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4139发布日期:2020-05-29 12:1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



背景技术:

直立缝压型金属板因具有轻型美观、防水性能好、工厂化程度高、安装快捷等特点,今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场馆及各类公共建筑中。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是通过机械咬合设备使相邻金属板的大小边肋与固定支座咬合在一起,达到传力受力的目的。

由于目前建筑物外观造型新奇,带来施工现场条件复杂,而机械咬合设备的新旧程度以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使压型金属板与固定支座的咬合程度达不到最佳状态。而压型金属板受力状态多数情况是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吸力,在此受力状态下,金属板的跨中会产生向外的凸起变形,并带动金属板大小边肋的变形,严重时,边肋变形过大,会造成金属板在咬合处与固定支座拔脱,金属板局部或大面积被风掀开,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对于整个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抗风性能,关键取决于支座处金属板大小边肋与固定支座的咬合抗变形能力。为提高此位置的抗变形能力,就需要在此位置进行抗风加强处理,形成抗风结构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解决了现有直立缝压型金属板跨中及边肋由于风吸力作用变形过大,导致与固定支座咬合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包括直立缝压型金属板、两固定支座、桁架支撑体和两板肋夹,其中,所述直立缝压型金属板上设有两边肋,两所述固定支座均设置有与所述边肋适配的卡接头,每一所述卡接头卡设在一所述边肋内;两所述板肋夹,两所述板肋夹均呈“ω”字型,两所述板肋夹分别夹持在两所述边肋上,两所述板肋夹分别位于两所述卡接头的正上方,两所述板肋夹相正对;所述桁架支撑体的底部开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固定在所述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板筋上,所述桁架支撑体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板肋夹固定连接。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每一所述板肋夹均包括左夹片和右夹片,所述左夹片和所述右夹片通过顶部销轴相连接,所述左夹片和所述右夹片的上侧均呈半圆弧状,所述左夹片和所述右夹片的下侧均开设有凹槽。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桁架支撑体的包括:

上部平直段,所述上部平直段呈直杆状,所述上部平直段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两凸起,所述上部平直段的一个端部的纵截面呈“┤”字型,另一个端部的纵截面呈“├”字型,所述上部平直段位于两所述板肋夹之间,两所述凸起分别卡设在两所述板肋夹相正对的两所述凹槽内;

下部倾斜段,所述下部倾斜段呈“v”字型,所述下部倾斜段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平直段固定连接,所述下部倾斜段的下端开设有所述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呈“︵”字型。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凸起与一所述凹槽通过限位螺丝锁紧。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凹槽不贯穿所述左夹片或所述右夹片。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上部平直段的纵截面为矩形、圆形或管状。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扣合部的形状与所述板筋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扣合部和所述板筋之间粘有胶带,所述胶带采用乙丙橡胶材质。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板肋夹与所述边肋之间填充有胶片,所述胶片采用乙丙橡胶材质。

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其中,所述桁架支撑体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工程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通过桁架支撑体两端凸起与板肋夹下部竖直段的凹槽插接,同时桁架支撑体底部的扣合部与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板筋接触抵紧,形成空间结构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可以防止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跨中向外凸起变形,提高了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抗风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板肋夹通过下部竖直段的凹槽被桁架支撑体的凸起撑紧,板肋夹的左夹片和右夹片不宜由于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变形被撑开,增强了板肋夹的整体刚度,提高了边肋与固定支座的咬合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根据压型金属板模数制作,安装方便牢固,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容易达到较好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桁架支撑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板肋夹的示意图。

附图中:1、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1、边肋;12、板筋;2、固定支座;21、卡接头;3、桁架支撑体;31、上部平直段;311、凸起;32、下部倾斜段;321、扣合部;4、板肋夹;41、左夹片;42、右夹片;43、顶部销轴;44、凹槽;45、限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该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结构设计简单,且安装方便,可以能够防止在风荷载作用下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跨中向外凸起变形,提高直立缝压型金属板的抗风能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桁架支撑体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包括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两固定支座2、桁架支撑体3和两板肋夹4。

其中,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上设置有两边肋11,两固定支座2均设置有与边肋11适配的卡接头21,每一卡接头21卡设在一边肋11内;两板肋夹4均呈“ω”字型,两板肋夹4分别夹持在两边肋11上,两板肋夹4分别位于两卡接头21的正上方,两板肋夹4相正对;桁架支撑体3的底部开设有扣合部321,扣合部321固定在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板筋1上,桁架支撑体3的两端分别与两板肋夹4固定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ω”字型只是板肋夹4的大体形状,并不限定板肋夹4为数学意义上的“ω”字型。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及的方位词“上”和“下”是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为基准定义的,只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此方位词的应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板肋夹的示意图。

每一板肋夹4均包括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的上端通过顶部销轴43相连接形成合页状,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的上侧呈相对称的半圆弧状,与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边肋11上部呈弧形的形状相匹配,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的上侧均贴合在边肋11的上部,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的下侧均开设有凹槽44,两凹槽44对称设置,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上的凹槽44均不贯穿左夹片41或右夹片42,凹槽44内设置有限位螺丝45。

如图4所示,桁架支撑体3的包括上部平直段31和下部倾斜段32,上部平直段31呈直杆状,上部平直段31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两凸起311,上部平直段31的一个端部的纵截面呈“┤”字型,另一个端部的纵截面呈“├”字型,上部平直段31位于两板肋夹4之间,两凸起311分别卡设在两板肋夹4相正对的两凹槽44内,这里相连接的凸起311与凹槽44呈公母槽配合;下部倾斜段32呈“v”字型,下部倾斜段32的上端与上部平直段31固定连接,下部倾斜段32与上部平直段31闭合呈“▽”字型,下部倾斜段32的下端开设有扣合部321,扣合部321呈“︵”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在应用时,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边肋11与固定支座2采用机械咬合设备咬合后,在边肋11的上部靠近固定支座2处安装板肋夹4,桁架支撑体3通过两端部的凸起311插入板肋夹4下部的凹槽44内,凸起311与凹槽44固定连接,同时,桁架支撑体3底部的扣合部321与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上的板筋12抵紧,形成了整体的抗风体系。板肋夹4下部的凹槽44被桁架支撑体3的凸起311撑紧,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不易由于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变形而被撑开,增强了板肋夹4的整体刚度,提高了固定支座2与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咬合性能。由此可见,上述的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通过板肋夹4和桁架支撑体3增强了稳定性,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时安装简单,有助于提高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抗风能力。

进一步地,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上的板筋12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与之相对应的,下部倾斜段32也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每一个下部倾斜段32的下端均开设有扣合部321。

还有,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与之相对应的,固定支座2、桁架支撑体3和板肋夹4也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只选择局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上部平直段31的两端开设凹槽,在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上设置与凹槽44相适配的凸起311,通过将左夹片41和右夹片42上的凸起311插入上部平直段31的两端的凹槽44内,实现上部平直段31与左夹片41及右夹片42的固定连接。凸起311的形状可以为环形或者矩形。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凸起311只是通过插入至凹槽44内实现相互连接,当受到风力作用时,仅仅通过公母槽配合的上部平直段31容易滑动,影响固定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凸起311和凹槽44通过限位螺丝45锁紧,对上部平直段31进行限位。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部平直段31的纵截面为矩形,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上部平直段31的纵截面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管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扣合部321与板筋12相吻合,可以将扣合部321的形状与板筋12的形状相匹配,并且扣合部321和板筋12之间粘有胶带(图中未示出),胶带采用乙丙橡胶材质,胶带与板筋12抵紧。板肋夹4与边肋11之间填充有胶片(图中未示出),胶片采用乙丙橡胶材质,目的是防止相接触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相互滑动产生伤害。

还有,桁架支撑体3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工程塑料材质,表面不会生锈,提高桁架支撑体3的使用寿命。直立缝压型金属板桁架式抗风体系整体安装完成后,即可形成空间受力体系,增强了整体刚度,大大提高了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的抗风能力。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直立缝压型金属板1可以根据模数制作,安装方便牢固,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容易达到较好安装质量。

进一步,上部平直段31与两板肋夹4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实现连接,比如通过长螺栓从板肋夹4的左夹片41或者右夹片42上穿过,再与上部平直段31的端面螺纹连接,通过使用若干长螺栓即可实现上部平直段31与两板肋夹4的固定连接,且不易发生相互滑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