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183发布日期:2020-05-26 18:4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时,建筑的强度、高度和抗震能力决定了建筑是否会发生坍塌,房屋是否坍塌决定了是否会对建筑内部和周围人员造成危害。近些年,全球地震频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减小地震的损失,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建筑本身的施工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在建筑施工时,除了增加建筑内钢筋的数量和尺寸规格外,还会在地基下安装抗震支架,提高建筑的本身质量和抗震能力。但是这种方式仅是对建筑地基进行的防护,当地震强度大时,虽然地基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建筑较高时,建筑震动幅度很大,建筑墙体仍会发生裂痕或混凝土大块脱落,脱落的混凝土块对建筑内的人的生命财产产生巨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纵柱梁、横边梁,建筑墙角垂直修建有所述纵柱梁,所述纵柱梁内部钢筋笼四周浇筑有弹簧性钢筋支撑,相邻两根所述纵柱梁之间修建有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顶部靠近楼板处浇筑有所述横边梁,所述横边梁内部钢筋笼四周浇筑有拉结筋,所述混凝土墙体内侧壁上固定有保温填充层,所述保温填充层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内隔音结构,所述内隔音结构外侧胶粘固定有外防火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采用直径为8-14mm的钢筋折弯而成,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的螺距为3-6cm,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的外径为3-4cm。

进一步的,所述纵柱梁两端各固定有至少有两根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所述横边梁两端各固定有至少有两根所述拉结筋,所述拉结筋为“s”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墙体浇筑时内部等间距放置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垂直放置,所述混凝土墙体内部的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与所述横边梁内部的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通过钢丝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填充层采用岩棉包裹防护网制成,所述防护网采用钢筋编织而成,所述防护网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混凝土墙体内部的所述弹簧性钢筋支撑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为钢筋圈。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采用平直螺纹钢或者弹簧状钢筋编织成网状。

进一步的,所述内隔音结构包括硬质材料基板,所述硬质材料基板外侧压合成型有软木板,所述软木板外部胶粘有多孔吸音板,所述多孔吸音板上呈蜂窝状分布有吸音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防火结构包括第一防火材料层和第二防火材料层,所述第一防火材料层外侧涂覆有耐高温涂层,所述第一防火材料层和所述第二防火材料层之间压合有防潮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火材料层外侧成型有连接固定凸柱,所述连接固定凸柱与所述多孔吸音板上的吸音孔配合安装,所述连接固定凸柱与所述多孔吸音板的锲合深度不超过吸音孔深度的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火材料层采用a2级以上防火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防火材料层采用b1级以上防火材料制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梁体两端增加弹簧性钢筋支撑和“s”型拉结筋,在混凝土浇筑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加梁体和墙体的强度,同时可以在地震时降低梁体内部应力,提高抗震能力;利用防护网将墙体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发生高强度地震时,墙体上的混凝土即使震裂也不会发生大范围脱落,避免掉落的混凝土块带来的危害,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墙体上施工保温、降噪、防火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性钢筋支撑布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填充层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隔音结构结构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防火结构结构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隔音结构和外防火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纵柱梁;2、弹簧性钢筋支撑;3、保温填充层;4、混凝土墙体;5、内隔音结构;51、硬质材料基板;52、软木板;53、多孔吸音板;6、外防火结构;61、耐高温涂层;62、第一防火材料层;63、防潮材料层;64、第二防火材料层;65、连接固定凸柱;7、连接装置;8、横边梁;81、拉结筋;9、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纵柱梁1、横边梁8,建筑墙角垂直修建有纵柱梁1,纵柱梁1内部钢筋笼四周浇筑有弹簧性钢筋支撑2,相邻两根纵柱梁1之间修建有混凝土墙体4,混凝土墙体4顶部靠近楼板处浇筑有横边梁8,横边梁8内部钢筋笼四周浇筑有拉结筋81,混凝土墙体4内侧壁上固定有保温填充层3,保温填充层3外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内隔音结构5,内隔音结构5外侧胶粘固定有外防火结构6。

本实施例中,弹簧性钢筋支撑2采用直径为8-14mm的钢筋折弯而成,弹簧性钢筋支撑2的螺距为3-6cm,弹簧性钢筋支撑2的外径为3-4cm,弹簧状结构可以增加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浇筑后将混凝土牢牢固定在一起,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纵柱梁1两端各固定有至少有两根弹簧性钢筋支撑2,横边梁8两端各固定有至少有两根拉结筋81,拉结筋81为“s”型结构,提高钢筋的用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强度,增强梁体两端的牢固性,减少地震时建筑梁体内部的应力,提高抗震能力。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墙体4浇筑时内部等间距放置弹簧性钢筋支撑2,弹簧性钢筋支撑2垂直放置,混凝土墙体4内部的弹簧性钢筋支撑2与横边梁8内部的弹簧性钢筋支撑2通过钢丝连接固定在一起,增加混凝土墙体4的整体强度,提高建筑性能。

本实施例中,保温填充层3采用岩棉包裹防护网9制成,防护网9采用钢筋编织而成,防护网9通过连接装置7与混凝土墙体4内部的弹簧性钢筋支撑2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7为钢筋圈,保温填充层3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效果,利用连接装置7将防护网9与混凝土墙体4内部的弹簧性钢筋支撑2连接在一起可以对混凝土墙体4进行整体防护,避免混凝土墙体4上的混凝土块在地震时局部脱落发生危险。

本实施例中,防护网9采用平直螺纹钢或者弹簧状钢筋编织成网状,强度大,防护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内隔音结构5包括硬质材料基板51,硬质材料基板51外侧压合成型有软木板52,软木板52外部胶粘有多孔吸音板53,多孔吸音板53上呈蜂窝状分布有吸音孔,内隔音结构5可以提高建筑的降噪性能,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外防火结构6包括第一防火材料层62和第二防火材料层64,第一防火材料层62外侧涂覆有耐高温涂层61,第一防火材料层62和第二防火材料层64之间压合有防潮材料层63,外防火结构6可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降低损失。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火材料层64外侧成型有连接固定凸柱65,连接固定凸柱65与多孔吸音板53上的吸音孔配合安装,连接固定凸柱65与多孔吸音板53的锲合深度不超过吸音孔深度的1/3,方便将内隔音结构5和外防火结构6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火材料层62采用a2级以上防火材料制成,第二防火材料层64采用b1级以上防火材料制成,高规格材料要求可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施工时,先进行下方的横边梁8和纵柱梁1的施工,并在施工时预留连接位,然后将弹簧性钢筋支撑2固定在横边梁8上进行混凝土墙体4的浇筑施工,混凝土墙体4浇筑前,将连接装置7提前固定在弹簧性钢筋支撑2上,使得连接装置7一端伸出混凝土墙体4外部,混凝土墙体4施工完成后将保温填充层3内部的防护网9与连接装置7固定在一起,也可在施工混凝土墙体4时先将保温填充层3内部的防护网9与连接装置7固定在一起,将保温填充层3当成混凝土墙体4浇筑时的一块模板进行使用,从而利用保温填充层3内部的防护网9将混凝土墙体4连成一体,施工完成后一次将内隔音结构5和外防火结构6固定好,即可完成建筑的施工,室内装修时可以直接在外防火结构6上进行施工,同时在建筑外墙上同样可以固定防护网9和外防火结构6,内外两侧防护网9对墙体内外进行连接固定形成整体,避免建筑外墙在发生地震时出现混凝土块脱落现象。

该方案中在梁体两端增加弹簧性钢筋支撑2和“s”型拉结筋81的抗震结构同样可以用于桥梁等建筑的施工,提高梁体连接端的强度,降低地震时梁体内部的应力,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