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材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684发布日期:2020-05-26 18:1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材料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材料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各种环保材料也应运而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环保材料的出现不仅对环保做了很大的贡献,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对于环保材料加工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且我们致力于对环保材料加工设备的不断改进,希望可以在环保材料加工过程中提供更大的帮助,减少工作时间,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虽然现在的环保材料加工设备多种多样,但是,环保材料加工设备存在这样的缺点: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快速固定材料,而且加工过程中无法很好的防止碎屑飞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音污染,因此要对现在的环保材料加工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材料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环保材料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快速固定材料,而且加工过程中无法很好的防止碎屑飞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音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材料加工设备,包括台面、进料口和收料台,所述台面顶部设置有机箱,其中,

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圆锯,所述机箱侧面通过转轴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部设置有隔音棉,所述防护罩侧面固定有把手;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防护罩侧面,所述进料口底部设置有进料台,所述进料台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柱固定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固定有固定块;

所述收料台设置在台面底部,所述收料台顶部固定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顶部安装有挡板,所述传送带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收料台内部。

优选的,所述机箱通过转轴与防护罩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圆锯设置在机箱与防护罩相交一侧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隔音棉内嵌在防护罩内部,所述把手设置在防护罩与进料口相垂直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进料台的长度大于圆锯到台面侧面的距离,所述滑槽为圆环型,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对称设置在进料台顶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滑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滑块均匀设置在进料台顶部两侧的滑槽内部,所述滑块的长度大于固定槽的长度,所述固定槽通过连接柱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料台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收料台设置在圆锯下方,所述挡板垂直安装在传送带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环保材料加工设备:

1.设置有固定块,在加工之前,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放置在进料台顶部,使材料放置在两个滑槽之间,则材料会将两侧固定槽内的固定块向两侧压迫,使得固定块压迫弹簧到固定槽内部,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将固定块向固定槽外侧顶出,使两侧固定槽内的固定块将材料夹住,使得材料被固定在进料台顶部,然后将材料向防护罩侧面的进料口内部推动,使得材料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由此,将材料推向圆锯的位置由圆锯进行加工处理,由于滑槽为圆环型,则滑块会在滑槽内部循环滑动,可以将新的原料固定,进行下一次的加工;

2.设置有防护罩,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防护罩内部设置有隔音棉,则圆锯在防护罩内部进行加工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噪音污染,并且在加工时产生的细微的粉尘由于防护罩的保护,可以防止加工产生的粉尘飞扬;

3.设置有收料台,在加工完成时,由于收料台设置在圆锯下方,则加工的产品会掉落到进料台顶部的传送带顶部,并且会掉落在挡板之间,通过传送带向产品区运送,由于挡板的阻挡作用,使得产品被调整到同一个方向,使产品按照同一个方向运送到产品区,使加工的材料摆放整齐,可以方便的进行运输或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分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面;2、机箱;3、圆锯;4、转轴;5、防护罩;6、隔音棉;7、把手;8、进料口;9、进料台;10、滑槽;11、滑块;12、连接柱;13、固定槽;14、弹簧;15、固定块;16、收料台;17、传送带;18、挡板;19、电机;20、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材料加工设备,包括台面1、机箱2、圆锯3、转轴4、防护罩5、隔音棉6、把手7、进料口8、进料台9、滑槽10、滑块11、连接柱12、固定槽13、弹簧14、固定块15、收料台16、传送带17、挡板18、电机19和皮带20,所述台面1顶部设置有机箱2,其中,

所述机箱2内部设置有圆锯3,所述机箱2侧面通过转轴4安装有防护罩5,所述机箱2通过转轴4与防护罩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圆锯3设置在机箱2与防护罩5相交一侧的中心位置,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防护罩5内部设置有隔音棉6,则圆锯3在防护罩5内部进行加工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噪音污染,所述防护罩5内部设置有隔音棉6,所述防护罩5侧面固定有把手7;

所述进料口8设置在防护罩5侧面,所述隔音棉6内嵌在防护罩5内部,所述把手7设置在防护罩5与进料口8相垂直的一侧,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防护罩5内部设置有隔音棉6,则圆锯3在防护罩5内部进行加工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噪音污染,并且在加工时产生的细微的粉尘由于防护罩5的保护,防止其飞扬到空气中,所述进料口8底部设置有进料台9,所述进料台9顶部设置有滑槽10,所述进料台9的长度大于圆锯3到台面1侧面的距离,所述滑槽10为圆环型,所述滑槽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10对称设置在进料台9顶部两侧,在加工时,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放置在进料台9顶部,使材料放置在两个滑槽10之间,则材料会将两侧固定槽13内的固定块15向两侧压迫,使得固定块15压迫弹簧14到固定槽13内部,两侧固定槽13内的固定块15将材料夹住,使得材料被固定在进料台9顶部,然后将材料向防护罩5侧面的进料口8内部推动,使得材料带动滑块11在滑槽10内部滑动,由此,即可将材料推向圆锯3的位置由圆锯3安全快速的进行加工处理,所述滑槽10内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通过连接柱12固定有固定槽13,所述滑块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滑块11均匀设置在进料台9顶部两侧的滑槽10内部,所述滑块11的长度大于固定槽13的长度,所述固定槽13通过连接柱12与滑槽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在进行材料加工时,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放置在进料台9顶部,使材料放置在两个滑槽10之间,则材料会将两侧固定槽13内的固定块15向两侧压迫,使得固定块15压迫弹簧14到固定槽13内部,两侧固定槽13内的固定块15将材料夹住,使得材料被固定在进料台9顶部,然后将材料向防护罩5侧面的进料口8内部推动,使得材料带动滑块11在滑槽10内部滑动,由此,将材料推向圆锯3的位置由圆锯3进行加工处理,由于滑槽10为圆环型,则滑块11会在滑槽10内部循环滑动,可以将新的原料固定,进行下一次的加工,所述固定槽13内部安装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顶部固定有固定块15;

所述收料台16设置在台面1底部,所述收料台16顶部固定有传送带17,所述传送带17顶部安装有挡板18,所述收料台16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收料台16设置在圆锯3下方,所述挡板18垂直安装在传送带17表面,由于收料台16设置在圆锯3下方,则加工的产品会掉落到进料台9顶部的传送带17顶部,并且会掉落在挡板18之间,通过传送带17向产品区运送,由于挡板18的阻挡作用,使得产品被调整到同一个方向,使产品按照同一个方向运送到产品区,能够自动摆放整齐,便于进行收纳管理,所述传送带17通过皮带20与电机19相连,所述电机19安装在所述收料台16内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环保材料加工设备时,首先,将台面1顶部的防护罩5向下拉,通过转轴4的旋转,防护罩5固定在台面1顶部,使得防护罩5将圆锯3盖住,然后将需要加工的材料放置在进料台9顶部,使材料放置在两个滑槽10之间,则材料会将两侧固定槽13内的固定块15向两侧压迫,使得固定块15压迫弹簧14到固定槽13内部,由于弹簧14的弹性作用,将固定块15向固定槽13外侧顶出,使两侧固定槽13内的固定块15将材料夹住,使得材料被固定在进料台9顶部,然后将材料向防护罩5侧面的进料口8内部推动,使得材料带动滑块11在滑槽10内部滑动,由此,将材料推向圆锯3的位置由圆锯3进行加工处理,由于滑槽10为圆环型,则滑块11会在滑槽10内部循环滑动,可以将新的原料固定,进行下一次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防护罩5内部设置有隔音棉6,则圆锯3在防护罩5内部进行加工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噪音污染,并且在加工时产生的细微的粉尘由于防护罩5的保护,也会防止其飞扬到空气中,防止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由于收料台16设置在圆锯3下方,则加工的产品会掉落到进料台9顶部的传送带17顶部,并且会掉落在挡板18之间,通过传送带17向产品区运送,由于挡板18的阻挡作用,使得产品被调整到同一个方向,使产品按照同一个方向运送到产品区,能够自动摆放整齐,便于进行收纳管理,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