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雨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6664发布日期:2020-04-14 21:2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雨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雨水管道。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屋顶的雨水排水管道是在房屋管道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雨水排水管道可以收集屋顶的雨水,并排至城市排水系统中。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87378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再利用功能的屋顶,包括有屋顶以及设置在屋顶上的引水渠,所述引水渠通过进水管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置有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以及设置在储水箱底部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的阀体,所述出水管远离出水口一端转动设置有支管。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雨天时,雨水会进入进水管,在流入储水箱中,可以对雨水进行存储再利用,而雨水在冲刷屋顶后,会有大量的杂物进入进水管中,从而会导致进水管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雨水管道,雨水管可以对雨水进水过滤,减少雨水管堵塞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雨水管道,包括用于排水的雨水管,所述雨水管包括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并螺纹连接的中间水管以及与所述中间水管连通并螺纹连接的出水管,所述中间水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中间水管内且靠近所述进水管一端的滤斗、位于所述中间水管内且靠近所述出水管一端的滤网,所述滤斗的顶部设置有凸边,所述中间水管靠近所述进水管的内壁开设有凹台,所述凸边与所述凹台相匹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滤斗,滤斗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雨水会经过滤网进行第二次过滤,最后通过出水管排出,从而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因雨水内的杂物对雨水管造成堵塞的可能性;此外,当需要将滤网中的杂物倒出时,将中间水管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旋出,再将滤斗上的凸边从凹台内拔出,从而可以将滤斗从中间水管中取出,并将滤斗中的杂物倒出,进而便于清理滤斗中的杂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中间水管靠近所述出水管一端的端面上的圆槽、位于所述圆槽内的滑动管、与所述滑动管一体成型并与所述出水管螺纹连接的安装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中间水管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旋出时,可以通过旋转安装管,将安装管从出水管上旋出,使得滑动管向进水管一侧滑移,再将中间水管从进水管上旋出,从而可以将中间水管取出,且无需转动进水管和出水管即可将中间水管取出,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槽靠近所述安装管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圆槽的槽边一体成型的第一挡边,所述滑动管远离所述安装管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管一体成型的第二挡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管在圆槽内进行滑动的,第一挡边可以阻挡第二挡边滑出圆槽,从而可以避免滑动管滑出圆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靠近所述安装管一端的端面低于所述安装管靠近所述圆槽一端的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旋转滑动管时,出水管靠近安装管一端的端面低于安装管靠近圆槽一端的端面的设置,可以使得操作人员通过接触滑动管远离出水管一端的外周面,对滑动管进行旋转,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管靠近所述圆槽一端的外周面开设有防滑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在旋转滑动管时,防滑槽的设置可以增加操作人员与滑动管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的周面设置有与所述滤网固定连接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与所述中间水管的内壁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滤网进行清理时,可以转动连接圈,将连接圈从中间水管中取出,从而可以对滤网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边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滤斗取出时,可以利用工具拉取拉环,从而可以利用拉环便于将滤斗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环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拉环对称设置在所述凸边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用两个工具同时拉取两个对称设置的两个拉环,从而可以保证滤斗在取出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减少滤斗中的杂物脱离滤斗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因雨水内的杂物对雨水管造成堵塞的可能性。

2.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当需要将中间水管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旋出时,可以通过旋转安装管,将安装管从出水管上旋出,使得滑动管向进水管一侧滑移,再将中间水管从进水管上旋出,从而可以将中间水管取出,且无需转动进水管和出水管即可将中间水管取出,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3.通过设置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当滑动管在圆槽内进行滑动的,第一挡边可以阻挡第二挡边滑出圆槽,从而可以避免滑动管滑出圆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整体构造;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过滤装置的构造;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雨水管;11、进水管;111、凹台;12、中间水管;13、出水管;2、过滤装置;21、滤斗;211、凸边;22、滤网;221、连接圈;3、连接机构;31、圆槽;311、第一挡边;32、滑动管;321、第二挡边;33、安装管;331、防滑槽;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房屋雨水管道,如图1所示,包括与房屋的屋顶连通的雨水管1,雨水管1包括进水管11、中间水管12以及出水管13,进水管11与屋顶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13与城市排水系统连通,中间水管12位于进水管11与出水管13之间,中间水管12内设置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可以对雨水冲刷屋顶后进入进水管11内的杂物进行过滤,可以减少杂物对雨水管1造成堵塞的可能性。

如图2所示,过滤装置2包括滤斗21和滤网22,滤斗21位于靠近进水管11的一端,且滤斗21的顶部设置有凸边211,并中间水管12靠近进水管11一端的内壁的周面开设有凹台111,凹台111与凸边211过盈配合,且凸边211的下表面与凹台111的上表面抵接,凸边2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环4,拉环4有两个,两个拉环4对称固定连接在凸边211的两侧,当需要将滤斗21取出时,可以利用工具拉取拉环4,便于将滤斗21取出。滤网22位于靠近出水管13的一端,且滤网22的过滤孔的直径小于滤斗21的过滤孔的直径,滤网22的周面设置有与滤网22固定连接的连接圈221,且连接圈221与中间水管12的内壁螺纹连接,当需要对滤网22进行清理时,可以转动连接圈221,将连接圈221从中间水管12中取出,从而可以对滤网22进行清理。屋顶上的雨水可以通过进水管11进入滤斗21,滤斗21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雨水会经过滤网22进行第二次过滤,最后通过出水管13排出,从而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因雨水内的杂物对雨水管1造成堵塞的可能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中间水管12与出水管13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连接机构3包括圆槽31、滑动管32、安装管33,圆槽31开设在中间水管12靠近出水管13一段的端面,并位于端面的中间位置,且圆槽31沿中间水管12的一周开设;滑动管32位于圆槽31内,圆槽31的深度大于滑动管32的高度,且滑动管32可在圆槽31的高度方向移动,安装管33与滑动管32远离圆槽31的一端一体成型,且出水管13靠近安装管33一端的端面低于安装管33靠近圆槽31一端的端面,并安装管33靠近出水管13一端与出水管13螺纹连接。继续如图3所示,圆槽31靠近安装管33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圆槽31的槽边一体成型的第一挡边311,且第一挡边311的朝向圆槽31的内部,滑动管32远离安装管33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与安装管33一体成型的第二挡边321,且第二挡边321朝向第一挡边311。当需要将中间水管12从进水管11与出水管13之间旋出时,可以通过旋转安装管33,将安装管33从出水管13上旋出,使得滑动管32向进水管11一侧滑移,从而可以减少中间水管12的长度,再将中间水管12靠近进水管11的一端从进水管11上旋出,进而可以实现将中间水管12取出,且无需转动进水管11和出水管13即可将中间水管12取出,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如图1所示,安装管33靠近圆槽31一端的外周面开设有防滑槽331,且防滑槽331的长度方向与中间水管12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操作人员在旋转滑动管32时,防滑槽331的设置可以增加操作人员与滑动管32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工作原理:屋顶上的雨水会通过进水管11进入中间水管12,中间水管12中的滤斗21和滤网22可以分别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可以减少雨水中的杂物对雨水管1造成堵塞的可能性。当需要将中间水管12从进水管11与出水管13之间取出时,通过将安装管33向进水管11的一端旋转,可以使得安装管33脱离出水管13,并通过滑动管32在圆槽31内的平移,可以减少中间水管12的长度,再通过旋转中间水管12靠近进水管11一端的周面,使得中间水管12从进水管11上脱离,进而可以将中间水管12从出水管13和进水管11之间取出,且无需转动进水管11和出水管13即可将中间水管12取出,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