的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工字型钢的腹板两侧等间距布置抗裂钢筋,工字型钢间隔设置在两根混凝土结构梁之间,工字型钢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焊接;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两侧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底部及外侧面设有敞口,连接套的位置与抗裂钢筋的位置一一对应,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布置在相邻工字型钢之间,且抗裂钢筋插入连接套内,抗裂钢筋与连接套焊接;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与工字型钢的腹板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处填充自密实混凝土;所述的面层设置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梁的内侧设有预埋连接件,预埋连接件呈t形结构,所述的工字型钢的腹板与预埋连接件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套的敞口宽度比所述的抗裂钢筋的直径大0.1~0.3mm。

优选地,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

优选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顶面、工字型钢的顶面、自密实混凝土的顶面的高度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套的内侧面设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内部钢筋网焊接。

优选地,所述的工字型钢上翼缘宽度为下翼缘宽度的1/2。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在工字型钢腹板的两侧间隔焊接抗裂钢筋,该抗裂钢筋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侧方的连接套焊接,抗裂钢筋与组合楼板上下的面的距离较远,充分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包裹力,其抗裂效果更好,并且增加了工字型钢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组合楼板不易折断,因此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施工方便,且以干作业为主,施工周期短,工字型钢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施工完成后就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可以提前进行非承重隔墙等楼板上部结构的施工,缩短空档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去除面层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a-a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a-a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连接套的立体图。

图示说明:1-混凝土结构梁,11-预埋连接件,2-工字型钢,21-抗裂钢筋,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1-连接套,32-自密实混凝土,33-连接钢筋,4-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混凝土结构梁1、工字型钢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和面层4(面层4在图1中省去)。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梁1的内侧设有预埋连接件11,预埋连接件11呈t形结构,预埋连接件11在浇筑混凝土结构梁1时就预埋其中。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所述的工字型钢2的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工字型钢2的腹板两侧等间距焊接有抗裂钢筋21,工字型钢21间隔设置在两根混凝土结构梁1之间,工字型钢2的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1上的焊接预埋连接件11。结合附图2和3所示,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截面为矩形,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两侧设有连接套31,连接套31在工厂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时就预埋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中,连接套31的底部及外侧面设有敞口,敞口的宽度比抗裂钢筋21的直径大0.1~0.3mm,且连接套31的位置与抗裂钢筋21的位置一一对应,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布置在相邻工字型钢2之间,且抗裂钢筋21插入连接套31内,并且将抗裂钢筋21与连接套31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与工字型钢2的腹板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处填充自密实混凝土3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顶面、工字型钢2的顶面、自密实混凝土32的顶面的高度均相同,有助于面层4施工,最后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上方施工面层。

上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施工方法为:首先在工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并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中预埋连接套31;然后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梁1,浇筑混凝土结构梁1时埋设预埋连接件11;待混凝土结构梁1达到强度后吊装并焊接工字型钢2,在工字型钢2的腹板两侧焊接抗裂钢筋21(抗裂钢筋21也可以在吊装工字型钢2之前完成焊接);然后吊装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吊装过程中注意连接套31的位置与抗裂钢筋21的位置对齐,然后焊接连接套31和抗裂钢筋21;在连接套31底部敞口的下方支模,浇筑自密实混凝土32;最后施工面层4。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包括混凝土结构梁1、工字型钢2、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和面层4(面层4在图1中省去)。所述的混凝土结构梁1的内侧设有预埋连接件11,预埋连接件11呈t形结构,预埋连接件11在浇筑混凝土结构梁1时就预埋其中。

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工字型钢2的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且上翼缘宽度为下翼缘宽度的1/2,上翼缘宽度的宽度不能太小或太大,太小影响工字型钢2的承载能力,太大则会给后期抗裂钢筋21与连接套31的焊接施工带来困难。工字型钢2的腹板两侧等间距焊接有抗裂钢筋21,工字型钢21间隔设置在两根混凝土结构梁1之间,工字型钢2的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1上的焊接预埋连接件11。结合附图4~7所示,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截面为梯形,其与矩形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相比,给抗裂钢筋21与连接套31的焊接施工预留了更大的施工缝隙,也有利于增加自密实混凝土32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接触面积,进而使两者的连接强度更高。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两侧设有连接套31,连接套31在工厂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时就预埋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中,连接套31的内侧面设有连接钢筋33,连接钢筋33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内部钢筋网焊接,连接套31的底部及外侧面设有敞口,敞口的宽度比抗裂钢筋21的直径大0.1mm,且连接套31的位置与抗裂钢筋21的位置一一对应,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布置在相邻工字型钢2之间,且抗裂钢筋21插入连接套31内,并且将抗裂钢筋21与连接套31焊接在一起。所述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与工字型钢2的腹板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处填充自密实混凝土3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的顶面、工字型钢2的顶面、自密实混凝土32的顶面的高度均相同,有助于面层4施工,最后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3上方施工面层。

实施例二中涉及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施工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